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关于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报告报告报告及对内及对内及对内部控制部控制部控制责任的声明责任的声明责任的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为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并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同时控制经营风险,保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现行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经营规模及管理需要,2011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形成了一套全面、完善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公司建立内控体系主要目的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及完整,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公司经营目标;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各种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运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内部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在兼顾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确保不同岗位和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
5、成本效益原则。
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在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合理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及执行情况1、内部环境在公司治理方面,公司一贯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规范运作,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水平。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公司全体董事按照相关规则勤勉尽责、依法有效行使职权,监事会充分发挥了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作用,管理层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定,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与执行层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能够科学决策、协调运作。
特别是由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对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保证董事会规范运作、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遵循《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提名委员会实施细则》、《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向公司董事会提方案建议,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发展。
公司建立和完善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说明,建立《组织架构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和《授权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
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充分考虑公司性质及管理要求等因素,对原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对原来工作中分界模糊的内容,重新确定负责部门,重视权限设置与调整的公正与制衡,确保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公司建立了《发展战略管理制度》和《年度经营计划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文件,使公司战略建设工作责任得到落实,工作形成常态化机制,并使公司战略能够通过年度工作计划的分解和经营预算得以落实。
公司建立了《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满足内控指引要求,同时建立了《反舞弊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文件,使公司反舞弊机制更加明确、透明。
公司制定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与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员工权益相关的流程文件和制度,对于公司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新建《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创设了企业文化理念,增加了企业文化器物管理,明确了企业文化管理分工与责任,为提升企业自身价值提供了基础。
公司控股股东首旅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严格执行与公司在人员、资产、业务、财务、机构上的“五分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既定的内部程序规范运作。
首旅集团作为大股东对本公司只实行股权管理,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没有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发生,没有侵占公司财产的情形,确保了公司完全的独立经营和市场化运作,保护了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
公司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严格履行审批及披露的相关程序,关联交易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定价公允,确保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不受损害。
2、风险评估公司根据发展战略方向,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公司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和财务目标,并根据所制定的目标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公司规定了风险分析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角度来分析。
风险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组合而成。
在风险分析不适宜采取定量分析的情况下,或者用于定量分析所需要的足够可信的数据无法获得,或者获取成本很高时,公司通常使用定性分析法。
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
风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案。
公司应对风险策略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
公司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从事与公司战略目标发展不相符的业务,对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但同时存在经营风险的业务,也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时识别、评估,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有效的防范、控制风险,保证公司经营安全。
3、控制活动为保证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公司建立了相关控制制度和程序,控制活动存在于公司所有级别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包括授权批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凭证和记录、核对、报告、内部审计、经营业绩评价和资产保全措施等活动。
(1)授权与审批的控制:公司制定了《授权管理制度》,同时主要经营活动和管理制度都明确了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各级管理层级均在授权和审批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2)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公司和各企业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各部门和各岗位的权力和责任,通过科学划分权力和责任,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3)凭证和记录控制:公司要求各项业务在办理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记录以及记录流转程序,同时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各项凭证须及时送交会计部门或档案部门存档。
(4)经营业绩评价:为有效监督、考核和评价各企业,公司每年通过《经营目标责任书》对所属企业进行经营目标考核。
《经营目标责任书》是公司对所属企业当年应达到经营、管理目标的约束性文件,也是所属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经营目标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是公司对所属企业业绩考核的依据,直接与高管人员奖惩挂钩。
(5)各项控制活动①资金活动方面: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本部贷款管理办法》、《融资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资金集中管理制度》规范了募集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明确了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管理与职责和资金活动的集中归口管理。
②采购业务管理:公司制定了《采购与付款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对公司及公司所属企业的物资及固定资产采购活动进行了规范。
③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金融资产管理制度》、《资产减值管理制度》等,对公司各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④销售业务方面:公司制定《销售与收款管理制度》,要求所属企业关注销售策略的制定、客户的信用管理、应收款项的管理。
⑤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其中对于资本性支出在预算环节上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规定了各所属企业主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履行立项审批程序、招投标程序、造价审核程序以及投资项目的后评估程序等。
⑥对外担保的管理:公司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司如果需要开展对外担保时,公司董事、经理以及其他具体经办担保事项的管理人员或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的各项责任和需要履行的必要程序。
⑦财务报告质量控制:公司制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披露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实施监督与审核。
企业内部其他参与编制财务报告的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信息,并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⑧公司通过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为公司全面预算的组织和协调机构。
同时明确全面预算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
公司对所属企业实行预算目标责任管理,采用《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下达预算管理责任,并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相结合,达到资产授权管理、目标责任落实、明确分配办法的目的。
⑨对外投资管理:公司制定了《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是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对投资项目的立项、论证、申报、审批、协调融资、实施监控、效益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确保投资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增值,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