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2-2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以边际贡献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成 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减去变动 成本后的余额即为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再减去固 定成本即为企业的营业利润。
计算公式是: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总额—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财务费用
(二)对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1、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1)刺激企业加速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按照完全成本计算法,产量愈大,则单位固定成本 就愈低,从而整个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降低,超额 利润也愈大。 (2)有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由于完全成本计算 法得到公认会计原则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企业必须 以完全成本计算为基础编制对外报表。
文章追溯了1934年哈里斯在杜威———阿尔末化 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所发现 的问题。
当时该公司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引 起了哈里斯的注意,矛盾从何而来?
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 依据此资料,哈里斯对比新旧两种方法对营业净 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直接成本法的优点。自 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直接成本法的概念 才得以迅速传播。
2、完全成本法的缺点
(1)确定的分期损益难于适应企业内部管理 的需要。 (2)固定成本分配具有主观随意性。 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 了主要的变化,“适时生产系统”(JIT)的 采用,力求产品实现“零存货”,自然就消除 了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变动与销量变动的脱节。
【例】已知山东省临沂市鑫鑫机械制造股份有 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 为1 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 000件, 1 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 各年总额均为50 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 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 000元, 假定不考虑税金。要求:
第一年营业利润=(200-90)×1000-20000-50000 =40000(元) 第一年营业利润=(200-90)×1000-20000-50000 =40000(元) 第一年营业利润=(200-90)×1000-20000-50000 =40000(元)
三年的营业利润都一样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传统观点认为 ,不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 本。
(2)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本身在划分上的局 限性。而且,成本分解不够精确。
(3)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 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 决策。
(4)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 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 所得税和股利。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产量=销量,两种方法相同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 产量<销量,变动成本法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 因为,完全成本法中,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 性制造费用
◆(四)利润表的格式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为职能式利润表(报告 式利润表),即按照收入、营业利润、毛利( 总利润、税前利润)、利润(净利润、税后利 润)的计算顺序呈报。
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按该法提供 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能刺激 增产的积极性。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
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有助于 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 考核等职能,促进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 而带来的损失。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利润 额应该直接与销售量的多少挂钩。
管理会计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主讲人 刘德道
临沂大学会计系
上次课: 第一节 成本及其分类 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本次课: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
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二、变动成本法的起源 三、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五、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六、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的结合
0
直接材料 24 000
24000
本期投产完工量(件) 4000 直接人工 12 000
12000
本期销售量(件)
3000 制造费用 4 000 10000 14000
期末存货量(件)
1000 销售费用 600
1000
1600
销售单价(万元/件)
20
管理费用 300
财务费用 0
2500 600
2800 600
销售及管理费用每年60000元(全部为固定 成本),没有财务费用。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 算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计算表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合计
单位产品成本
总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及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单位:元
完全成本法 5 6 4 5 9 20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
期初存货成本
减: 营业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营业毛利
销售费用
减: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
(五)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
20×16000 —
60000 —
60000
变动成本法 5 6 4 — 4 15
15×16000 16000×5=80000
60000 —
140000
已知:乙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投产后
第2年有关的产销业务量、销售单价与成本 资料如下表所示 (万元)
存货单价
成本项目 变动性 固定性 合计
期初存货量(件)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1000=20(元) 营业利润=(200-90-20) ×1000-50000=40000 (元)
第二年,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1200=16.67(元) 营业利润=(200-90-16.67) ×100050000=43330(元) 第三年,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800=25(元) 营业利润=(200-90-25) ×1000-50000=35000 (元)
五、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一)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 策。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 (2)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固定性制造费 用因为与产销量无关,应全部由当期收中扣除。 (3)变动成本法便于进行各部门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评 价。 (4)变动成本法能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 盲目生产。 (5)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的计算工作。 (6)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销售预测。 (7)企业采取以销定产,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
1 600
-
2 800
-
600
-
15 000
-
完全成本法
总额 单位额
24 000
6
12 000
3
-
-
14 000
3.5
50 000
12.5
-
-
1 600
-
2 800
-
600
-
5 000
-
(二)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
在完全成本法下,全部生产成本需要在本期已销售产 品和期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期末存货的计价包含了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配的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 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 不能用来编制对外反映的财务会计报表。
它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包括经营决策、 资本决策、目标控制和经营业绩的责权利 分析考核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一)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 (二)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 (三)损益计算方法和结果不同 (四)利润表的格式不同
(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 各年营业利润;
(2)根据(1)的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 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 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制造 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销售、管理、财务 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要求: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产 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 (产量4000件)
制造费用
合计
固定性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期间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合计
变动成本法
总额 单位额
24 000
6
12 000
3
4 000
1
-
-
40 000
10
10 000
-
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一)完全成本法(Full Costing) 的概念
全部成本计算法,又称完全成本法、吸收 成本计算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或传统 成本计算法,是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将产 品的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制造费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成本计算 法。
财务会计的损益核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期末存货是以变动成本计价的, 不包含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 的期末存货计价,其相差数额就是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