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考核标准(一)操作要点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使用微量注射泵的目的
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2.注意事项
(1)正确设置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
(2)随时查看注射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
(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液体发生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3.使用微量注射泵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静脉回血与堵管
1.微量泵须高于注射部位,减少回血
2.发现静脉回血时,应根据药物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措施:
——对速度要求不严、回血量极少→快进
——多巴胺、硝普钠等→生理盐水抽吸后冲管
——回血较多→更换头皮针
3.中心静脉、PICC等不可直接推注,尤其是心脏较为敏感的药物,
禁忌直接推注与封管
4.停用血管活性药,应先回抽,切不可直接推注封管液
(2)药物外渗
1.穿刺部位选择:走向较直、易于固定、弹性较好的静脉,
对于循环衰竭患者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
2.查房时,如有外渗应重新注射,观察是否有条索状红肿,外渗局部
50%硫酸镁湿敷;
3.不可依赖机器的报警声
4.血管活性药物尽量采用中心静脉通路输注。
(3)静脉炎
1.穿刺部位选择:走向较直、易于固定、弹性较好的静脉,对于循环
衰竭患者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
2.静脉留置针3天一换,浓度较大、对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可留置
两个留置针,每4h一换部位。
(例如:胺碘酮)
(4)参数错误
1.加强工作的责任心,细心查房,及时发现参数是否更改;
2.加强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3.液体注明使用开始的日期、时间,并细心观察微量泵是否故障;
4.每班记录泵入速度、余量;
5.掌握微量泵的正确操作和速率的设置,熟悉药物的计量、性质、用途;
(5)管路管理
1.严格无菌操作
2.药物现配现用,及时更换
持续泵药者,每6~8h更换一次
4.同一肝素帽或三通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如升压药与降压药不可同
时输注
5.一条静脉通路上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外,如中途停用某一药物,应将
此药撤去,防止其他药物返流
4.微量注保养:
(1)使用后先用湿布擦拭表面,然后用酒精抹布擦拭,再用干抹布擦拭,放在干燥的柜子里备用
(2)首次使用内置电池应在关机状态连续充电15小时,长期不用者每三个月放电一次,防止电池自放电而报废
(3)微量泵内置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充放电检查,了解电池工作时间,并标注微量泵带电时间。
5.微量注射泵的药物计算公式:
(mg*1000/ml) ×(ml/60min)÷kg=ug/min/kg
ug= mg*1000 h=60min
例如:病人60Kg,泵入多巴胺180mg+NS至50ml,医嘱要求3ug/min/kg,计算输液速度
解答:(180mg*1000/50ml) ×(/60min)÷60kg= 3 ug/min/kg =3
(1)多巴胺、多巴酚酊胺、去甲肾上腺素、人脑利钠肽常精确到ug/min/kg
(2)硝酸甘油、硝普钠、胺碘酮、利多卡因常精确到ug/min,其中硝酸甘油、硝普钠为避光
(3)胰岛素、垂体后叶素常精确到U/h(单位/小时)
(4)速尿、奥美拉唑常精确到mg/h
计算以上药物泵入量时要注意公式内单位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