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安防监控建设技术规范

学校安防监控建设技术规范

学校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1设计目标系统建设应以提高学校监管效率和满足安防发展趋势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从实现高效管理的具体要求出发,结合现今安防行业发展水平,利用先进而成熟技术,建设学校安防视频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安防系统和教学管理的集中控制,缩短安全管理的空间和时间,减少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对应急事件的反应速度,以提高学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水平。

视频安防系统的建设以视频监控为基础构建,为学校业务提供音视频调用,以此实现学校安全督察及教学管理功能。

2设计依据视频警务督察系统建设应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和要求如下:⏹《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标准》(公安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1994)⏹《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0)⏹《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范》(YDN075-1998)⏹《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6677-199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l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388-2002B)⏹《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GA/T491—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2004)⏹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3学校监控组网结构示意图各学校监控工作原理示意图:学校安防监控前端系统工作示意图4前端系统点位布置要求学校监控点位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大门口实时监控需要;2)学校周边围墙安保管理的需要;3)学校重要活动场所监管的需要4)学校教学楼各楼道口管理的需要;5)学校易发安全事故地点的需要;6)学校各主要路口及过道安全管理需要.5前端设备选型要求5.1前端摄像机选型原则➢技术参数●传感器类型:1/4"SONY EXVIEW HAD High Resolution CCD●信号系统:PAL/NTSC●有效像数:44万/80万●最小照度:彩色≤1Lux /≤0.7 Lux /≤1.4 Lux●光学变倍:26倍●数字变倍:12倍●快门:1/50-1/10000s(16档)/ 1/1-1/10000s(22档)/ 1/3-1/10000s(20档)●水平解析度:480 TVL●视频输出:1.0Vpp Composite Output●信噪比:大于50db●背光补偿:ON/OFF●水平:0-360度连续旋转●垂直:0-90度●水平键控速度:水平方向0.3 ~200度/s●垂直键控速度:垂直方向0.5-60/s度●控制协议:HIK,PELCO-P,D,自动识别(可添加)●自动模式:具备可带限位的自动扫描、帧扫描、随机扫描;4条巡航扫描,4条模式路径,单条模式路径记录操作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预置点:200个●报警:6路优先级可调常开或常闭开关量输入;2路辅助开关输出,可设置报警联动●隐私遮蔽:隐私遮蔽区域多达12个,画面内可同时有8个区域被屏蔽●视频冻结:支持预置点操作时视频冻结●自动翻转:保证监控的连续性●菜单:全中文菜单各类标题可设置多达10个中英文字符●鼠标控制:配合客户端软件用双键或带滚轮鼠标即可实现,基本球机控制学校主要是对周边安全防范及对校内学生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威慑防阻作于,对于教学楼及操场等重要且活动范围较大的区域采用彩色全球一体摄像机,在走廊、门禁等区域可采用枪式固定彩色摄像机,在大门口可采用高速球形摄像机。

前端摄像部分的范围大小、好坏及它产生图像信号的质量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结合学校管理的特点,我们在选择摄像机时按照以下原则:1)枪式固定彩色摄像机的清晰度应达到540线,彩色黑白自动转换,画面清晰逼真,为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需要,对于光线不足的场合可采用具有红外补光功能或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2)满足室外美观和威慑的要求,室内监控点采用立杆安装,摄像机的清晰度应达到540线,彩色黑白自动转换,画面清晰逼真,为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需要,对于光线不足的场合均采用具有红外补光功能摄像机;3)对需要大范围监控的场所,采用高速球形摄像机,高速球型摄像机的清晰度应达到540线, 对于光线不足的场合均采用具有红外补光功能摄像机。

摄像机根据现场监控范围的大小和光线等环境条件,配置红外枪式摄像机、红外高速球机等,前端摄像机包括高清、普通模拟和智能球机等类型。

5.2前端设备供电保障要求➢前端监控点取电方式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通常采用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集中供电,另一种是就近取电。

本次工程采取集中供电的方式为前端设备来进行供电。

各摄像机终端统一由中心机房供出一路220V市电,市电经加装自动重合闸开关(含SPD),引到设备箱使用,保证了引入部分电源线路的漏电及防雷防护。

红外快球供电电压要求为220V转24V/AC,功率约为30VA。

红外枪式摄像机供电电压要求为:220V转12V/2ADC,功率约为15VA.➢前端中心视频服务器一体化管理设备前端由于采用智能一体化硬盘录像机设备,因此需要一体UPS供电实现前端设备2小时以上的不间断供电,同时对设备供电情况、摄像机输出视频信号情况,球机死机、卡球和光端机传输不正常的情况,并实现前端字符叠加、时钟同步、自动报警等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输入电压:单相46HZ-60HZ、AC176V到264V,AC220V输入时最大脉冲电流小于10A。

输出电压:DC12V,DC5.5V,AC24V等多种电压同时输出。

♦UPS要求能长时间工作,整机要求稳定,机器内部所有器件采用防腐处理,保证机器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安全性,防护等级IP33。

♦模块化设计:体积小,便于安装、维护。

♦带载能力强:针对监控设备直流供电端与交流供电端需要大电流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功率器件,增强带载能力。

♦电池充电时间不大于8小时。

5.3前端监控点夜间补光设计要求(可选)由于目前的围墙周边,道路及大范围活动监控点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相对比较恶劣,从而使部分监控点在夜间光源较弱的环境下,无法保证其图象质量,为了改变目前这个现状必须对该监控点进行补光处理,从而使监控设备和图像在夜间也能正常的工作,达到理想及满意的效果。

针对监控点所处环境及周边其他光源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夜间监控摄像机对监控图象质量的表现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更好的解决当前的问题,必须结合监控点所处位置和环境对不同的监控点进行实地勘测,按要求选择最佳的位置来进行补光处理,从而来达到最佳的图象质量。

➢光源要求补光照明灯具应选用连续照明灯,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规定,需满足以下要求:1、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如高压钠灯和金卤灯和金卤投光灯;2、一般情况下,推荐选用不大于150W的金属卤化物灯;3、围墙周边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活动场地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4、教学楼及主要进出楼道口宜采用高压钠灯;5、辅助光源,不应采用白炽灯,不宜使用聚光灯;6、考虑到光源老化,新安装光源时,应比实际需要的照度高出30~50%。

➢辅助光源安装避免把辅助光源安装在摄像机正对的位置,尽量使光源最大光强方向与垂线方向夹角小于65°,并能按实际需要进行手动调整光源照射方向;辅助光源与摄像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以高出摄像机为宜,以下为二种补光安装方式:1、枪机补光处理枪机监视范围小,可以在摄像机立杆上加装补光光源,补光光源主要采用150W带控制板的工业照明灯(根据光照度,白天和晚上能自动开关控制灯具)。

2、球机补光处理对于球机监控点,应采用另立杆方式补光,在摄像机立杆的上方1—2米处安装补光设备,根据不同监控角度调整灯光照射角度,补光光源主要采用250-400W带控制板的工业照明灯(根据光照度,白天和晚上能自动开关控制灯具);5.4前端视频传输设计对于学校监控环境,信号线传输建议如下:模拟信号传输选择:●监控点到监控中心的距离不超过600米时,为确保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采用视频同轴电缆75-5传输方式;●当监控点距离监控中心距离较远(超过600米)时,采用光纤传输方式,通过视频光端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当必须穿越复杂电磁环境时(如附件有大功率电动机)时,采用光纤传输方式,通过视频光端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数字网络传输选择:因网络信息通过双绞线传输距离受限,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则需要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

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

若传输距离大于500米,则采用光纤传输,通过网络光端机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至监控中心。

.5.5前端数字硬盘录像主机16路硬盘录像机功能介绍多任务的工作方式:可支持1~16路(25帧/秒/路)同时进行监视、记录、网络传输、检索回放。

画面分割:1、4、7、9、10、13、16、25等多种画面分割方式及画面自动切换。

多种录像方式:支持手动录像、自动录像、异动侦测录像及探头报警录像。

记录检索回放:可以按日期、时间、通道号、事件分类等多种方式对录像文件和图片进行检索。

系统日志:日志分类(报警、操作、录像)清晰及日志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打印;具有断电、停电并写入报警日志中。

实时监听功能(可选):可对1~16路中的任一路(所监控的场地)进行实时监听功能。

外设扩展:支持多个云台、镜头控制;支持多个报警器级连扩展报警输入、报警联动输出;支持多串口(报警器、云台及解码器)设备。

每个视频输入通道支持4CIF/2CIF/CIF/QCIF分辨率编码报警为16进4出,所有机型都支持2个以上SATA接口,VGA、VIDEO OUT互斥输出,支持双路回放,支持双码流.支持PAL/NTSC制式视频信号输入;采用H.264视频压缩技术,压缩编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压缩比高,清晰度好,编码性能稳定可靠;采用OggVorbis音频压缩标准;每个通道的视频编码参数独立可调,包括分辨率、帧率、码率、图像质量等;帧结构可选;每个通道支持定时和事件两套压缩参数;支持复合流和视频流编码,复合流编码时音频和视频同步;支持双码流技术;支持JPEG标准的4CIF或CIF格式图片压缩、存储、网络传输;支持水印(WaterMark)技术,防止图像被修改,保证录像资料真实有效.主辅音视频的本地输出;支持预览分组切换、手动切换或自动轮巡预览,自动轮巡周期可设置;支持预览的电子放大;可屏蔽指定的预览通道;支持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档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支持视频隐私遮盖;支持多种主流云台解码器控制协议,支持预置点、巡航路径及轨迹;云台控制时,支持鼠标点击放大、鼠标拖动跟踪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