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案例分析作业二

审计案例分析作业二

在审查某国有企业长期投资时,如果被审计单位以无形资产投资,注册会计师认为适当的计价标准可以是市场价。

错。

理由:适当的计价标准是投资各方约定价值、或评估价值。

单项案例分析题
1 . (15分)
注册会计师林琳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贵公司存在下述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存货盘点欠缺认真;
(2)由红特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3)通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发现已销产成品可能未进行相关会计处理;(4)贵公司将明光公司存放在仓库中的乙材料计入贵公司存货项目中。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进行审查?
答: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贵公司对期末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适当抽点;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函证、进行截止测试等程序。

判断并说明理由
1 . (5分)
A注册会计师审计甲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时,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是金融监管机关。

错。

理由:函证的对象只能是被审计单位得以取得“长期借款”的银行或其他债权人。

2 . (5分)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债券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业务不多,可直接进行控制测试。

错。

理由: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债券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业务不多,可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

3 . (5分)
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只能对存货结存数量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并不能据此验证会计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

对。

理由:
4 . (5分)
如果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充分审计,且能证实两者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注册会计师可不必对所有者权益进行单独审计。

错!所有者权益类总数对不代表各科目数额对!
5 . (5分)
被审计单位实施的实地监盘存既是一项控制程序,又是一项独立活动,它的效用主要依赖对于对会计处理的控制效果。

错。

理由:它的效用并不依赖于对处理业务的控制。

6 . (5分)
注册会计师进行存货监盘的主要目的是,被审计单位对存货的监盘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盘点计划和指令的要求。

答:错。

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已经反映了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并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

第 2 大题
单项案例分析题
1 . (15分)
注册会计师林琳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贵公司存在下述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存货盘点欠缺认真;
(2)由红特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3)通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发现已销产成品可能未进行相关会计处理;(4)贵公司将明光公司存放在仓库中的乙材料计入贵公司存货项目中。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进行审查?
答: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贵公司对期末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适当抽点;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函证、进行截止测试等程序。

2 . (15分)
某厂结转发出产品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审计人员从产品明细账发现,年初结存产品1000件,单价100元,当年第一批完工入库1000件,单价110元,第二批入库2500件,单价120元,第三批入库1500件,单价105元,第四批入库250 0件,单价110元。

共销售6200件,结转成本712,500元,截止审计日结存23 00件,保留成本230,000元。

要求: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有无问题,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审计人员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产品进行复核,经复核发现发出产品计价存在错误,企业最后库存产品2300件,结存成本为230000元,单价为100元,其结存数量小于最后一批入库产品的数量(2500件),库存产品单价本应与最后一批入库产品单价(110元)一致,但实际却为100元,从而使库存产品成本少计23000元,结转的发出产品销售成本多计了23000元。

其结果虚增了产品销售成本,虚减利润,构成漏交所得税,同时使库存产品计价偏低。

对此,审计人员应建议被审单位加以调整。

第 3 大题
综合案例分析题
1 . (40分)
资料:在对ABC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X和Y在实施截止性测试时发现的情况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分别向前或向后推若干天,顺序选取并检查购货发票和验收报告,发现:
1)2007年12月26日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a,由于其购货发票2008年1月8日收到,记入2008年1月账内;
2)2007年12月28日收到b公司的发票,记入账内,增加购进存货20万元,但对应的原材料2008年2月才收到并验收入库,该原材料采用实地盘存制,并以个别计价法核算。

(2)以2007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向前或向后推若干天顺序选取并检查销售发票和货运凭证,发现:
3)2007年12月8日确认销售给a公司的会计处理仅有销售发票,没有发运凭证;但该笔销售在2008年2月3日以红字发票做了销售退回,没有入库单。

4)2007年11月23日确认销售给b公司的交易,销售发票与发运凭证核对无误,会计记录为:借记“应收账款”46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400 000元,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000元。

同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220000元,贷记库存商品220 000元。

但该笔销售在2007年1月18日退回。

5)2007年12月29日以红字发票销售退回2006年8月销售给c公司的货物,在12月账上红字冲销了原确认的销售收入和结转的成本。

要求:对于情况1~5,分别指出ABC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并指出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及其注册会计师的建议。

答:情况①不正确,少记2007年存货和应付账款,建议ABC公司调整2007年的会计报表:
借:存货——原材料a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情况②不正确,多结转成本虚减2007年利润,建议ABC公司调整2007年的会计报表:
借:存货20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
情况③不正确,直接冲减原确认的收入和结转的成本。

情况④不正确,该事项属于期后调整事项,建议ABC公司调整2007年的会计报表:
借:主营业务收入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000
贷:应收账款468 000
同时,借:库存商品22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20 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