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奇妙组合一、主题解读现实生活中,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组合而成的物体随处可见,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
他们时常谈论着有关组合的话题:“这照片上的小鸭子造型是我和2个姐姐组合的哟!”“我家的门牌号是10——7和明明家的7——10刚好相反。
”“我的啪啪圈上的图案非常漂亮,有1条鱼、1个苹果、1架飞机。
”“我家新买的红轿车是梯形的车窗、圆形的轮子……”“我家有一个带电风扇的帽子,可凉快啦!”……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我们预成了《奇妙组合》这一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从中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几何形体等组合入手,让他们在操作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感受各种组合的妙用,从而促进孩子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让孩子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自信。
二、主题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图形、数字组合的用处和趣味。
2.能在图形分割与组合中感知图形变换,能按指令取放物品和对图形数量进行统计。
3.能发现数字、形状等简单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4.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的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5.感知10以内数的不同组合方式,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6.发现创意组合之间明显的关联,能用音乐、绘画等方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大班艺术教案柳树姑娘活动目标1.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并体验歌唱活动中的乐趣。
2.能用唱衬词的方法时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会调节自己的歌声与同伴歌声的协调。
3.会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1.布置出柳条飘飘的场景,幼儿散坐其中。
2.《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20页。
活动过程1.情景引入,熟悉旋律,激发兴趣。
(1)教师:让我们做一棵柳树,随风儿摆动、舞蹈吧!(2)引导幼儿随着歌曲旋律,用优美和跳跃的动作自由舞蹈。
2.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并唱出三拍子的节拍感觉。
(1)从情景中整理出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指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朗诵儿歌,用前慢后快的速度来表现两种情绪。
(3)幼儿跟唱练习:集体、分组、男女分唱等。
(4)引导幼儿用连音和顿音的唱法表现歌曲。
3.感受二声部合唱的奇妙,理解二声部合唱的方法。
(1)幼儿分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啦”音哼唱旋律,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
(2)幼儿分两声部,一声部唱歌词一声部唱衬词,提醒幼儿衬词要唱得轻巧跳跃。
4.看指挥演唱,教师当指挥或请幼儿当小指挥安排声部演唱。
活动延伸1.游戏:“我爱唱歌”。
让幼儿观看《开心阅读》第20页,进行演唱。
2.艺术区:录制音乐在小舞台为幼儿播放。
大班艺术教案名画欣赏活动目标1.对几何图形组合画有好奇心。
2.能用语言表达对名画的感受想象,模仿大师手法创意。
3.欣赏奇妙图形组合画《鬼脸》,了解大师表现方式。
活动准备1.《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18~20页。
2.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1.《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18页——克利《鬼脸》引入,激发幼儿对奇妙的图形组合的好奇心。
提问: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2.名画欣赏:《鬼脸》。
引导幼儿感受大师风采格。
(1)作者介绍,了解大师作画背景。
(见教育资源)(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名画的感受想象。
提问: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他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观察大师的作品和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小结:大师的画,主要是用图形、线条和色块进行组合的,不同的组合方式,组成的画风就不同。
3.操作活动:“我来做大师”。
《开心阅读》第19页——我喜欢的名画,引导幼儿模仿大师手法创意。
(1)引导幼儿欣赏克利、蒙德、梵·高的画,感受各种画风。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1.美工区:提供各色图形让幼儿组合画面。
2.提供胶泥供幼儿制作立方体图形组画。
大班语言教案组合大调查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数字、图形等组合的用处和趣味。
2、能画出收集到的物体造型,并与同伴交3、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形状等信息,体会其含义。
活动准备1.《奇妙组合》之《快乐游戏》第七页:调查表——身边的组合。
2.选择一个幼儿园附近的地点观察,排除不安全因素。
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快乐游戏》第7页)引入,激发幼儿对探究身边组合的兴趣。
2.交代调查要求,引导幼儿在选定的场地内进行自主调查。
(1)交代要求:①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观察。
②边观察边将有关数字、图形等组合物品画在表格里。
(2)幼儿自主观察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交流:“我的发现”。
发现生活中数字、图形组合的奇妙。
提问:请说说你发现的组合有哪些?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代表什么含义?你还见过哪些有组合的物体?4.游戏:“看看,讲讲”,在展示交流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绘画:我喜欢的组合。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电话号码活动目标1.体验生活中不同数字组合带来的乐趣。
2.有一定的快速记忆能力,乐于与同伴交流。
3.能对给定的几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且能大胆尝试数字组合的记忆方法。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数卡(1、0、5、8)、笔和白纸。
2.《奇妙组合》之《快乐游戏》第11页、《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16页。
活动过程1.调查表——身边的组合(数字)引入,感受数字组合的有趣性。
提问:说说自己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数字组合。
(手机号码、车牌号码、数字装饰画等)你发现了什么?(有的数字相同、位置不同……)2.引导幼儿将1、5、8三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
(1)幼儿独立操作数字卡片,能对给定的三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两人结对合作,用1、5、8三张数字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
小结:以每一个数字为排头,把剩下的数字交换位置即可。
3.运用规律,尝试用1、0、5、8四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
(1)幼儿独立操作数字卡片,进行组合。
(3)两人结对合作,用1、0、5、8四张数字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
小结:数字越多,组合的方法就越多。
4.讨论:怎样又快又好地记住许多的数字呢?《开心阅读》第16页。
提问:请看红、黄队衣服上有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小结:按双数和单数记忆。
图中的车牌、手机还有哪些数字?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好地记忆?小结:谐音记车牌号“渝A105777”中的数字为“发你我去去去”;手机号码“1357654321”分段记,前半段用单数记忆法,后半段用倒数记忆法。
5.观看《快乐游戏》第11页,练习按数字排列规律装饰画面。
(1)教师:请用0、5、6、2按规律装饰画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数学区:快速记数。
提供数字让幼儿排列、记忆数字。
大班社会教案好玩的七巧板活动目标1.有建构图形组合的兴趣。
2.有一定的空间感知和与同伴友好合作构建的能力。
3.能用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变换方法,用不同的图形构建一个新的图形。
活动准备1.为每组幼儿准备3张七巧板拼图图纸:一张为彩色动物图、一张为无色图形拼搭物品图。
2.教师范品:图形拼搭图案。
3.《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14页,《奇妙组合》之《快乐游戏》操作卡1。
活动过程1.介绍操作材料引入《快乐游戏》操作卡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请小朋友拿出七巧板,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图形,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七巧板里面有5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个直角,两条一样长的边(其中2大、1中、2小);1个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一样长;1个四边形,相对的两边都是一样长。
2.游戏:“图形组合”。
尝试用平移、旋转、翻转等方法,用不同的图形构建一个新的图形。
(1)让幼儿尝试拿2块图形组合一个新图形,并说出组合的方法。
(2)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平移、旋转、翻转等构建新图形。
如,左手按住一块固定不动,另一枚沿着各边绕行一周,直至拼成新图形。
(3)观看《开心阅读》第14页图形范图,幼儿再次练习用七巧板拼出几个规定的形状。
请幼儿说说,拼了什么图形。
3.游戏:“比比哪组拼得快”。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和合作构建的能力。
(1)玩法:每组三张不同层次的图纸,请幼儿合作依次拼图,先完成的组为胜。
彩色图形——同色有分割线图形——阴影图。
(2)小组自主拼图,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在“拼拼乐”中,结束活动。
小组用所有七巧板拼出一种新图形。
延伸活动1.娱乐游戏:“好玩的七巧板”。
练习图形构建。
2.智力游戏:“分分合合”。
加强对图形的分辨。
大班社会教案漂亮的花布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图形排列组合好奇。
2.能对图形排列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3.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核心单元组合模式。
活动准备1.《奇妙组合》之《开心阅读》第15页,《奇妙组合》之《快乐游戏》第8~9页。
2.范图2张。
2×6、3×8格子纸每人各一张。
笔每人一盒,实物:格子画布、印章每组两套。
活动过程欣赏实物“格子布”引入,激发幼儿好奇心。
提问:格子布有几种颜色?是怎样排列的?2.观看《开心阅读》第15页,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该核心单元组合模式。
(1)看书,引导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提问:谁被挡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一、一、一/AAA)(2)逐一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找规律。
图一:提问:请说说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请你将物体的核心单元排列出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图二:请小朋友找出图一和图二的相同点。
(3)引导幼儿用符号表示它们的核心模式:ABBC 。
(4)幼儿根据核心模式任选图形排列,并相互检查。
3.游戏:“我设计的花布”。
根据核心单元组合模式,自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花布。
(1)核心单元组合模式一:ABBCCC 。
教师:请小朋友根据“一、二、三”图示,用图形在2×6的格子里设计花布。
(2)核心单元组合模式二:ABBBAABBAAAB 。
教师:请小朋友根据“递增递减”规律图示,用自选印章在3×8的格子设计花布。
4.交流展示各自设计的花布纹样,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1.在结构游戏区:提供穿珠、搭围墙等材料,供幼儿操作。
2.体育游戏:“大家都来排排队”。
幼儿按规定的核心单元模式进行排队。
3.音乐游戏:“歌曲接唱”。
幼儿按规定的核心单元模式进行接唱。
4.《快乐游戏》第8页,请幼儿在拼图上画出七巧板来。
5.快乐游戏》第9页,图形简单推理。
科学教案玩具换购活动目标1.体验用数解决问题的乐趣。
2.能运用分合经验进行10的加法计算和记录。
3.尝试练习10的加法计算。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创设玩具超市10元店。
2.幼儿自带5样小玩具。
3.《奇妙组合》之《快乐游戏》第12页。
活动过程1.问答游戏:“碰球凑10”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嘿嘿,我来问,你来答;幼儿:你来问,我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