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园会契机下的唐山文化发展繁荣辨析

世园会契机下的唐山文化发展繁荣辨析

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 Vol.3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5──────────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立项课题(TSSKL2014-105)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杨春(1976-),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

-12-世园会契机下的唐山文化发展繁荣辨析杨 春(唐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世园会为唐山市搭建了一个促进唐山文化发展繁荣、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大好契机。

应“以世园会为体,以唐山文化为魂”,借展示园艺彰显唐山文化,提升唐山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惠及当代、泽被后人的唐山文化名片和文化精品。

关键词:世园会;地域文化;文化名人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3-0012-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04Promot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angshan by Taking theOpportunity of Tangshan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YANG Chun(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 Expo 2016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Tangshan to promote its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Expo is the body, culture is the soul”, Tangshan aims to strengthen the image outsi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inside. The Expo will manifest and promote Tangshan’s culture. Meanwhile, it will surely become the city’s cultural card to benefit the local people and the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 expo;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celebrities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将由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中国贸促会、中国花卉协会、河北省政府主办,由唐山市政府承办,这样一个“世界级”的盛会为唐山市搭建了一个促进唐山文化发展繁荣、产生国际影响的大好契机。

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不但要把世园会办好,给中国和世界创造一个精彩、精美的园艺盛会,更要它让成为一个促进唐山文化发展繁荣的有力平台。

办好这个盛会,既要有唐山特色,还要有世界眼光,也就是说以世界的眼光关注唐山,以唐山的眼光放眼世界,将世界文化、中国文化与唐山文化融为一体,使世园会的文化色彩含有世界的广泛性、中国的特殊性、唐山的地域性的多样化的特点,使之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尤其要把唐山文化的美点、亮点镶嵌在世园会的每一个环节中,以彰显唐山地域文化的特色,使世园会成为宣传唐山文化形象载体。

概括地讲,就是要“以世园会为体,以唐山文化为魂”,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借展示园艺彰显和提升唐山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惠及当代、泽被后人的唐山文化名片和精品。

一、植入唐山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文化特点这次世园会要以唐山文化为世园会的主线,突出地域色彩,将之贯穿于世园会的每一个节点,使之成为熠熠生辉的亮点、美点,并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凸显唐山文化的美质和魅力。

1. 文化元素——近代工业文化唐山的文化是多元的,其中文化主脉是近代工业文化。

唐山是近代工业的摇篮,因而有着与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丰富的近代工业文化。

唐山与南方的苏州、杭州、扬州等有着久远的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同在于:唐山的文化积存重在近代以降,而不是古代。

所以杨 春:世园会契机下的唐山文化发展繁荣辨析-13-我们要借世园会的举办来宣扬唐山近代工业文化。

(1)参观开滦的文化亮点开滦是中国近代工业文化的发源地,开滦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它不仅表现了开滦煤矿发展历史,还囊括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史、唐山城市发展史。

譬如其中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这是迄今存世最早、保存完整的中国股票。

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秘密修建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时从英国购进的铁轨,1901年后开平煤矿实行西方复式记账方式使用的羊皮蒙面大账本,这些都可以吸引世界的目光。

参观者还可以到井下探秘,看反映中国煤矿生产方式演变和矿工生产的场景,看以老唐山城市文化为主题的“老唐山风情小镇”和以生态治理为主题的“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1]。

(2)展示唐山交大的历史风貌唐山交通大学是唐山最值得向世界炫耀的业绩,也是唐山近代工业文化的一个杰出成果。

唐山交大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铁路、采矿、冶金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应尽快复建唐山交大旧址,以彰显辉煌的历史风貌。

建成唐山交大博物馆,展出其建校至今的历史图片,以及这个学校毕业的茅以升、竺可桢、杨杏佛、黄万里、林同炎、林同骅、周惠久、张维、严恺、肖纪美、钱崇澍、姚桐斌、陈能宽等人照片和事迹,拍摄介绍交大的历史的纪录片。

与会期间,正可以邀请唐山交大老校友或家属子女与会,交流感情,扩大影响。

(3)为开滦英雄模范树碑塑像开滦人还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出现了邓培、节振国、侯占友等享誉全国的工人领袖、民族英雄和劳动模范,在开滦公园等地为他们塑像,给唐山增添辉煌和壮美。

2. 文化元素——地震文化2016世园会的举办恰逢唐山大地震40周年,我们要利用此会大力宣扬唐山抗震精神和地震文化。

40年前,在惨绝人寰的大劫难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相濡以沫、栉风沐雨、奋勇拼搏,表现出了一种伟大的人文情怀和不屈的伟力,用血肉聚合、营造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这种精神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性格彰显和行为指向,不仅属于唐山,而且属于全人类;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也是人类精神的实践化[2]。

如今大地震虽已过去40年了,但唐山抗震精神却历久弥新,名扬世界。

近40年来,唐山人民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建起一个物质和精神全新的充满感恩和博爱的美好家园,也使得博爱精神和大爱之心得到了发扬光大,使得人类的美好天性得到了彰显和深化。

在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唐山人民与灾区人民感同身受、血脉相通、手足相连,纷纷伸出救援之手,投放关爱之心,对灾区人民从精神到物质上进行了大力地捐助和救援。

这是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集中展现,正是这种精神将唐山人的生存经验和人生哲学置放到了一个崭新的伟大人类精神的层面,将无私的大爱精神托举到人类生命意义的高度。

这次世园会恰恰是宣传这种精神最好时机,借此会对唐山抗震精神、唐山大地震文化进行深化和延展,在抗震精神和现代人性之间架起一座通达的桥梁,使其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类精神接轨,提升唐山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具体措施上,利用唐山抗震纪念碑、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地震博物馆、原唐山机车车辆厂和原唐山矿冶学院地震遗址,以及新建造的《唐山大地震》拍摄现场等这些实景、场境,一些具体实物和图片等来彰显唐山抗震精神, 给人以视觉和精神的震撼。

同时,充分利用唐山大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文化来宣传唐山抗震精神。

唐山大地震文化作为物质的显现和精神的载体,产生了多种文化形态,可以借机集中展现,以有利地彰显唐山地震文化和弘扬着唐山人民的英雄壮举。

如电影《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导演),广播剧《唐山孤儿的故事》(墨微编剧),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关仁山、王家惠编剧),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钱刚著)、《唐山,唐山!》(刘晓滨著)、《从唐山到汶川》(关仁山著),长篇小说《唐山绝恋》(关仁山、王家惠著)、长篇小说《劫难》(单学鹏著)、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记事》(祁淑英著)、中篇小说《余震》(张翎著)等,这些都是抗震精神的艺术呈现。

在世园会期间可集中播放电影、电视剧,适时邀请钱刚、冯小刚、徐帆、张翎、祁淑英等艺术家、作家与会。

同时再版反映唐山大地震文学代表性作品,或合集为《唐山大地震作品集》,利用场馆展出,并赠给与会的世界友人。

3. 文化元素——老呔文化老呔文化是独具地域特色、表现地域特点的唐山文化形态之一,有着熠熠生辉的历史,也有兴旺发达的今天。

尤其是“冀东三枝花”独具特色、影响广泛,深受各地群众欢迎和喜爱,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全国,为推动社会进步,继续发挥着其它文化现象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同时也为唐山文化的发展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在世园会期间,可以尽情展示老呔文化,如现场或剧场表演“冀东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和“三歌”(昌黎地秧歌、冀东民歌、唐海吹歌),或利用“冀东三枝花”茶馆演出,让乐亭大鼓清亮悠长的韵味,醉人的老呔影(皮影)绵长淳厚的唱腔,大口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14-落子(评剧)优美动听的格调回响在世园会中,使现场充满了老呔文化的美的韵律和动人的声响。

尤其是可以利用两年一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的机会来为世园会增光添彩,把此植入世园会,使世园会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盛会。

唐山市作为评剧故里,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

评剧历经百年发展,见证时代更迭,已经融入到了唐山的发展脉络中。

如今,它已不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整座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

评剧节作为一块独具特色的大型专业展会品牌,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味道越来越浓,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唐山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世园会期间,以南湖新落成的大剧院为第十届评剧节的主阵地,附之其它院馆进行评剧精品力作的演出、票友大赛的举办,力求使评剧节能逐步成为世园会的一个亮点,促进唐山文化的兴旺发达。

二、宣传唐山文化名人典故,吸引世界目光唐山是一个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的城市。

过去曾有“南无锡、北丰润”之说。

唐山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形态。

滦河流贯的灵气、渤海搏动的胸怀、燕山挺立的硬骨以及冀东平原焕发的生机,蕴育和培养了唐山人极具特质的优良品格和聪明才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