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


(2)演奏技法
• 古筝(Chinese zither)常用演奏手法采用 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 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 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 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 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 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 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 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 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 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彈撥樂器
指導老師: 主講:
女子十二乐坊《流雲》
简介

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 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远在三千年 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乐 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入了周末 战国时的筑、筝、秦代的 弦豉、汉代的箜篌、阮、 隋唐的琵琶、元代的 三弦、明代的杨琴等 等。

是 平 置 击 奏 的 , 如 扬
罗小慈
林玲
• 林玲(1963—),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 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 导师;天津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厦 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导 师、客席教授。林玲的演奏富于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演奏曲目蕴含深厚的传统功底, 被香港《文汇报》等知名媒体誉为“中国 当代首屈一指的古筝演奏家”。
《霸王卸甲》
• 刘德海 琵琶演奏家,
(4) 名 家 简 介
教育家。著名琵琶演 奏家刘德海是中国五 十年代末期成长起来 的演奏家中的优秀代 表。人们称他为琵琶 大师,国宝,在国内 外享有盛誉。
刘德海
刘芳
• 刘芳 琵琶演奏家 1974年生于云南昆 明,现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市(Montreal)。 她被法文周刊· 时报(L’Actualite,2001) 誉为 "琵琶皇后" 和 "最伟大的琵琶演 奏家之一" 。 蒙城法语日报(La Presse,2002)认为 "刘芳无疑是琵琶 艺术在欧美最伟大的使者" 。
《草原英雄小姐妹》协奏曲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 • 它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相传这是春 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 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 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 《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唐智宾演奏
林 冲 夜 奔
李 玲 玲
《将军令》
• 《将军令》 乐曲表现古代将军升 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 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共分四段: 散板、慢板、快板和急板。
將 軍 令
许学东《草原随想曲》
(4)名家简介
• 项祖华 著名扬琴演奏家、作 曲家、音乐教育家,项祖华教授是 新中国第一代扬琴艺术家和第一位 扬琴硕士生导师,他精擅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扬琴,兼容并蓄,开拓创 新,突破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形 成自己“细致入微、跌宕多变、刚 柔并济、韵味隽永”的艺术风格。 他的扬琴演奏、创作及论著,是最 早在全国音乐比赛的获奖者。
李廷松

扬 琴 为 主 要 伴 奏 乐 器 。
江 南 丝 竹 , 广 东 音 乐 等 ) 都 以
人 台 等 ) , 民 间 器 乐 合 奏 ( 如
曲 ( 如 泸 剧 , 苏 剧 , 吕 剧 , 二
北 京 琴 书 , 广 西 文 场 等 ) , 戏
艺 ( 如 四 川 扬 琴 , 山 东 琴 书 ,
•管平湖
•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运指 稳重刚健,刹有神韵,风格 苍劲古朴,刚柔相济,先生虽逝,但有录音资料所存,大 部分为五十年代或更早期灌制,限於当时的条件,其音响 效果显然不能与现在的录音相 比。但正因如此,更使得这些流传
于世的罕有录音弥足珍贵。 聆听管先生琴 曲,正如李白云:为我一挥手,如听万 壑松;遥想先生 当年风姿,令人神往。
(3)扬琴作品欣赏
• 《林冲夜奔》 是由我国著 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音 乐教育家项祖华教授于1984 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力作,作 品一问世即获得广泛好评, • 《林冲夜奔》取材于我国家 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水 浒传》,作者以《新水令》、 《雁儿落》等昆曲音乐曲牌 库依托,用一种更深层次的 思维方式来表现民族气韵, 把扬琴这件外来乐器的民族 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演奏技法
• 扬琴的基本竹法是两手轮流交替.传 统竹法有“左竹法”和“右竹法” 两种。五十年代未王沂甫先生总结 出弹、轮、颤、滑、点、拔、揉、 勾”扬琴八法。随着扬琴的发展, 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 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归纳起 来,大致可分为七类:单音技术、 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两 声部配臵和色彩技巧。
管 平 湖
(1897 — 1967)

2 古筝
古筝 又名“秦筝”,是 因为它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秦 国(今陕西地区);称为古筝, 就像七弦琴被称为古琴一样, 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筝传到 高丽、日本和越南以后,又演 变成高丽的伽椰琴、日本的筝 道和越南的十六弦琴,在音乐 上各具特色。
(1)外形
• 长方形木质音箱上,以弦孔与 弦轴张弦。弦架于可以自由移 动的“筝柱”(即“马”)上,一弦 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战台风》
《渔舟唱晚》
• 《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 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 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 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舟唱晚》 罗小慈演奏
(4)名家简介
• 罗小慈,女,出生于1974年。 上海民族乐团独奏演员,上海 音乐家 协会会员,上海音 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 理事。罗小慈的演奏委婉华丽、 刚柔并济、挥洒自如,其音乐 表现细腻传神,显示出上乘的 功力。鉴于她的艺术成就, 2002年, 罗小慈被评为 “第四届上 海文化新 人”。 还被评为上海传媒十 大青年才俊。
琴 等 。
柳 琴 , 月 琴 , 三 弦 等 。

是 抱 弹 的 , 如 琵 琶 ,

是 古 琴 , 古 筝 等 。 平 置 弹 奏 的 , 如
分 类
一 平臵弹奏的
• 1 古琴
原名“琴”或“七弦琴”。 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 “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 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 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
刘芳
李廷松
李廷松 祖籍江苏苏州。1906年12月18日 生于上海,1976年8月11日卒于北京。他的 琵琶演奏以武曲见长,风格古朴深厚,刚劲挺 拔,乐曲处理深入浅出,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自50年代起,他所演奏的《霸王卸甲》、 《十面埋伏》、《夕阳箫鼓》、《青莲乐 府》等传统古曲,经他与曹安和整理,由 人民音乐
李祥霆,满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 教授,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1957年起师 从查阜西学古琴,1958年考入中央 音乐学院,从吴景略学 古琴。1989年到英国剑 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 研究并在伦敦大学亚非 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 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 1994年10月到中央音 乐学院继续任教。
(3)琵琶作品欣赏
•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 又名《淮阴平楚》。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 《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 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 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 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
林 玲
二 抱弹乐器
• 琵琶 被称为“民乐之 王”,“弹拨乐器之王”, “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 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 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 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 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 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 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 手五 指弹奏。是可独 奏、伴奏、合奏
(3)古筝作品欣赏
•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 古筝曲《战台风》,《战台 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 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 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 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 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 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 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 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 的表现能力。
(1)外形
•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 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 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 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 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 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 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 有足。
(2)演奏技法
•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 净浑厚,风格古朴。演奏方法非常丰富。 不下50余种。有3类:音质有散音(即空弦) 泛音,按音;右手弹奏技法有擘,托,抹, 挑,勾,剔,打,摘,轮等,可同时奏两 音;左手按弦技法有吟,揉,绰(音前上 滑音),注(音前下滑音),上(音前上 滑),下(音后下滑),进复(上滑后退 回原位),退复(与进复相反)等。各种 技法的结合,使古琴发出多样的音色和具 有丰富的润饰旋律的可能性。
(1)外形
•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 • 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 • 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 分。
(2)演奏技法
• 南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 击钟磬之风味。 • 弹奏技巧主要有弹、挑、摙指(快速弹 挑)、点指、挞指、去倒、半跳、按音、 甲指(相当于竖抱琵琶的“扣”)、快 落指和慢落指等。
《十面埋伏》 刘芳演奏
《草原英雄小姐妹》
• 1973年,刘德海、王燕樵、吴祖强创作了一 首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以蒙古族 孩子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 事迹为依据写成”的。这是作者在总谱的扉页上 写的说明。在这之前,有一部同名动画片在全国 放映,已经引起了巨大反响,琵琶协奏曲的主旋 律就是取自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 乐曲首演于1976年,后曾于1978年和1 979年两次在美国公演,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 赞赏,这部琵琶协奏曲可谓是中西交化交融的作 品之一,这首曲子被翻译为英文“Little sisters of grassla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