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企业文化研究思路和方向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研究思路和方向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研究思路和方向的认识
摘要: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企业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推动。

本文提出企业文化研究应认识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和企业“文化场”功能、以及确立构建企业文化研究体系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价值观体系时代精神
一、认识企业文化发展规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

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传入我国,立即就引起了国内管理界、企业界的关注。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进而掀起了塑造企业文化的浪潮。

三十多年来的企业文化实践探索证明,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企业个性文化体系,是企业的灵魂。

1、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存在,是自发、自觉的形态,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这种总和的根本是企业和社会认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主张,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和支持。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自发的,企业的经营生产,本身就具有目的性,有了企业员工的创造,就有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生存和竞争,促使形成了企业个性文化的自觉。

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于其与众不同的内涵,而不在于其共性。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应是具体的,有个性特征,即能够反映一个企业在组织经营活动中自己的特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这个企业的文化。

因此,企业个性文化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文化特征,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致胜的哲学,是文化力。

美国战略专家理恩·莫博杰恩提出的“价值创新”,就是指企业另辟蹊径,使自己的价值链与竞争对手不同,从而绕开竞争,达到无竞争境界,实现超额价值。

莫博杰恩强调了企业文化个性是竞争的前提。

美国著名的《财富》扉页上出现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

”中外企业的发展鲜明地验证了一个共同规律:惟有基于文化内核的竞争力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竞争力,惟有当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可以传承的内在因素时,企业才能真正构建起生生不息的持续发展的基石。

2、企业的核心价值,是构成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是同企业内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构成包括四个部分,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企业形象。

企业价值
观主要指企业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企业精神是企业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意识的表现,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形象表现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大小和企业内部精神面貌的好坏。

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构成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企业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是没有时限地引领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越企业的战略目标。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愿景、使命以指导企业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基本原则。

成功的企业文化,总是把着力点放在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上,在企业内部确立人的价值高于资产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团队价值高于单体价值、社会价值高于经济价值的价值观。

在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海尔归纳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蒙牛也整理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体系,华为的企业文化则非常成熟也有号召力,志高的激情文化、诚信文化、学习文化和冠军成功文化等,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

二、认识企业“文化场”的功能
从文化内涵要求看,企业文化同样是“以文化人”,它要重内在启发,不是外在的刚性约束。

以文化人又重在文化环境的熏陶,重在文化氛围的感染,文化场的约束,塑造一个文化场,形成人企合一的人文氛围,极大地发掘人的潜力。

这种文化场包括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企业家情怀。

1、企业文化的源头是民族文化。

企业文化主张通过企业中的软要素——文化来提升企业的人文价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对一个企业来讲,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则是无止境的。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特定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伦理意识、价值观念等,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价值。

任何企业文化都是在民族文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功能,可以在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中找到渊源。

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追求的价值观——“服务至高境界”,就是中国儒教文化中的“仁爱”道德准则,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从企业文化内部形成上讲,地域文化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又成为地域文化最有个性的载体,它使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时代精神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外化。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从事经营生产活动,它脱离不了特定的时代、特定空间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企业文化要求以新的思想观念来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具有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与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同一价值取向。

企业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主流价值,因此,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今时代企业文化特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的全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和获得更大的发展。

3、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家或企业领导群体文化。

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对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智力、现代化文化素质有更多的要求,创业要文化,创品牌要文化,参与竞争要文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尤其是最高层管理者即企业家,所起的作用是关键的,其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这话说的太绝对,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精英文化和职工文化的结合体,才可以称作组织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主张,文化思想,文化素养都会成为企业组织文化的重要元素。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负四个责任,即倡导责任、整合责任、示范责任和变革责任,这其中,企业家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人不论从心理还是生理的角度看,都是学强不学弱。

因此,催生企业家的文化情怀,提升企业家文化品格,培养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战略。

三、构建企业文化研究体系
国资委200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

”国资委的文件精神,对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指明了方向。

1、企业文化研究体系的确立,必须以企业的价值要素研究为支撑点。

企业文化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梳理和设计,构建能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势文化;或者对已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使之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保证它能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要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自身显著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就应以“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为目标。

研究企业核心价值观从两个维度,一是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

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

二是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影响。

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流程和关键要素,主要包含企业文化梳理与诊断、价值观念体系说明,编写文化纲领、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企业文化培训几方面。

因此,确立企业文化研究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梳理和设计。

就这个阶段而言,强调对内部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研究,为提出诊断观点奠定基础。

在外部环境研究方面,需要寻求本行业中可比性较强的标杆企业,并对标杆企业的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提炼出其文化特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