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自从1972年,R a o首先证实了城市区域可以通过分析卫星热红外数据而区分出来,并使用ITOS-1卫星数据制作了美国大西洋中部沿海城市的地面热场分布图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Carlson等分析了美国洛杉矶地区昼夜热场分布情况[22],Matson等利用NOAA数据研究了美国西海岸几个城市的夜间城乡辐射温度差异[23],Price等利用热红外制图仪数据评估了美国西北部地区城市热岛的范围和强度[24]。
1.2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
该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和过程的研究[30],包括对年际间城市热岛的变化格局特征[1,31,32]和城市热岛季节与昼夜变化规律的研究[11,12]。国外的StreutkerD R根据休斯敦地区1985?1987年间和1999?2001年间获取的数百景夜间NOAA影像地表温度图,系统地分析了这两个时期的城市热岛特征[31,13]。结果表明,12 a间休斯敦地区城市地表热岛强度平均增加了0. 8 K或35%,且城市热岛范围也扩大了170 km2[31]。国内的陈云浩对比了上海市1990、1995和1998年的夏季城市地表温度热岛,发现1995年热岛强度比1990年增加了0. 5 C,1995年的则和1998年的相似。而通过对1990、1995和1998年热力景观缀块转移概率的分析也表明,上海市的城市热岛强度有增强的趋势[1]。
[20] Gallo KP,McnabA,Karl T R,eta. The use ofNOAA AVHRR data for asses3ment of the urbanheat island effect [ J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1993,32: 899 - 908.
[18 ]白香花.北京城区下垫面类型及城区格局对热场分布影响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19] Gallo K P,et al the use of a vegetation index for assesament of I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te Sensing,1993,14:2223 - 2230.
[3]周淑贞,束炯.城市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4]htlp: //www epa gov/gbbaWaming/actions/local/heatisland/in- dex hm 1
[5] htlp: //www city toronto on ca/taf/cool+toronto hml
[13 ] StreutkerD R. A r^ote sensing study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of Houston,Texas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mote Sensing,2002, 23 (13): 2595 - 2608.
天津师范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专业方向):地理信息系统
论文题目
基于遥感的京津冀城市热岛效应联动效应初探
指导教师
霍红元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邢晓瑞
学号
1130080208
一、研究目的(选题的意义和预期应用价值)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就是因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出6e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城市热岛影响着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比如北京等。第一: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能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能量,并增加大气对地面的长波逆辐射,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了气温的进一步升温。第二:城市建成区、几何形状,与热岛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如果城市建筑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不易通风,造成因风速小而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局部气温过高。和一些别的因素产生这种效应,危害人体健康,加剧大气污染,造成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导致气候与物候失常等危害!最终影响了人类和生物的发生发展。
[6 ] Rao P k R^ote sensing of urban heat islands fiom an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 J ].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72,53: 647 - 648.
接着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利用NOAA/AVHRR数据研究了北京、上海、苏州[27]、沈阳[28]等多个城市的热岛现象。虽然研究区域各不相同,但是却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城市热岛的形状、走向和位置都与建成区基本一致;在城市内部,城市热场的分布结构同土地覆盖特征密切相关,低植被的工业区和商业区呈现出明显的高温中心,植被覆盖度大的乡村则显示为低温区域。然而,NOAA/AVHRR气象卫星数据1. 1 km的地面分辨率只能用于宏观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态和结构。为了能详细地分析城市内部热场结构,国内外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使用更高分辨率的Landsat TM[1、ASTER等热红外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分辨率的提高对于研究热场的内部结构特征更为有效,也进一步验证了城市热场的分布存在共同的特征:在热场状况分布图中,各温度区一般呈不同形状的带状分布,并呈现出温度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规律变化,而这种变化规律表现出与下垫面介质分布有高度的一致性。
然而城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则十分复杂,主要视区域气候条件和城市人为因素而异,没有一定的模式[3]。赵大庆等通过对比分析4个不同季相的沈阳城市热岛分布图得出,春夏秋冬的热岛强度依次为4、8、7、5 C。即夏季和秋季热岛较强,春季较弱[15]。纪瑞鹏等利用NOAA/AVHRR资料对沈阳等6城市热岛现象进行连续监测,对所监测城市热岛最大强
然而,研究者会选用一个景象特定的时期影像代表一个季节,而所得结论也会因为影像获取时间不同而导致结果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在一个季节里多选取几个影像作为参考以防止片面性而导致的有差异的结论,增加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1.3城市热岛的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的形成、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热岛变化机制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城市热岛变化背后的各种驱动力,最终揭示城市热岛的形成、发展变化的驱动机制。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通过卫星数据反演与城市热岛相关的影响因子,结合GE技术及相关分析[34]、分形数学[17]、三角形法[35,36]等数学方法,尝试建立城市热岛与其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如NDVP]、土地利用类型[17'29'34]、植被覆盖度)定量关系。结果证明,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城市热岛的形成、发展及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下垫面介质和城市格局变化'而城市人口则和城市热岛的强度和范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市热源则对区域热岛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厦季除外)。而如果出现大风的天气'则热岛中心的变化和风速、风向密切相关。风速足够大时'则不存在热岛现象[14]。
[17 ] W eng Qihao Fractal analysis of Satellite - detected U rban Heat Island Effect [ J]. Photogram metric Engineering & R^ote Sensing,2003,69(5): 555 - 566.
预期应用价值:
对于研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对策、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人民的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布局与合理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文献综述)
(一)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城市热岛的形状
[7]张霞,朱启疆,闵祥军.陆面温度反演算法一劈窗算法的敏感度分析[J].遥感学报,2000, 4(1): 8 - 13.
[8]杨青生,刘闯.MODIS数据陆面温度反演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 (2) : 90 - 94.
[9]Gillespie A R,Rokugawa S Tompemture/Emissivity separation Algorithm Theoretical basic Document Version 2. 4[M/OL]. Pre- pated under NASA contract NAS5 - 31372,1999. htlp: //eospso gsfc nasa gov / eo s_hcm ep age / for_ sc ien tists / atbd / doc s /A STER
即使运用到红外遥感,而它运用到的遥感卫星的精确度仍有待提高。事实证明60 m的影像分辨率对于进行城市热岛内部结构研究略显不足,应运用更高精度的遥感设备,比如30m。然而目前的卫星遥感对于城市热岛的垂直结构研究仍显得十分薄弱。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就无法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然而一些小的地区地域就无法得到反映和解决!
[14]周红妹,周成虎,葛伟强.基于遥感和GE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 (2): 189 - 197.
[15]赵大庆,韩釜山.利用气象卫星诊断沈阳地区的城市热岛[J].环境保护科学,1991,17(3):1-4.
[16 ] W engQihao A R^ote Sensing - GIS evaluation of urban expansion and its impact o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22(10) : 1999 -2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