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解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范

详解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范

详解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范
作者:毛晓刚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再过一周就是春节了,如何保障影剧院、商场、超市、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引起本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月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局、市园林局发布了《北京市娱乐场所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电影放映单位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商场、超市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餐饮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个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商场、超市、公园、歌舞厅、影剧院、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这个《规范》已开始试行,月日起正式实施,在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后,《规范》将成为强制性地方标准。

安全无小事,《规范》处处凸显着对细节的关注:安全出口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网吧不得装封闭门窗和栅栏、烟道转角处每月至少清理次、超市购物车数量有限制、仓库堆放要保证“五距”……一些此前并不被人们重视的安全细节被明确提及;一些模糊的安全规定被数字化、具体化、标准化。

《规范》实施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系数,既保护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维护商家利益。

对《规范》中一系列与广大读者密切相关的“细节”,本报在此为您详细解读。

室内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发光绳”引导人群疏散
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电影放映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商场、超市、餐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米以下的墙面上,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宜大于米。

并在疏散走道的地面上设置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类似“发光绳”之类的发光指示标志——编者注),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连续、不遮挡。

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勒克司(照度,勒克司等于一支蜡烛从米外投射在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光的数量——编者注),营业性演出场所和电影放映单位不低于勒克司,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
分钟。

商场、超市、餐厅的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分钟。

有关负责人说,经过检查发现,目前“发光绳”还没有在这些场所安装,但是其它指示标志还是齐全的。

专职人员每两小时巡视一次
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电影放映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商场、超市、餐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电、气焊等明火作业。

设备维修等特殊情况确需动火作业的,应由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场所内严禁吸烟和明火照明,确保用火安全。

半年演练一次应急预案
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电影放映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商场、超市、餐饮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预案、处置突发事故等应急预案,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预案演练。


关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能够掌握预案内容,履行预案规定的岗位职责。

公园、景区专人监测限定游客人数
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的游人容量接待游人。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规定的容量接待游人。

正常开放时要派专人随时掌握入园的人流量。

据介绍,目前本市直属家公园里都配备有监视系统,人员配有对讲机,可以全面了解情况,及时作出决定。

应当设置警示标志
在公园、风景名胜区游览危险地段、水域及有害动植物生长地区,应当完善安全防范措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应专人负责。

非游泳区、非滑冰区、防火区、禁烟区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

“但这条规范不仅是针对公园管理系统的,也是教育广大游人要严格遵守。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游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别游人对警示标志熟视无睹,由此每年都有在非滑冰区落水等事故的发生。

“人员过多”标准量化
公园、风景名胜区在遇有黄金周、主要节假日及大型活动等重点时期,景区、景点如展室、桥梁、狭窄路段等处人员过多(室内达到每平方米人、室外达到每平方米人)或遇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根据多年各景点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

“比如颐和园的‘九道弯’,黄金周里常常挤得水泄不通。

《规范》出台后,管理人员只要发现人数达到每平方米人的标准,马上就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只准单行,以此来控制人数。

”餐饮企业装“小喇叭”引导疏散
餐饮企业应设置小喇叭等应急广播系统和报警装置,遇紧急情况可以立即通知大堂、厅房、雅间和后厨等所有部位。

设立个以上雅间的餐饮企业应在房间内设置报警装置和安全逃生线路图。

“北京有的餐馆里的包间很多,跟迷宫似的,要没人引领还真转不出来。

所以,我们对拥有个以上包间的餐馆做出此项规定。

”有关负责人称。

大餐厅要装自动灭火系统
餐饮企业建筑面积大于平方米,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系统、火灾事故广播等消防设施。

应在餐厅、操作间设置轻便灭火器材,灭火器材配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米。

电气设备每年至少由具备资格的专业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检测。

“必须找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测,不是说随便找个学过两年电工的人就行的。

”烟道转角处每月清理次
据介绍,仅去年上半年,本市就发生了多起烟道着火事件。

引发起火的原因在于烟道清洗不及时,油垢堆积,遇一点火星就着起来。

为此,《规范》明确规定,所有餐饮企业抽油烟机、集烟罩、排油烟管道的清理工作纳入防火责任制,实行重点管理,每季度应全面清理次。

排油烟管道转角处的清理每月应不少于次。

“地下小吃城”禁用液化气
高层建筑的燃气应采用管道供气,禁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设置在地下的食品加工餐饮等部位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规范还明确要求,使用和备用液化石油气总重量超过千克、钢瓶总数超过瓶的,应设置专用气瓶间。

使用和备用钢瓶应分开设置,并用防火墙隔开,气瓶间内不得设置电器开关,不得放置易燃物品等杂物。

商场、超市主疏散通道不窄于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