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航基本理论

导航基本理论

或1/n(n为码元数) – 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1
39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测距码
• 类型
– 目前
• C/A码(Coarse/Acquisition Code) – 粗码/捕获码;码率: 1.023MHz;周期:1ms;1周期含码元数:1023;码元宽度: 293.05m;仅被调制在L1上
– 测距码(Ranging Code)
• C/A码别调制在L1和L2上)
– 卫星(导航)电文(Message)
• GPS卫星信号的生成
– 关键设备 – 原子钟
35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载波
• GPS卫星的基准频率 f0 • 由卫星上的原子钟直接产生 • 频率为10.23MHz • 卫星信号的所有成分均是该基准频率的倍频或分频
• FDMA的缺点:
– 前端复杂,接收机体积大且造价昂贵,是GLONASS市场占有率低 的一个重要因素。
• FDMA的优点:
——卫星(导航)电文 • 第三数据块
– 第4、5子帧的第3~10个字 – 内容:所有卫星历书(概略星历) – 第三数据块的内容每12.5分钟重复一次
45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多路接入方式
• 1:TDMA
• 在GPS最初设计阶段,曾经考虑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 式来传送C/A码信号和P码(精密码)信号;具体接入方式 是先传送C/A码信号的全部或部分周期,然后传送P码信号 的一部分。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空间部分
GPS卫星迄今已设计了三代。 第一代Block1型用于系统实验, 称实验卫星,共研制和发射了 11颗,设计寿命5年,现已停 止工作。第二代Block2和2A 型卫星称为工作卫星,共研制 了28颗,设计寿命7.5年,从 1989年初到1994年上半年发 射完毕。第三代Block2R和2F 型卫星预计20颗,以取代第二 代卫星,改善全球定位系统。
卡瓦加兰(太平洋)
26
夏威夷(太平洋)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 监测站(5个)
– 作用:
• 接收卫星数据, 采集气象信息, 并将所收集到的 数据传送给主控 站。
– 地点:
• 夏威夷、主控站 及三个注入站。
27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 主控站(1个)
– 作用:
• 将导航电文注入GPS 卫星。
– 地点:
• 阿松森群岛(大西 洋)、迪戈加西亚 (印度洋)和卡瓦 加兰(太平洋)
29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L1 L2
GPS卫星 GPS卫星
S波段
数据处理机
接收机
调制 解调器
铯钟 气象传感器
观测星历 编算注入 与时钟 导航电文
计算误差
– 信号中含有卫星信号准确的发射时间,以及不同的时间卫 星在空间的准确位置(由卫星运动的星历参数和历书参数 描述);
– 卫星导航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测量信号的 到达时间,计算卫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 用导航算法(最小二乘法或滤波估计方法)解算得到用户的 位置。
9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 理想定位模型
19.03c m
– 测定多普勒频移
L2
• 类型
– 目前
24.42c m
• L1 – 频率: 154f0 = 1575.43MHz;波长:19.03cm • L2 – 频率: 120f0 = 1227.60MHz;波长:24.42cm
– 现代化后
• 增加L5 – 频率:115f0 = 1176.45MHz;波长:25.48cm
• 信号生成与发射装置
20
GPS卫星结构
在星体两端面上 装有全向遥测遥 控天线,用于与 地面监控网通信。
双叶对日定向太阳能 电池帆板,全长 5.33m,接受日光面 Slide 21 积7.2m2。
多波束定向天线,这是一种由12个单元构成 的成形波束螺旋天线阵,能发射L1和L2波段 的信号,其波束方向图能覆盖约半个地球。
37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载波
• 特点
– 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测定多普勒频移 – 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减弱信号所受的电离层折
射影响 – 选择两个频率可以较好地消除信号的电离层折
射延迟(电离层折射延迟于信号的频率有关)
38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测距码
• 作用
– 测距
• 性质
– 为伪随机噪声码(PRN - Pseudo Random Noise) – 不同的码(包括未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0
• 地面监控部分 (Ground Segment)
– 组成
• 主控站:1个
• 监测站:5个 • 注入站:3个
G P S卫 星
• 通讯与辅助系统
监测站
主控站
注入站
25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 地面监控部分 (Ground Segment)(续)
科罗拉多
阿松森群岛(大西洋)
迭戈加西亚(印度洋)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
1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2. GPS的系统组成 3. 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4. 国内外主要卫星导航系统 5. 卫星导航系统应用 6. 卫星导航接收机工作原理
2
身边的卫星导航系统
• 车载导航仪
3
身边的卫星导航系统
• 手持导航仪
4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已知一颗卫星的位置和接收器到它的距离,就 可以确定接收器在一个球面上。
43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卫星(导航)电文
• 第二数据块
– 第2、3子帧的第3~10个字 – 内容
• 该发送信号卫星的星历 - 广播星历 – 星历参数 M0, n, e, a, 0,i0,, ,i,Cuc,Cus ,Crc ,Crs ,Cic ,Cis ,toe, AODE
44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参数、卫星状态信息及其它信息 • 基本结构
41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卫星(导航)电文 • 遥测字(TLM – Telemetry Word)
– 每一子帧的第1个字 – 用作捕获导航电文的前导
• 交接字(HOW – Hand Over Word)
– 每一子帧的第2个字 – 主要内容:Z计数
42
10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 理想定位模型
11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 实际定位模型
12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 实际定位模型
13
2. GPS的系统组成
• 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 空间部分 – 地面控制部分 – 用户设备部分
14
这三部分有各自 独立的功能和作 用,对于整个全 球定位系统来说, 它们都是不可缺 少的。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概述
• 信号传输体制的内涵
– 多路接入方式:TDMA、FDMA和CDMA – 信号调制体制:BPSK、QPSK和BOC等 – 导航伪码信号:C码和P码 – 导航电文
34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概述
• GPS卫星信号的组成部分
– 载波(Carrier)
• L1 • L2
fL2 120 f0 1227.60MHz; L2 24.42 cm
C / A码码率 f0 10 1.023MHz; P码码率 f0 10.23MHz; 卫星(导航)电文码率 f0 20460000 50Hz
36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载波
• 作用
L1
– 搭载其它调制信号 – 测距
• P(Y)码(Precise Code) – 精码;码率:10.23MHz;周期:7 天;1周期含码元数:6187104000000;码元宽度:29.30m;被 调制在L1和L2上
– 现代化后
• 在L2上调制C/A码 • 在L1和L2增加调制M码
40
3、卫星导航信号传输体制
——卫星(导航)电文 • 作用:向用户提供卫星轨道参数、卫星钟
– 设计星座:21+3 – 21颗正式的工作卫星+3颗活动的备用卫星 – 保证在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
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 – 当前星座:28颗
17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空间部分
18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空间部分
• GPS卫星的地面轨迹
19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空间部分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用户部分
• 组成
– 用户 – 接收设备
• 接收设备
– GPS信号接收机 – 其它仪器设备
32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用户部分
u用户部分组成 GPS信号接收机及相关设备 uGPS接收机 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无线电设备 uGPS接收机的组成 天线、接收机、处理器、控制显示单元、电源 uGPS接收机的作用 接收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定 位信息和观测量,并经过数据处理而完成定位工作
监测站
主控站
调制解调器
数据 处理机
高功率 放大器
指令发生器
数据存储器和外部设备 注入站
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负责监控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 u监测卫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沿预定的轨道 运行 u跟踪计算卫星的轨道参数并发送给卫星,由 卫星通过导航电文发送给用户 u保持各颗卫星的时间同步 u必要时对卫星进行调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