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赤道半径 (km)
2440 6050 6378 3395 71400 60000 25400 24750
质量(地 球=1)
0.05 0.82
1 0.11 317.94 95.18 14.63 17.22
体积 (地球 =1)
0.056 0.856 1。00 0.15 1316 745 65.2 57.1
月球 地球 地月系 其他行星
二、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半径约为70×104km,是地球半径的
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质量为 1.989×1027t,相当于地球的3.33×104倍。光球 表面温度为5500℃左右,太阳中心温度不低于 1500万℃。它每秒放出来的能量为9.4×1025卡, 到达地球上的只占总量的1/22亿,太阳常数为 8.16J/(cm2.min)。
位置: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27000光年、距边缘 23000光年的地方。
大小: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积约 为地球的12000倍,体积约为地球的130×104倍, 质量相当于地球的33.3×104倍。
太阳系:8大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
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概况
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自 然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天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体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
人造天体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 实的著名的大彗星。它的公转周期为76年。最近的一 次回归是1986年。
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外层空间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其它恒星 太阳系
地球距太阳距离适中,得到的热量适宜,温度适中 (15°);质量适中,外壳坚硬,地心引力可吸引 大气和水;低层大气以氮和氧气为主,高层有臭氧, 能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辐射,使地球上的生物不 致遭到伤害。
因此,地球上有生命孕育的条件。
四 、 地球的圈层构造
内圈 外圈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
大气圈 球
水圈 表 生物圈 层
平均密 度
5.46 5.26 5.52 3.85 1.33 0.7 1.24 1.66
自转周期
58.6 243 23时56分 24时37分 9时50分 10时14分 24时左右 22时左右
公转周期 已知卫 星数
87.9天 224.7天
1年 1.9年 11.8年 29.5年 84年 164.8年
0 0 1 2 16 21-23 12 2
地理 环境
地球的圈层构造图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地外系统(核 心学科:天文 学)
地球系统 (地球科 学或地球 系统科 学)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系 统科学,核心 学科:地理科 学)
地球内部系统 (核心学科: 地质科学)
地球表层人文系统 (核心学科:人文地 理学)
地球表层自然系统
(核心学科:自 然 地 理学)
地幔
地壳 软流层
外核
内核
圈层的划分
深度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古登堡界面 核 内核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
2900
的主要源地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一、内部圈层
1 地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 约35公里,双层结构(硅铝层和 硅镁层);海洋地壳5-8公里,单层结构(主
4 土壤圈。
一、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பைடு நூலகம்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 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 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 -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 成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 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 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 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和特性,然后进入地球内部,了解其圈层构造,分析其物
质组成、结构特点、运动或变化特性,进而了解地球环境
的涵义、特性和分类。
本章重点: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和特性。
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与人类关系
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的科学定义:
宇宙是无比广阔的空间、物质世界 的整体。“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
今曰宙” “宇之表无 极,宙之端无穷”
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世界天文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 格(东1区)通过决议:冥王星被淘汰,太阳系只有八个行星。
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优越条件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赤道平面上,距银心2.4万光年, 距银盘边缘6.4万光年。
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104km(称为 一个天文单位)。
要为硅镁层)。
2 地幔:上下两层,上地幔上部的60-250公 里间有软流层,下地幔含铁镍物质。
3 地核:2900至地心,主要为铁镍等物质。
二、外部圈层
1 大气圈:主要由氮、氧、氩等气体组成,氮气 和氧气约占整个大气总体积的99%以上,加上氩 气,三者约占99.96%。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特 征,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 成层和逸散层。 2 水圈:全球的水量约为14亿km3,其中海洋占 了地球全部水量的97%,它们是水圈的主体,其 余的3%则为陆地上的淡水,河流、湖泊、水库、 池塘、沼泽、冰川、地下水等都是水圈的组成部 分。 3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 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宇
是由各种形态 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性 宇宙的特性:
无边无际,
宙 是在不断运动
和发展变化的
无穷无尽。
运动性 宇宙的认识过程:
由表及里,
返璞归真。
天体 :宇宙中各种形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主要的 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恒星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绕恒星运动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大家好
第一章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学 本章内容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习 的基础内容,从环境来看,虽然我
指 们所讲的环境是针对人类的生存圈
导
而言的,主要是地球表层,但就整 个宇宙来看,环境是一个同心圈层结构。本章采取由
远及近的方法介绍地球环境,先分析其宇宙环境,着重介
绍地球这个宇宙中既普通有特殊的天体在星际空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