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
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操作风险的成因,有针对性的从构建责权明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有效的对策。
完成设计(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条件:1.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查找相关资料文献。
2.利用学校机房及宿舍的电子设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3.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和经济理论素养。
2.经常阅读资料,与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不断完善自身。
3.随身携带笔记本,记下所感所思。
4.主动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定期交流心得。
5.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讨论,吸取新见解,丰富自己的观点。
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建议:
同意开题。
请从多渠道搜集、整理资料,写作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相互持有”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世界各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开展了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探索,希望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的研究以及内部控制的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金融危机频频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近几年来对于操作风险实时监控已经成为了管理人员对银行业潜在操作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而为了能够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流程来对操作风险进行降低,从而实现有效地监控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从业人员操作风险。本文的研究根据有关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要求,对银行操作风险问题与风险防控进行研究。实施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己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环节、操作步骤,才能实施有效的工作并降低其风险。
[8]高维.J银行N支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
[9]刘雅斋,王爽.基于银行统计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企业导报.2016(03)
[10]梁宝宝.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
[11]XuHaifeng.OperatingRisk、PerformanceandExecutiveCompensationinChina'sState-ownedCompanies[R].LiaoningP&Splanningfundprogram(L15AJL005);LiaoningS&Tproject(201602032);DalianUniversitydoctorprogram(20152QL014);DalianUniversityeducationalreformprogram(2016E2-6).2016
刘丽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中提出操作风险防范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梁之栋在《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分析了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特点和种类并且指出银行支付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内部控制软弱、风险意识淡化、经营管理不善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而且提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完善支付法律法规、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建设等策略。
签名:
年月日
注:此表前五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此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的依据。
[4]刘丽.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5]梁之栋.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
[6]梁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
[7]俞国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J].经济师.2016(03)
梁宝宝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中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我国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归纳总结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从以上这些期刊、文献资料中,笔者发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主要还是停留在银行制度的层面,理论分析对策较多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证分析,这也使得理论的内容得不到实践经验的支撑,作为理论研究实际上已经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俞国民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主要分析商业银行存在的会计风险并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的措施,希望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提供一些参考。
刘飞在《银行会计柜面业务风险防范》指出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他对于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剖析风险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
[12]李达,陈颖,刘通,刘波,孙寅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新标准法、收入法和信度方法的测算分析[J].南方金融: 2016(08)
主要研究内容:
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入手,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介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其次,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从组织机构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4.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
方法:结合有关商业银行次级债互持的研究现状,运用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在老师的指导下,文献资料梳理和理论建构相结合,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的原则,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层层剖析,步步推进,分析论证论文所提出的观点。
措:1.上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文献,细读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和周记录。
张海鹏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中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基于此他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进行了评述。
李达等人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新标准法、收入法和信度方法的测算分析》中通过新标准法、收入法和信度方法对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量化的处理,在标准化计量模型基础上加入行业参数,在理论分析中不仅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而且也针对客观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
根据巴塞尔委员对于银行业风险的定义,银行业经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1.经营偿债信贷违约风险;2.市场经营操作风险;3.流动性风险;4.普通信贷违约风险。银行业在应对金融业务日趋复杂和多元化的今天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压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巴塞尔委员会内容的补充,对于我国的银行业的资本控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银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资产并控制负债、提供会计审计方面的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及时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
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也进一步导致西方先进技术经验无法全面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中来。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操作风险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
裴荻在《商业银行新兴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为例》中立足于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实际情况,他认为应当从加强内部控制、重视合规管理文化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四个层面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编写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裴荻.商业银行新兴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为例[D],吉林财经大学,2016
[3]李文婷,万幼清.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及管理——以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为例[J],当代经济,2016(11)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系金融学专业2012年11月21日
设计(论文)题目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银行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信贷违约风险是我国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在经营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信贷违约风险远大于其他企业,因为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企业法人其主要业务就是经营风险。现阶段银行面临的信贷违约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风险,信贷违约风险的控制稍有不慎就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当银行交易的法人或者个人无力履行贷款合同时就会产生信贷违约风险,除此之外由不当的或者说失败的操作程序、操作人员或操作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形成的隐患操作风险也成为现阶段银行发展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