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消灭柑桔黄龙病病株,控制柑桔黄龙病的蔓延为害,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特制定XXXX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如下:一、我市柑桔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柑桔是我市较大宗的果树品种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到2011年为止,全市柑桔总面积达到18.97万亩,年产量14.68万吨,产值3.59亿元。

随着我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黄龙病也在我市发生为害,从2006-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情况来看,我市柑桔黄龙病发生涉及8个县(区)31个乡镇,柑桔黄龙病发生较严重的有XX、XX等县(区)。

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力度,但由于我市部分县(区)对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危害性和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控措施力度不够,我市柑桔黄龙病呈发展蔓延之势。

柑桔黄龙病号称柑桔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呈蔓延为害,将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综合治理柑桔黄龙病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

以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为出发点,以做深做细宣传发动工作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觉”,贯彻“防控结合,以防为主”,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目标任务㈠总体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广泛宣传,培训农民,群防群治;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并举,有效治理柑桔种苗市场,规范苗木生产和经营秩序;实施柑桔黄龙病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及时挖除病株;推广种植无病健康种苗;严格防控柑桔木虱;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最低最快地压低发病率;到2013年底,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基本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和蔓延为害。

㈡年度目标。

⒈2012年:继续开展全市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彻底查清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生分布范围;同时,对现有发生区实施封锁控制措施;对柑桔黄龙病零发生的县(区)和已根除的点状零星疫点进行监测,防止柑桔黄龙病复发蔓延,把全市柑桔黄龙病病株率控制在1%以内。

⒉2013年:继续实施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边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以内,完全控制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为害。

四、实施年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五、工作进度按排㈠2012年上半年:对新老果树、柑桔苗木繁育场所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建立黄龙病普查档案;在普查的同时按照《XXXX市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及时清除柑桔黄龙病病株。

㈡2012年下半年: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进行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和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示范点的建设。

㈢2013年:继续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柑桔黄龙病的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建立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点,并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连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

六、主要工作内容㈠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工作,彻底挖除病株。

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工作。

2012年,全市各县(区)要重新对新老果园、柑桔苗木繁育场所一次全面普查,并建立黄龙病普查档案,以后每年冬天都进行一次普查。

普查工作要求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同时做好田间记录档案,对普查出来的病树、病园,责任人按发生情况区别对待进行处理。

对发病轻的果园,对发病病树要及时挖除烧毁。

对失管果园和发病严重已失去经济生产能力的果园,则全园砍伐,进行更新改造。

对经多次宣传,说服教育仍不愿挖除病树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挖除。

㈡加强柑桔种苗市场管理。

柑桔苗木的无序生产和经营,是导致柑桔黄龙病蔓延为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加强柑桔苗木执法和市场管理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种苗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和规范柑桔苗木的生产、调运、经营等活动。

每年由农业局的执法大队和种子站牵头,工商、公安、植检、水果等部门配合,组成联合机构,定期对全市柑桔苗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㈢建设市级柑桔无病毒苗繁育体系,培育无病毒健康种苗。

抓好我市柑桔无病苗繁育体系的建设。

在XX县建设具有防虫设施的市级无病苗圃1个,年出圃优质无病健康苗木100万株以上,满足我市柑桔新种的需求。

对优良变异选育出来的品种及外来引进新品种的苗木、接穗、种子执行严格的脱毒措施。

㈣坚持做好柑桔黄龙病疫情综合治理的定期汇报工作。

为了及时掌握各县(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进度,总结经验,推广好做法,整体推进全市黄龙病防治工作,要坚持实行黄龙病综合治理定期汇报制度。

各县(区)要实行专人负责,领导把关,按时做好疫情综合治理汇报工作,以汇报促进工作的开展。

各县(区)要每二个月向市植保站及市水果办汇报一次,即分别于1月上旬、3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将汇报材料报送市植保站和市水果办。

㈤加强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群防群治。

农民掌握黄龙病防控技术的程度及思想认识程度高低是全市综合治理黄龙病成败的关键。

因此,各县(区)要把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抓紧抓好。

各级农业、水果、植保、种子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技术资料,出黑板报,张贴技术标语,播放技术光盘,开展技术咨询,果园实地指导等形式,向广大果农传授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识别技术、黄龙病发生规律、黄龙病传播途径、柑桔木虱生活规律及扑杀技术、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不断提高果农柑桔黄龙病的防控整体技术水平,引导广大果农参与到黄龙病的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到2013年底,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的普及率达到100%以上。

㈥加强肥水管理,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

大力推广矮密早丰抗病栽培技术。

一是根据市场和我市的气候特点,选择优质优势品种和优良砧穗组合;二是根据品种特性选择园地,认真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求;三是增施有机肥,深翻或扩坑改土,培养良好的根系,幼龄果园间套种绿肥压青改土;四是采用土壤和叶片营养测定,配方施肥;五是搞好果园排灌设施,根据柑桔生长需求及时排灌;六是合理整形修剪,培养丰产优质树形;七是促花保果,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激素含量超标;八是合理疏留果,避免树势早衰。

㈦高标准建设示范点。

防治柑桔黄龙病,必须以示范引导的办法。

各县(区)都要把建设高标准示范点,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示范内容包括发病严重老果园全部挖除后重新种植示范点、老果园改造的示范点、新植果园示范点、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强化果树营养的示范点等。

建设示范点工作要分级负责,全市共建设示范点13个,其中,市级示范点1个,每个县(区)各建设示范点1个。

㈧定期组织统一行动,及时扑杀柑桔木虱。

在做好柑桔木虱发生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各县(区)植保站、水果办(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要定期下到村屯、果园,组织果农统一时间、统一农药、统一行动,及时扑杀柑桔木虱,阻断柑桔黄龙病的传播途径,防止其蔓延为害。

—是要把握防治时期,木虱主要为害柑桔的新芽、嫩梢上,在每年春、夏、秋柑桔新梢萌发期及时用药防治。

二是要巧用防治方法,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

抹除零星夏秋梢,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结合防治潜叶蛾用吡虫啉、杀虫双、康福多等杀虫剂全园喷洒2次。

在冬季,柑桔木虱都喜欢飞到果园附近的芸香科植物(九里香、黄皮等)上越冬,因此,结合冬季清园,兼防其他害虫,用机油乳剂200倍液加73%克螨特1500倍进行全园喷洒1-2次,喷药时,要连同果园周围的芸香科植物一起喷洒(最好清除果园周围的芸香科植物)。

七、保障措施㈠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对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

市级成立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规划,并督促检查各县(区)的治理进程和成效。

市级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由市分管农业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工商、质检、供销、扶贫、公安、植保、种子、水果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各县(区)也成立由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组成的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层层完善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协调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实施。

㈡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综合治理效果。

为确保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展开,由市级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的统一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市、县两级植保部门负责对全市柑桔的种苗进行检疫执法,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对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并负责柑桔黄龙病的调查,同时,各县(区)要成立由工商、质检、供销、扶贫、公安、植保、种子、水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大队负责柑桔黄龙病病树的清除工作;水果部门负责柑桔品种的合理规划布局,柑桔栽培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农业执法部门会同工商部门负责清理整顿柑桔苗木市场秩序,确保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互不拖节。

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为改变各级领导、业务干部和广大果农对柑桔黄龙病的错误认识,各县(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把柑桔黄龙病的症状特征和危害后一枝发病全株感病,年初发病年尾失收的严重性和通过苗木、柑桔木虱传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等,通过写标语、出板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全面提高全市各级领导、业务干部和广大果农防黄治黄的意识,使全民都参与到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来。

㈣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实施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受益于全社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要求各县(区)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加快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度,确保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苗木补贴、示范园建设资金补助、宣传和技术培训、病株的普查和清除等工作经费。

㈤强化行政手段,加快黄龙病综合治理进度。

由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签定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责任状,将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年终对各县(区)责任制度考核评分,并另立奖项,每年12月对各县(区)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行验收评比,对完成任务和达标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扣除相应考评分,限期整改和完成任务,并予以通报批评。

对在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㈥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激励机制。

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的实施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考核和验收制度,确保实施进度和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