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钢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箱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安全生产六大纪律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

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装架下方严禁站人或通过。

二、进入施工现场须知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扣好帽带。

2.进入现场衣着整齐,不得赤膊裸背,不得穿背心、短袖上衣、短裤、拖鞋。

3.电工、场内车辆司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等特殊工种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携带相应证件复印件。

4.电工等电气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普工必须佩戴劳动防护手套、穿防滑鞋。

5.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防护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三、危险源现场施工危险源夜间作业区域照明不足;六级风以上吊装作业;施工操作期间或在危险环境中打电话或玩手机;体检不合格者参加作业;高处坠物;作业危险区未设围拦及警示标志。

施工用电危险源私接乱拉,施工用电管理混乱;使用非安全灯具或使用老式碘钨灯照明;未使用防爆、防火花的开关;电器设备接电前未先断开开关;无证操作或非电工人员进行电工作业;发动机排气管靠近有可燃物;配电盘仪表失灵;油料可燃物混放发电机旁;发电机无散热装置;户外发电机无防雨装置;绝缘防护用品老化;操作不当或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配电箱不合格;配电箱安装不牢固;配电箱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外壳接地不可靠或保护接地线不规范;配电箱未设置警告牌;配电箱进出线未加PVC保护管;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失效或保护用空气开关及熔件不配套、线路烧坏;箱内负荷开关无标牌;插座未标明电压;进行带电维修作业。

四、钢结构安全施工要求:4.1起重吊装“十不吊”规定:1.起重臂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时不准吊。

2.起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3.钢筋、型钢、管材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靠,多点起吊。

单头“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准吊。

4.多孔板、积灰斗、手推翻斗车不用四点吊或大模板外挂板不用卸甲不准吊。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准双拼吊。

5.木砖、预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稳妥,叠放不齐不准吊。

6.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7.粘连、附着的物件不准吊。

8.多机作业,应保证所吊重物距离不小于3m,在同一轨道上多机作业,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9.六级以上强风区不准吊。

10.斜拉重物或超过机械允许荷载不准吊。

4.2气割、电焊“十不烧”规定: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准进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

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4.3施工过程中的急救常识1、触电急救常识(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迅速拉电闸断电或用木条、木板等不导电的材料,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部位分离开,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2)脱离电源后迅速检查病人,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3)用呼吸中枢兴奋药,用手掐入中和十宜穴。

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4)雷击时,如果作业人员孤立的处于空旷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应立即双腿下蹲,向前曲身,双手抱膝自行救护。

2、摔伤急救常识当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措位造成成的二次伤害。

3、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鼻)呼吸法](1)病人仰卧,松解衣领,清除病人口鼻中分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2)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鼻孔以免漏气,救护者深呼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吹气,对成人吹气每分钟16-18次、对小孩每分种20次;(3)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

注:一个人如果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停止后24分钟内便会死亡。

4、胸处心脏按摩方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

抢救者站在或跪在病人侧面(左侧或右侧均可),两手相迭,将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方、剑突之上,借自己身体的重量,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

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自行复位。

以每分种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

5、外伤止血法(1)包扎止血小创口出血,可用冷开水冲洗,可用干净毛巾或其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

(2)指压止血法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

手指压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运来源。

(3)止血带法止血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为运送方便起见,应上止血带。

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上止血带后,每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放松3-5分钟后再扎上,放松止血带可暂用手指压迫止血。

6、食物中毒的急救常识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亚硝酸纳是搅拌混凝土的添加剂,其形状很象食用的大粒盐,俗称“工业用盐”,它是一种有毒物质,千万不要当食盐使用。

7、中署急救方法(1)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解开衣扣,平卧休息;(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温。

喝一些淡盐或清凉饮料。

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昏迷者用手掐入人中或立即送医院。

8、煤气中毒急救常识(1)立即找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2)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4)呼叫120急救服务;(5)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9、烧伤和烫伤的急救方法(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5)消毒敷料(或清洁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有利于预防休克;(8)迅速转送医院。

五、特种作业注意事项1、普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严禁穿拖鞋上岗。

高空作业时,物件堆放要稳妥,不准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

铺设架空通道板,严禁铺脱(空)头板。

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雷装置。

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各种机电设备,机电检修严禁带电修理,除电工外,任何人不得私自拆修或乱接乱拉。

起重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下方不准站人。

禁火区域不准用明火。

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注意自身安全防护,加强他人防护意识,为争创安全无事故作贡献。

每天参加本组上岗前安全教育,在施工中应按本工程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强自身和相互保护意识,出现不安全状态时,必须即时向班长汇报,不准违章。

2、电工应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穿绝缘手套,酒后不准进行电气操作。

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电气设备、线路检修、安装时,不准带电操作。

在被检修的设备上,应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在临近带电部分遮栏上,应挂上“止步,高压危险”标志牌。

遇特殊情况须要带电作业时,必须划出禁区,采取严格绝缘措施,在有经验的电工监护下进行。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电气设备必须遵照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安装与架设。

各线路不得超过额定容量进行,不可使用超过规定容量保险丝、保险片。

维修电器设备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取下熔断丝,挂上警示牌,经验电确认无电才能作业。

通电试验外壳要接地,禁止他人靠近。

发生电气设备和触电事故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抢修。

要熟悉触电救护知识。

施工用电系统必须有保证灵敏可靠的两级及以上保护;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线路必须分开架设。

施工现场配电箱要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全,开关箱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箱内无杂物,开关箱、配电箱内严禁动力、照明混用。

每天参加本组上岗前安全教育,在施工中应按本工程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强自身和相互保护意识。

3、电焊工在推上电源闸刀时,应带防护手套,不得将另一只手按在焊机外壳上。

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氧气、乙炔钢瓶禁止曝晒、撞击,严禁存放在其他接近热源的地方,氧气、乙炔瓶存放温度不得超过39℃,存放时应分开隔离存放。

作业时,二种瓶必须保持5米的安全距离。

电石要做好防潮工作,切忌户外存放。

乙炔发生器距离明火焊接工作场地不得小于10米;与氧气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发生器附近严禁烟火。

乙炔钢瓶内应留有一定的余压(冬季49Kpa——98 Kpa,夏季196Kpa).乙炔发生器上的压力表应灵敏,防止回火装置应完好,高温明火作业间内禁止设置乙炔发生器。

气瓶上的截止阀,减压阀应完好,氧气瓶内压力降到196KP(2个大气压)以下,不得使用。

气焊操作中需要停止10—15分钟时,须将减压阀调整螺杆拧松,较长时间不工作应将阀门关闭,减压器取下。

使用气焊枪点火时,必须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顺序操作。

焊工高处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将焊接电线、皮管缠在身上攀登,立体作业时应设隔离板,以防火花溅落或切割余料掉下。

每天参加本组上岗前安全教育,在施工中应按本工程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强自身和相互保护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