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越中览古》优质课件2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越中览古》优质课件2


答案示例
1、对比手法。六代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 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一种昔盛今衰 的感慨。
2、借古讽今。热闹、繁华的万千门 户已是杂草丛生,只因为一曲后庭花, 揭示出统治者荒淫误国,借此讽喻现 代不要重蹈覆辙。
咏史怀古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 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 的的诗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三)怀古伤今
1.昔盛今衰的感慨
2.物是人非的感伤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
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 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
咏史诗常用 的手法
修辞:今昔对比, 使用典故。
表现手法:衬托、 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虚实结合······
中 国
最 大 的
传抒
统情
文 学
主 题 是
中?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 抒情主题,不是爱,不 是死,而是怀古之情、 兴亡之叹。——余秋雨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 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 而己。”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破吴归
勾践灭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 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 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
越王勾践破吴归, 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
义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
宫女如花满春殿, 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只今惟有鹧鸪飞。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冷
落之境。
1、对比手法。
对比
昔日繁华——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今日凄凉—— 惟有鹧鸪飞
忘记过 去,陶 醉于胜 利,必 然使胜 利化为 乌有!
教师提问
1、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分别 有什么作用?
2、说说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
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
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
傲神情烘托出来。
越中览古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
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
(09年福建卷高考模拟题)
台城 刘禹锡
请简析这首诗 的表现手法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1、结绮临春: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后主所建 的两栋高达十几丈的豪华楼宇
2、后庭花:《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亲自谱 曲,填词,然后让数以千计的美人边歌边舞, 后被喻为亡国之音
“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答案
描写了东晋时的朱雀桥及乌衣巷的繁 华,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今昔对 比,感慨盛衰无常
诗人通过对野草夕阳,及燕子易主的描 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 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
刘禹锡
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
不复存在。
朱雀桥边野草花,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
乌衣巷口夕阳斜。 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 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等。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 的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
白居易:
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 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越王将过去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 干净净。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 站满了如花宫女,多么繁盛、美好、热 闹、欢乐的气氛!
只今惟有鹧鸪飞
结句突然一转,写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 “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
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旨
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表面上写古人古事,实际上 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
历史兴亡的咏叹——咏史 怀古诗
就古迹,怀古人,咏古事, 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 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 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
往往题为“咏史”、“怀古”、 “览古”、“××古” 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
归纳
常见情感 常见手法
常见情感:(一)怀人伤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际遇和作者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 都用了对比手法。
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 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 杀之,转出主旨。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 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 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破:攻破
战士还家尽锦衣
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们都凯旋了 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赏赐,
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
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 乐
花朵儿一样的美人, 站在宫殿,拥簇着他, 侍候着他
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人尽其才。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同病相怜型(以……自况,自喻)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
的不得意,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 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㈢(借二古)理讽性今反,思理性反思
⒈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
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如:李商隐《马嵬》
2、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
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题乌江亭 杜牧
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 败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讽谏 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 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
《越中览古》小结:
内容:前三句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 尾句通过鹧鸪意象写出现今的荒凉、衰败
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手法 情感: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课后作业
日薄西山
(07年浙江卷高考题) 惨淡
衰败 荒凉 乌 衣 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今昔对比 烘托 渲染
乌衣巷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