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病虫害
李缺锌小叶症状
李日烧病
• 症状:主要发生在果实上,病斑较大,淡红紫色,圆形,稍凹陷,边缘呈不 规则形,病斑中央较深,呈轮纹状褐变,果形变化不大。
李日烧病前期症状
李日烧病后期症状
三、李树虫害
李小食心虫
分布:李小食心虫树鳞翅目卷蛾科。是为害李果的主要害虫,分布于东北,华北, 西北各果产地区。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果实,蛀果前在果面上吐丝结网,幼虫于网下啃咬果皮再蛀 于果实内,从蛀入孔流出果胶。被害果实发育不正常,果面逐渐变成紫红色, 提前落果。
桃蚜为害李叶片症状
桃蚜为害李顶梢症状
桃蚜为害李新梢症状
桃粉蚜
• 分布:桃粉蚜属同翅目粉蚜科。在南北各桃产区均有发生,以华北、华东、 东北各地为主。
• 为害特点:春夏之间经常和桃蚜混合发生为害叶片。成虫、若虫群集于新梢 和叶背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呈花叶状,增厚,叶色灰绿或变黄,向叶背后对 合纵卷,卷叶内虫体被白色蜡粉。严重时叶片早落,新梢不能生长。排泄蜜 露常致煤污病。
李树病虫害
瑞泰优选 周伟
一、李树病害
李红点病
分布为害:李红点病在国内李树栽植区均有分布,为害较重,南方以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等省市发生较多。引起李树早期落叶,影响产量较大,重病园区 减产40%以上。
症状:为害果实和叶片。叶片染病时,先出现橙黄色,稍隆起的近圆形斑点,后 病部扩大,病斑颜色变深,出现深红色的小粒点。后期病斑变成红黑色,正 面凹陷,背面隆起,上面出现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引起 早期落叶。果实受害,果面产生橙红色圆形病斑,稍凸起,边缘不明显,初 为橙红色,后变为红黑色,散生深色小红点。
李褐腐病为害果实前期症状
李褐腐病为害果实后期症状
李细菌性穿孔病
• 分布为害:穿孔病分布范围较广,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削弱树势,影响产 量,甚至导致枝梢枯死。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多角形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 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病叶极易早期脱落。果实发病,先在果皮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病斑中心变 褐的,后病斑中心变褐色,最重可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的晕 环,中间稍凹陷,表面硬化,粗糙的病斑。空气干燥时,病部常发生裂纹, 病果提前脱落。
李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叶片症状
李褐斑穿孔病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或近圆形 的病斑,边缘紫色,略带环纹;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 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新梢,果实染病,症 状与叶片相似。
李褐斑穿孔病为害叶片前期症状
李褐斑穿孔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李袋果病危害果实初期症状
李袋果病危害果实后期症状
李袋果病危害叶片症状
李侵染性流胶病
• 分布为害:李侵染性流胶病是李树常见的一种严重病害,在我国李产区均有 发生。
• 症状:主要危害枝干。一年生嫩枝染病,初产生以皮孔为中心的疣状小凸起, 逐渐扩大,形成瘤状凸起物,其上散生针头状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被害枝条白哦面粗糙变黑,并以瘤为中心逐渐下陷。严重时枝条凋萎枯死。 多年生枝干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
李小食心虫为害果实症状
李小食心虫成虫
李小食心虫幼虫
李枯叶蛾
• 分布:李枯叶蛾属鳞翅目叶蛾科。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等 地区。
• 为害特点:幼虫咬食嫩叶和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仅残留叶柄,严重影响树 体生长发育。
李枯叶蛾危害叶片症状
李枯叶蛾成虫
李枯叶蛾幼虫
李实蜂
• 分布:李实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在华北、华中、西北等李果产区均有发生。 • 危害特点:从花期开始,幼虫开始蛀食花托、花萼和幼果,常将果肉、果核
食空,将虫粪堆积在果内,造成大量落果。
李实蜂蛀食幼果孔洞症状
李实蜂成虫
李实蜂幼虫及为还幼果症状
桃蚜
• 分布: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全国各地。 • 危害特点:以成虫、若虫群集新梢和叶片背面为害,被害部分呈现小的黑色、
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向背面扭卷成螺旋状,引起落叶,新梢 不能生长,影响产量及花芽形成,削弱树势。蚜虫排泄的蜜露,常造成烟煤 病。
李疮痂病为害果实症状
李疮痂病为害新梢初期症状
李疮痂病为害枝梢后期症状
李疮痂病危害枝条症状
李树腐烂病
• 分布为害:李树腐烂病在我国大部分李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北方李产区, 因受冻害,腐烂病发生较重,染病的李树表现为枝条枯死,大枝及树干形成 溃疡斑,严重削弱树势。发病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
• 症状: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树皮腐烂,致使枝枯树死。病害多发生在 主干基部,病初期病部皮层稍肿起,略带紫红色并出现流胶,最后皮层变褐 色枯死,有酒糟味,表面产生黑色凸起小粒点。树势衰弱时,则病斑很快向 两端及两侧扩展,终使枝干枯死。
李侵染性流胶病危害枝干初期症状
李侵染性流胶病危害枝干后期症状
李侵染性流胶病危害主干初期症状
李侵染性流胶病危害主干后期症状
李疮痂病
• 分布为害:我国各果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河北、吉林、辽宁、山东、 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广东、广西,尤以北方果区,高温多湿的 江浙一带发病最重。
•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亦可危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 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发 病严重时,病斑密集,聚合连片,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新梢和枝条 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病斑,继后编委会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 部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线明显。叶片受害,在叶背出现不规则形 或多角形绿色病斑,后转色暗或紫红色,最后病部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发 病严重时可引起落叶。
李树腐烂病为害枝条症状
李腐烂病为害主干症状
李褐腐病
• 分布为害:李褐腐病是李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江淮流域、江苏、浙江和山东每年都 有发生。北方果园则在多雨年份发生流行。褐腐病在春季开花展叶期如遇低温多 雨,引起严重的腐烂和叶枯;在生长后期如遇多雨潮湿天气,引起果腐,使果实 丧失经济价值。
• 症状:为害花叶、枝梢和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花部受害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 始,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延至全花,随即变褐而枯萎。天气潮湿时, 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从生灰霉,若天气干燥时则萎垂干枯,残留枝上,长久不脱 落。嫩叶受害,自叶缘开始,病部变褐萎垂,最后病叶残留枝上。在新梢上形成 溃疡斑,病斑常圆形,中央稍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果实被 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斑,如环境适宜毛病版在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 也随之变褐软腐。继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常成同心轮纹状排列, 冰果腐烂后脱落,但不少失水后变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
李红点病危害叶片初期症状
李红点病危害叶片后期症状
李袋果病
• 分布为害:李袋果病在我国东北和西南高端地区发生较多。 •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叶片、枝干。在落花后即显证,初呈圆形或袋
状,后变狭长略弯曲,病果表面平滑,浅黄至红色,失水皱缩后变为灰色、 暗褐色至黑色,冬季宿留树枝上或脱落。病果无核,仅能见到未发育好的雏 形核。叶片染病,在展叶期变为黄色或红色,叶面肿胀皱缩不平,变脆。枝 梢受害,呈灰色,略膨胀,弯曲畸形、组织松软;病枝秋后干枯死亡,发病 后期湿度大时,病梢表面生长出一层银白色粉状物,第二年在这些枯枝下方 长出新梢易发病。
金毛虫成虫
金毛虫幼虫
李缺铁后期症状
李缺锌症
• 症状:在嫩梢上部形成许多细小、簇生的叶片,从枝梢最基部的叶片向上发 展,叶片变窄,并发生不同程度的皱叶,叶脉和叶脉附近谈绿色,失绿部位 呈黄绿色乃至淡黄色,叶片薄似透明,质地脆,部分叶缘向上卷。缺锌严重 的桃树近枝梢顶部节间呈莲座状叶,从下而上会出现落叶,果实小果形不整, 在大枝顶端的果显得果形小而扁,品质低,产量低。
二、李树生理性病害
李果锈病
症状:主要发挥上能子啊幼果期,在李果面上产生类似金属锈状的木栓层,影响 果品的商品价值。
李果锈病危害幼果症状
李果锈病危害成果症状
李缺铁症
• 症状:多以新梢顶端的嫩叶开始表现症状,叶肉黄绿,叶脉仍为绿色,严重 缺铁时,全树叶片黄化,结果量少,新梢枯死。
李缺铁初期症状
桃粉蚜为害李叶片症状
桃粉蚜为害李新梢症状
桑白蚧
• 分布: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遍及全国,是为害最普遍的一种介壳虫。 • 为害特点:以若虫褐成虫群集于主干、枝条上,以口针刺造成叶片提早硬化。
桑白蚧为害李枝条症状
桑白蚧危害李枝干症状
金毛虫
• 分布为害:金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国内分布比较普遍。幼虫喜食嫩叶,将 叶咬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或仅剩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