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一、片断训练的涵义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

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的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二、片断训练的针对性片断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所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用片断形式反映它。

2作文片断训练,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经常写生活细节,有意无意去观察认识生活,就会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当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断面时,脑中自然就会产生类似的景象,而且还能从这些图景里生发出清晰的生活细节,这就是一种想象。

写作、想象、生活实感互相作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

也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过程。

例:在描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古铜色的脸膛上汗水淋淋,进而想到他在不停地挥动锄头等。

这是因为你早就有生活实感,在此基础上又加工创造出了新形象。

把这些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使想象和写作结合起来,用“写”促使你“想象”,又用想象使写作内容不断丰富、生动。

同时片断训练过程中,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描述得细腻而适度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3.片断训练的可行性。

作文片断训练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只用一节课的时间。

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

因此,这种训练方法方便易行。

三、片断训练的具体方法片断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笔头练。

1仿写。

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

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

例,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也许有个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生发。

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避谣演说”;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

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3修改。

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方式。

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

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

其二是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

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内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

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

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

此外,还可让学生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四、片断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计划性。

教师心中首先要有个训练线索:初一,以写人记事为主;初二,以状物说明为主;初三以上以叙述议论为主。

同时适当加一些其他有关的训练(训练内容安排见下面图示)。

各年级内容安排图示2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

把大作文作为片断训练的综合运用,每周一次,应用文也应在大作文本上进行;小作文用来作片断训练;周记本用来作总结。

作文片断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前进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写作水平才能竹子开花———节节高。

初中作文教学实践计划贵州省纳雍县姑开中学朱绪勇迎着炎炎夏日,七月二十八日我参加了“民革·新纪元纳雍师资培训项目”的培训,五天的时间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结束了。

可是专家们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却使我感受很深。

上海新纪元集团曾宪一校长的《中考作文全攻略》讲座,精辟的讲解,像一股清泉慢慢流进我干涸的心田,我受益匪浅。

曾校长认为在作文教学方面要做到以下四点:(一)作文教学的针对性;(二)作文方法的可操作性;(三)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四)实践性要强。

总之曾校长的讲座为我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清朝的大教育家顾炎武曾说过“学以致用”,为了把所学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本人特拟定如下作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生认真审题无论是中考作文,还是平常的选题作文,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先确定立意和选材,这就离不开审题这一写作基本环节。

审题准确起码能保证拿到作文阅卷时的切入分,审题一着不慎会到致满盘皆输,那么命题作文审题应从哪里下手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解释题目中的每个字词,明晰底线要求。

(二)弄清楚写“大我”、“小我”、还是“大小我”均可或是他人。

(三)将题目中概念化解为自己曾学过的相似或相近的题目。

(四)回忆写过的与中心相近的好作文材料,将其转化成考场作文。

二、教学生认真选材1.写好记叙文关键是要有“感动”、“难忘”、“有价值”、“有意义”等和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然后由“事件”写到“事理”,再写出“事情”的过程,或是由“行动”写到“互动”再写出“情动”的“真情实感”的高层次的要求、2.写好议论文关键在于有足够的鲜活的,富于时代特色的论据,尤其是“交际”、“合作”、“责任”、“良知”、“精神”、“生命”、“思想”等主题的论据材料,然后再追求立意有深度,语言有文采等高层次要求。

三.教学生写作技巧用题记昭示文章内容。

例:一潭融化的雪水 + 一片嫩叶= 一个温柔的季节。

——春一阵隆隆的雷声 + 一道新虹= 一个激情的季节。

——夏一片红枫叶 + 一把镰刀= 一个收获的季节。

——秋一片雪花 + 一串爆竹声= 一个喜庆的季节。

——冬四.多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某种层面上讲,学生作文的内容与他们的阅读面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才能提高写作的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作目标:1. 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2. 叙事要注意渲染和手法的运用,了解一些生波澜、生变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写作指导: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及要点)。

二、兴风作浪之原因叙事时为什么要波澜起伏?生活有曲折,文章在反映生活时应该曲折有致,波澜起伏。

正好如古人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

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

山水既然,文章正尔。

”(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起。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袁枚、姜夔的这两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的道理。

相反,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呆板、单调,索然寡味,难怪一位前苏联诗人说:“一支文笔太均匀,通篇都一平如水,尽管是晶华耀眼,毕竟要令人瞌睡。

”(《诗的艺术》)三、兴风作浪之技巧①取材聚集于一点例文《求职始末》: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

有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

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恰到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一聘请书。

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

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出示一组由情节组接的图片)。

②组材巧用好方法情节突转法:例文《平静的战争》岂料北京A中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谁也不是吃干饭的。

胡莉一个箭步向前,夺过话筒坚定地回答:“我报了三项!因为我认为无论是哪个部门,最重要的是你不为同学服务的热心,有担当职务的信心,有组织工作的能力。

还有……”语气不卑不亢,议论有条不紊,多角度、全方位地抨击了提问者的见解,最后她高声反问:“试问这位同学,如果你在这台上竞选,不让全校同学知道你是谁,只凭短短风分钟演讲,你有把握宣称‘我信任自己,我一定能成功吗?’”好,的确太激动了,麦克风被甩在桌上,发出砰隆的“巨响”--伟大的震撼力!礼堂内几秒钟没了声息,继而热烈的掌声骤起,人们交头接耳:“这个巾帼英雄是谁?”胡莉立刻成了大会焦点人物,数百双眼睛在她白净的脸上聚焦,她仍脸不变色心不跳,脸上露出必胜的笑容……这同学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我想。

“胡莉同学,我很佩服你的口才!”一个小女生崇拜地说:“你能讲讲有什么计划吗?”胡莉满脸焕发青春光彩,笑盈盈地向她的支持者们致敬,开始噼里啪啦大谈理想与现实、计划与变化的深刻主题,嘴皮子之利落令我咋舌。

我后面的高年级学生边听边感叹:“她真是个好苗子!”“我也想请教胡莉。

”似乎代表都与胡莉干上了。

这回发难的是高一(2)班的李燕,她长得秀气,嗓音也尖尖细细,“灵魂的窗户”还配着镶金边的“玻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