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遗传学——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
医学遗传学——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
三、产前诊断
出生前宫内诊断称为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实际上是一种遗传病的预防 措施,当估计胎儿有可能患有某种遗 传病时,应作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内容包括:
1、遗传学诊断: 染色体检查、分 子诊断。 2、生化检查 3、物理诊断:B超、 X射线、胎儿镜等
遗传服务应遵循医学伦理的一般原则 ——尊重、有利、无害、公正
一般咨询
本人有遗传病家族史,这种病是否会累 及本人或子女; 习惯性流产是否有遗传方面原因,多年 不孕的原因及生育指导; 有致畸因素接触史,是否会影响后代; 某些畸形是否与遗传有关; 已诊断的遗传病能否治疗等等。
(二)遗传咨询的主要步骤
1.准确诊断 2.确定遗传方式 3.再发风险的估计 4、提出对策和措施 5、随访和扩大咨询
I
50
1
II
1
III
1
2
3
4
5
6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系谱
先症者25岁出 现心绞痛,因 年轻被排除冠 状动脉疾病; 30岁时心脏病 发作,再次因 年轻被排除心 脏病。诊断再 次被错过。
例:消胆胺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消胆胺(一种促排泄剂)可结合肠道中的 胆酸排出体外,并促使胆固醇更多地转化 为胆酸排出体外,降低患者血中胆固醇水 平。
常用的靶细胞有骨髓细胞、肝细胞、 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四)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1、应用 目前约20种遗传病被列为基因 治疗的研究对象,其中部分已进入 临床试验阶段。 基因治疗也应用于免疫缺陷、 肿瘤、艾滋病乙肝等的治疗。
例1:囊性纤维化的基因治疗 (体内基因治疗)
病毒装载的基因 以气雾剂形式进入肺, 治疗肺气肿。
第二节
遗传病的治疗
遗传病具有与生俱来或早发病、终生 性和难以治愈的特点。 治疗的目的:矫正畸形、调节机能、 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一、遗传病的传统治疗方法
传统上,对遗传病的治疗通 常采取对症治疗的策略,包括: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
Surgery Treatment 手术治疗
第一节 遗传病的诊断
常规诊断
方法上分类
特殊诊断 临症诊断 症状前诊断
时间上分类
出生前诊断
植入前诊断
遗传病诊断的主要内容:
1、病史采集 2、症状与体征 3、家系分析 4、临床实验室诊断
一、病史采集
个人病史 家族病史 婚育史
为什么遗传病的诊断强调病史的采集?
病史采集利于正确诊断
病例1
46 52 2 3 4 33 2 3 4 9 6 7 5 2 8
(一)遗传咨询种类
1.婚前咨询 2.生育咨询 3.一般咨询
婚前咨询
本人或对方家属中的某种遗传病对婚姻 的影响及后代健康估测; 男、女双方有一定的亲属关系,能否结 婚,如果结婚对后代的影响有多大; 双方中有一方患某种疾病,能否结婚, 若结婚后是否传给后代。
产前咨询
双方中一方或家属为遗传病患者,生 育子女是否会得病,得病机会大小; 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再妊娠是否会 生育同样患儿; 双方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会不会 影响胎儿健康。
(三) 携带者筛查
对于人群中发病率不高,但携带者比 例较高的隐性遗传病以及发病率高的 遗传病,应在群体中进行携带者筛查; 对发病率很低的遗传病,仅对患者亲 属及其对象进行筛查。
例:地贫携带者筛查
在我国南方,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特 别高(共占人群的8%—12%),有必要 进行地贫杂合子的筛查,并实施婚姻 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 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
四、临床实验室诊断
(一)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 (二)生化检查 (三)分子诊断
(一)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
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FISH
1、染色体检查的指征
(1)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多发畸 形、智力低下; (2)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新生 儿死亡及畸胎史的夫妇及其亲属; (3)先天性不孕、不育者及其配偶;
(三)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
基因转移
外源基因
靶细胞
关键 (1)转移基因的方法 (2)靶细胞的选择
1.目的基因转移
基因转移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 胞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膜融合方法 受体载体转移法 病毒介导转移法
目的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
(1)物理方法 显微注射法 电击穿孔法 微粒轰击法
[1] 病毒感染 [2] 基因的随机整合会不会引起新的有害 的遗传变异、重要基因的失活、激活 癌基因诱发癌变等问题。 [3] 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将可能改变人类 的遗传结构,带来潜在的危险性。
第三节 遗传病的预防
遗传病预防三大措施: 遗传筛查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提高生育质量。
一、遗传病的筛查
目的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
(2)化学方法 磷酸钙沉淀法
(3)膜融合方法
Viral mediated gene transfer
病毒介导转 移法
2.靶细胞的选择
靶细胞是接受外源基因并用于治疗的细胞。 靶细胞应具有的特性: 具有潜在的增殖能力或较长的寿命; 易于体外生产繁殖; 能接受并表达导入的基因。
(三)分子诊断(基因诊断)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患者的基因结构或表达水平变化的技 术。 检测材料包括DNA、RNA、蛋白质。 DNA检测可查明基因结构变化情况, RNA和蛋白质检测可反映基因的表达 水平。
例:地中海贫血检测报告
MCV≦80fL
MCH ≦27pg
血液学检验报告(MCV ↓和MCH↓) 肽链分析报告 ζ α β Aγ Gγ 其他 α地贫基因分析报告 1、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1 2、- α3.7缺失型地贫-2 3、- α4.2缺失型地贫-2 4、Hb constant spring 突变
出生前筛查 例:唐氏筛查 新生儿筛查 例: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G-6-PD 缺乏症筛查
携带者筛查 例:地贫携带者筛查
遗传病的筛查的类型
(一) 出生前筛查
利用产前诊断的各种技术对有高 患病风险的妊娠进行筛查,检出异常 胚胎,并进行诊断,采取选择性流产 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
病毒装载的基 因通过血管送入肝, 治疗肝硬化。
例2:治疗腺苷脱氨酶(adenylate deaminase,ADA)缺乏症
ADA缺乏, 脱氨腺苷增 多,损伤T淋 巴细胞,引 起反复感染。
分离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培 养→→IL-2等促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细胞 生长→→T淋巴细胞分裂→→含正常 AD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ASN导 入细胞→→回输病人
二、遗传咨询
——是一种医学服务过程。
遗传咨询是通过咨询医生与咨询
者共同商讨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遗传学 问题和在医生指导帮助下合理解决这 些问题的全过程。
遗传咨询要解决什么问题?
有关病因、遗传方式、诊断、预防、 治疗、预后等问题。 估计再发风险(率)或患病风险。 提出可以选择的各种处理方案,供咨 询者作决策的参考。 遗传咨询是在一个家庭范围内预 防严重遗传病患儿出生最有效的程序。
用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对特 定人群进行普查,从中筛选出疑似患 病者或携带者,再做进一步检查,确 定其基因型。
例: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筛查
MCV≦80fL
MCH ≦27pg
血液学检验(MCV ↓和MCH↓) 肽链分析 ζ ↑ α地贫? γ↑ β地贫? 地贫基因分析报告
遗传筛查的类型
苯丙氨酸
(堆积)
酪氨酸
黑色素
损伤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 饮食疗法: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 避免神经损伤。
去其所余
对于一些因酶促反应障碍,导 致体内贮积过多的代谢产物,可使 用各种理化方法将过多的毒物排除 或抑制其生成,使患者的症状得到 明显的改善。
病史采集利于正确诊断
病例1
46 52 2 3 4 33 2 3 4 9 6 7 5 2 8
染色体检查的指征
(4) 两性畸形者、性征发育不全者 (5)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者 (6)长期接受X线、电离辐射的人员 (7) 身材高大、性情暴躁的男性等
2、染色体检查的材料来源
血液(外周血、脐带血) 羊水细胞 骨髓 胸腹水 病理组织
(二)生化检查
根据不同遗传病的缺陷特点, 生化检查主要是针对酶和蛋白质的 结构、功能活性、反应底物、中间 产物、终产物等的质和量的变化的 检测。 例:通过检测尿中苯丙酮酸或血中苯 丙氨酸诊断苯丙酮尿症
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主要是 针对遗传病的代谢异常而实施的, 其治疗原则是: 禁其所忌 去其所余 补其所缺
禁其所忌
例1:苯丙酮尿症(PKU)
体征与症状:
(1)患儿带有“鼠臭味”; (2)智力发育迟缓;
(3)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 减退,头发呈赤褐色
苯丙酮尿症病因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
例3:治疗血友病B
用转录病毒 载体转移因 子Ⅸ基因 成纤维细胞 产生了高滴 度有凝血活 性的因子Ⅸ 蛋白
体外培养 病人的皮 肤成纤维 细胞
患者缺乏因子Ⅸ
回植入病人皮内
2、转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安全性
(1)导入基因还不能持续表达 (2)导入基因的表达率不高 (3)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例:唐氏筛查
检查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绒毛 促性腺激素(HCG)浓度,结合孕妇 年龄和孕周等因素,筛选出高危个体 , 再进行下一步的诊断性检查。 筛查的最佳时期:怀孕第15—20周。
(二) 新生儿筛查
是对新生儿进行某些遗传病的症 状前诊断,是出生后预防和治疗某些 遗传病的有效方法。 目前我国主要是对苯丙酮尿症 (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 G6PD缺乏症(南方)患儿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