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道路勘测设计选线
(三)地形按其形态、自然高差、倾斜度及平 整度主要分为:平原地形、微丘地形、重丘地形 和山岭地形,下面分述之。
1.平原、微丘地形 (The landform of plain & light hillock)
(1)平原地形(是指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 地面自然坡度在3°以内)选线不受限制。
(2)微丘地形(是指地面起伏不大、地面自然 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的丘陵) 选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4 、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保 护其原有的自然状态,新修建的人工构造物应与周 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保护好重要的历史文物 遗址。
5、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 地调查研究,弄清它们对道路的影响。尤其对严重 不良地质地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 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 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 择合理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 施。
6 、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研究因 修建道路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如:
(1)路线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规划、农业耕作区、 水利排灌系统等的影响;
(4)噪音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以及汽车尾气对大 气、水源、环境等造成的污染等。
choosing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选线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 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在公路网中能否起到应 有的作用。选线要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 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 的手段,对路线的各个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路线方 案。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点与终点之间路线 的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在小比例尺(1: 25000~1:100000)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 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 进行初步评选,确定几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 然后进行现场勘查,并通过进一步细致地比选,最 终得出一个最佳方案来。当地形复杂或地区范围很 大时,可以通过航空视察,或用遥感与航摄资料进 行选线。
水文情况反映了地表水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地 下含水层的厚度、埋深和涌水量等。水文情况决定 了排水结构物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路基滑塌的可 能性。
地质情况决定了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 筑路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路基附近岩土的稳 定性,确定有无滑塌、碎落的可能。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的迳流、水土流失程 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路线带选择 (The choosing of the route zone)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 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 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路线布局 一般应该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 进行。只有在地形简单,方案明确的路段,才Fra bibliotek以 现场直接选定。
三、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The step and method of the line
choosing
一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确定以后,它们之间有 很多走法。选线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众多的方案中选 出一条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来。选 线按工作内容一般分三步骤,即:
1.路线方案选择 (The choosing of the route project)
7、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较 宽,可根据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合理采 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上述选线原则,对于各级道路都是适用的。但 在具体掌握这些原则上,对于不同等级的道路应有 所不同。如高等级公路的定线方向不要偏离总方向 太远,需要与沿线城镇连接时,宜用支线连接。而 对于等级较低的地方道路,主要为地方交通服务, 多联系一些城镇是无可非议的。
(2)山岭地形(是指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 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的山脊、陡峻山坡、悬崖、 峭壁、峡谷、深沟等),路线的平、纵、横地面大 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 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 其路线的平、纵、横断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气候条件是指大气降雨量、地下水位高度、路 基的泥泞状况与泥泞期、冬季积雪厚度和冰冻延续 期等。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难易与 期限。
所有上述自然情况,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并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道路选线时要细致 调查、实地考查、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并注意到今 后自然条件的可能变化及其对道路建成后的影响, 确保道路与桥涵的坚固与稳定,以保证交通运输的 畅通无阻。
二、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the road line
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 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效益好,并有 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和投资增加不大时,应 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 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小,而片面地追求高指 标。
3 、 选线应注意同农业基本建设相结合,做到 少占农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 过经济园林(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3)河湾顺适(是指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 台地、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 在20°以下的河谷地形),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 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重丘、山岭地形
(The landform of light hillock & mountain)
(1)重丘地形(是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 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 上),路线的平、纵断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 upon the road route
(一)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二)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其中地形是最主要 的影响因素,它决定了选线的条件,并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道路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