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守治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 ,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脑的普及,长期的不良姿势得不到纠正,使得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年轻化,如果不注意预防和锻炼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症状,严重的话会让患者过早的失去劳动能力,临床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如何预防和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预防;方法;康复锻炼1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1.1年龄因素:退变是一个重要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
现在越来越年轻化。
1.2职业因素:司机和重体力劳动者是高发人群,长期坐位办公人员也是好发人群。
1.3受冷:受冷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导致椎间盘突出。
1.4腹压的增加: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导致本病的发生。
2预防
绝对卧床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但很难坚持。
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姿势睡姿:首先是床的选择,最好的床应该是硬板床,这样有助于缓解腰背肌的疲劳,像席梦思最好不用,有很多人睡席梦思早上醒来以后腰酸背痛,就是因为腰背肌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仰卧和侧卧位是比较好的睡眠体位。
仰卧时双髋及双膝微屈,垫一软枕在双下肢下面,可以减轻椎间盘压力,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最佳睡姿应该是这样的体位。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
双脚下最好垫一凳子,使髋部略低膝关节。
对于有靠背的椅子,最好买专门靠背垫于腰部,腰背紧贴椅背在正确的坐姿基础上,这样就会减轻腰骶部的肌肉疲劳。
站姿: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等宽。
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可以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最后到足。
防止髓核突出,使人体的重力线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不能过久站立。
驾车姿势:双目平视,双手握在方向盘的10点10分处,上臂与方向盘呈90度角。
座椅的靠背呈23度后倾角,坐垫呈7度向前翘起,臀部置于坐垫和靠背的夹角中,以在操作时不会向前移动为适宜。
科学家们发现,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驾驶座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所以开车时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
特别是路况非常差时,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与拉伸,可使周围组织肌肉也跟着疲劳,增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化、变形。
所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开车姿势,尽可能的少开车。
3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症状的话要及时做检查,查出来以后及时采取措施,不要等到非常严重时再去做检查,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前倾20度坐位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
我们上班往往要打字整理资料,下班上网打游戏,上班坐下班坐时间一长就会使腰背肌疲劳,腰部僵硬导致椎间盘突出。
所以上班时我们坐一会一定要站立活动一会,这样交替进行,下班多散步,这样可有效缓解。
有很多人不注意,冬季使腰部长时间漏在外面,特别是爱美的女孩,腰部非常怕冷,长期可使腰部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就会受影响从而合并其他原因时更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另外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读写姿势;目前由于青少年学习负荷重,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非常普遍,长时间得不到纠正,脊柱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导致成年后腰背痛。
长期做固定反复动作要避免,脊柱一定要避免过载,如果不注意就会加速腰椎间盘突出。
家务工作要量力而行,弯腰搬运重物和长时间弯腰要避免;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
饮食不节会导致脾胃受损,往往会影响人体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气血虚弱,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
4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是很重要的,康复锻炼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病痛,促进康复。
本症急性发作两周症状缓解后,医生可以让患者逐步进行腰背肌锻炼,下地活动带上腰围。
锻炼由轻到重,由简及繁,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年龄不同强度也要有所区别,不能剧烈运动,弯腰不能过多,扭转和跳跃动作要避免,注意不能劳累。
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以锻炼腰背肌。
1、俯卧位:这种动作类似飞舞的燕子,常被称为“飞舞式”或“燕子双飞”。
伸直双下肢,同时或交替做后伸直,同时上抬双上肢和两下肢,使之与床面离开,维持数秒。
2、仰卧位:上抬双下肢同时伸直,维持数秒后放下,重复数次,可增加腹肌力量,或者双下肢屈膝屈髓,小腿悬空,作交替的类似于骑自行车的蹬踏动作,可作数秒钟。
3、倒走: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可以使身体重心后移,也可以站立时脚掌前垫一物体使重心后移,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锻炼腰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中老年人倒走时,要注意不要过快,注意安全。
小结:总之,腰椎间盘突出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预防为主的疾病,只有把预防做好了才能更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对于以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要树立信心,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1] 杨勇.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针灸临床杂志. 2006(06) [2] 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石瑛.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机械压迫刺激观的质疑与反思[J]. 中国骨伤.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