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汇总
春秋
墨翟
寓言
30
4
战国
孟轲
31
六上 7
西汉
刘向
《说苑·正谏·螳螂捕 蝉》
32 33 34 35 36 37 38 补充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战国 三国 北宋
孙武 孙武 孙武 孔丘 孟轲 诸葛亮 欧阳修
《孙子兵法·始计》 《孙子兵法·谋攻》 《孙子兵法·作战》 《论语·子罕》 《孟子·尽心章句上》 《后出师表》 《左氏辨》
春秋 西汉 西汉 春秋 战国
左丘明 戴圣 刘向 孔丘 孟轲 语录
《左传·宣公二年》 《礼记·曲礼上》 《新序·杂事五·叶公 好龙》 《论语·卫灵公》 《孟子·梁惠王上》 《聊斋志异·崂山道士 》
3
5
清
蒲松龄
小说
27
9
明
冯梦龙
笑话
《古今谭概·活见鬼》
28 2 29
战国
庄周
寓言
《庄子·天运·东施效 颦》 《墨子·兼爱中·楚王 好细腰》 《孟子·告子·学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古散文汇总
文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信,行必果。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兰缕,恒念物力维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 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 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 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 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 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 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吃一堑,长一智。 句 备 注
《论语·颜渊》 语出《论语·子路》 《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 《论语·述而》 《师说》 《孟子·离娄章句上》 《墨子•兼爱中》 《朱子治家格言》 《增广昔时贤文》 《庄子·秋水·井底之 蛙》 《与陈伯之书》 《劝学篇》 《三国志·蜀书·先主 传》裴松之注 《老子·道德经·第六 十四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39
3
唐
柳宗元
《柳河东集·吾腰千钱 》
40
4
战国
孟轲
语录
《孟子·告子上·鱼我 所欲也》 《韩非子·难一·矛与 盾》 《战国策·燕策二·鹬 蚌相争》 《失题》
41 六下 42 43 44 45 46 47 补充 5
战国
韩非寓言ຫໍສະໝຸດ 西汉 清刘向 秋瑾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春秋 春秋 北宋 李耳 孔丘 欧阳修 语录 语录 《老子·五十八章》 《论语·子路》 《朋党论》
三上
2 1 8
15
四下 11
战国
韩非
16
春秋
孔丘
语录
《论语·子路》 《武林旧事·浙江之潮 》 《吕氏春秋·察今·刻 舟求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 《与薛尚谦书》
17
2
南宋
周密
18 五上 19 20 6
战国
吕不韦
战国 明
韩非 王守仁
寓言
7
五上
21 22 23 24 25 五下 26
7 9 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 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 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 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 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 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 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 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 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 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 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 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 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 罢其兵。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古散文汇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11 四上 战国 南朝 战国 三国 春秋 庄周 丘迟 荀况 刘备 李耳 寓言 10 位置 二下 6 朝代 春秋 春秋 战国 春秋 唐 战国 春秋 清 作 者 孔丘 孔丘 韩非 孔丘 韩愈 孟轲 墨翟 朱柏庐 体裁 语录 语录 寓言 语录 议论文 题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