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 )的问题源于允许每个人使用这种资源而又能排斥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利。
A
.共享资源 B .资源稀缺性
C .资源竞争效应
D .资源排他性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资源的( )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均衡价格,反映的是资源的最优使用效率。
A
.垄断价格 B
.市场价格 C
.经济价格
D .社会价格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
A.全球性
B.地方性
C.区域性
D.内生性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保持资源系统自身的自然补偿能力,如定期的封山、休渔、休牧、休耕等,是建立国家资源安全的()机制。
A.自然补偿
B.行政补偿
C.市场补偿
D.经济补偿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
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
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
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用户答案:[B] 得分:2.00
6.()强调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资源。
A.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B.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C.“三废”综合节约
D.“三废”综合利用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用资源净进口量与资源消费量之比,反映资源总需求中需要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外获取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储备率
B.资源进口集中度
C.资源进口份额
D.资源对外依存度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8.()不属于生态用地评价指标。
A.人均林木绿化地面积
B.绿化绿地空间占有率
C.水域健康指数
D.城市用地扩展系数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9.资源的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能的集合。
其中,()是指财产的转让、消费、出售、封存处理等方面的权利。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在评价资源安全的政治因素指标中,一般采用()指标反映资源供应国的国内稳定程度。
A.对外关系稳定度
B.内部稳定度
C.经济因素指标
D.军事因素指标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1.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
A.使用价值
B.非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存在价值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2.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动态性
D.科学性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3.按照()原则要求,应尽可能利用循环再生资源,促进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的耦合。
A.大系统分析
B.生态成本总量控制
C.尽可能利用高科技
D.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4.()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
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B.灌溉水利用系数
C.单方水GDP产出量
D.单方水粮食产量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5.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组成。
A.可利用量
B.可开采量
C.可储存量
D.可循环量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资源运输的安全程度,与()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
输线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
A.运输距离
B.运输线安全状况
C.运输方式
D.装卸能力
E.运输效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2.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A.地域
B.种类
C.功能
D.用途
E.来源
用户答案:[BCD] 得分:2.00
3.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必须通过制定包括()、资源回收战略、资源创新战略和资源管理战略,构建完整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A.资源保护战略
B.资源流通战略
C.资源消费战略
D.资源价格战略
E.资源利用战略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4.根据资源进口国与主要资源贸易国的政治关系稳固程度的不同,可将对外关系稳定度分为盟国关系()等不同等级。
A.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单边合作关系
C.一般关系
D.关系紧张
E.敌对关系
用户答案:[ACDE] 得分:2.00
5.开展资源基础评价应遵循()等基本原则。
A.整体性
B.静态性
C.实践性
D.风险性
E.可持续利用
用户答案:[ACE] 得分:2.00
6.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是否得到提高,可从()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生产功能是否得到提高
C.降低生态用地的布局破碎程度
D.能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
E.用地节约效果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7.按照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
A.战略性资源安全
B.非战略性资源安全
C.常态性资源安全
D.非常态性资源安全
E.垄断性资源安全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8.所有生物资源都具有()等基本特征。
A.可繁殖
B.可遗传
C.可耗竭
D.可循环
E.可再生
用户答案:[BE] 得分:0.00
9.主金属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所采用的资源利用率指标包括()。
A.采矿回采率
B.选矿回收率
C.共伴生矿利用率
D.采矿废石利用率
E.选矿尾矿利用率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10.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等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
A.人口
B.资源
C.环境
D.增长
E.发展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11.资源的循环利用应遵循()等原则。
A.快速高效
B.投入减量化
C.产品再使用
D.废弃物再循环
E.资金再周转
用户答案:[BCD] 得分:2.00
12.水资源节约利用重点关注()。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城市生活节水
D.人工增雨
E.增加水资源储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3.综合自然资源基础评价一般包括()等内容。
A.确定综合评价的目标
B.确定综合评价基本单元
C.选定评价项目及相应指标
D.制定资源综合开发方案
E.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可行性评价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4.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包括()。
A.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B.资源节约利用标准规范
C.地方法律法规
D.地方相关规定
E.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5.土壤质量是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可从()及退化程度等角度进行评价。
A.土壤肥力
B.土壤结构
C.土壤污染程度
D.土壤侵蚀
E.土地面积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8道题】
1.资源的价格应能反映其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让的经济补偿。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项目决策程序,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3.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及应用,将会提高资源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资源产品的价格。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4.产权学派着重研究资源的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效率等之间的关系。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5.单项自然资源基础评价是以综合评价为基础所进行的资源评价。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6.立足于资源保障能力的资源安全,也称为资源系统安全,指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性状的保持及改良。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7.生态用水占水资源量比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包括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和河道外生态需水满足程度。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8.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退用还流”等生态系统建设可以视为基础设施建设。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