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爱的教育——特殊家庭的学生教育案例爱与责任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案例南辛店中心校:李爱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婚姻、家庭等社会意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好多的家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地震。

近年来所带的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是愈来愈多了。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最良好的教育要素。

反之,无一个完整的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或那的缺陷,我们称之为问题行为。

许多触目惊心的相关案例给家长、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现在我担任六班的班主任,以现班级中的几个典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举例说明:学生甲:父母离异,抚养权归父亲,父亲与继母再婚,继母带个姐姐,母亲与继父再婚,继父带个弟弟,母亲与继父又生个妹妹,妹妹未到1周岁。

尽管抚养权归父亲,可父亲无正式工作,平时寄宿学校宿舍,只有周六暂住姥姥家。

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连最起码的每月生活费都是个难题,两边要钱都凑不够,对孩子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曾在成长与反思本上质问他父母为什么要生他。

学生乙:父母之前都有各自的家庭,分别离婚后结合生下学生乙,母亲常年在北京打工,父亲在邯郸打工,现与父亲一起生活。

表面看这个孩子整天嘻嘻哈哈,可是脾气非常倔强暴躁,曾与两名任课老师发生冲突。

学生丙:父母离异,母亲不知去处,现与父亲居住,父亲当保安。

在学校曾犯过宿舍喝酒、上网泡吧这样的严重错误,家长来学校与我沟通的时候说:“孩子在家不太听话,结交了好多染着各种颜色头发的人,如果学校不管这个孩子的话,这孩子肯定得进监狱。

麻烦老师好好与孩子谈谈吧!”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举措:1.建立班级档案制度,积极规范管理。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在接新班开学当天,就让学生填写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专门的特殊学生的档案。

它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又能使工作有案可查,并为以后的工作总结出经验,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就能“对症下药”,成效巨大。

据我的经验,凡特殊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的,所以班主任要注意对情况的保密。

2. 架起爱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作为班主任应该“爱”字当头,尤其是对特殊家庭的孩子,我认为宿舍的同学告诉我,我知道后立刻去药店给他买了烫伤膏,并跑到他们宿舍亲自帮他涂到脚上,然后给他家长打电话把他接回家养伤,我当时还不知道他家庭的特殊,但是这个举动好像奠定了我和他沟通的基础,后来在他的成长与反思本上得知了他家庭的特殊性,而且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难解决,我积极地为他申请贫困生补助,作为一名男生他没好意思当面说感谢,而是在成长与反思本上写到“李老师,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我回复“老师不用你报答,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的报答,以后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跟老师说”。

学生乙与学生丙的家庭条件也比较差,我也积极为他们申请了贫困生补助。

因为我与他们建立了感情基础,他们能听得进去我的教诲,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才显得很顺畅。

3. 建立沟通制度,积极尝试心理咨询。

谈话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

面谈、成长与反思谈、QQ谈、Email谈等形式多样,均可视情况而定。

针对特殊学生具体的表现,分别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耐心细致谈话,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及时批评,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危害,促使他们提高认识,并且对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

当然谈话内容是否切中要害,谈话时机是否最佳,这是谈话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也可借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当然除了与学生的沟通,也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建立心理疏导制度,积极进行行为训练。

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他们的行为动机往往很单纯。

守法但不遵纪,他们不至于违法犯罪,但小问题不断,违反校纪班规是家常便饭,且有屡教不改的特点;道德认识不能支配道德行为,自制力差。

他们大多对事物有正确的评价,但不能以此来要求自己;既自卑又自尊。

常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他人的评价而产生自卑感,但很难容忍别人看不起自己,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班主任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心理障碍问题消融或合理宣泄、转移,最终达到健康发展,5.建立信任激励机制,积极倡导自我教育。

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不安全感。

除此之外,还可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尝试让特殊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比如学生甲很有责任感,有组织能力再加上很有学生缘,学生乙在体育和音乐方面很有优势,所以这两名同学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

对其中表现出色的特殊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愿我们的信任能给中学阶段的他们添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更好地走过迷茫,走向成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心中有爱是关键,然后明确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特殊家庭子女就会拥有属于他们美好的未来。

对一个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对一个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禹越中学卢丽群一、个案基本情况该生名叫许红霞,今年14岁,她是初一班的一名女生,亲生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病逝,父亲死后不久母亲就嫁给了现在的继父,母亲和继父长期在外务工,一直随奶奶和姐姐生活。

二、主要问题剖析该生在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家不尊重奶奶和姐姐,很挑食,也不会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学后总是很晚才回家,经常要求晚上到同学家住宿。

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恒心,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第十名。

在性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沉默寡言、孤僻怯懦、敏感多疑、任性、冷漠、自卑。

下面透过种种问题剖析一下原因。

该生的亲生父亲在她5岁的时候就病逝了,使这个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母亲的文化程度很低,母亲不是本地人,生父死后不久就嫁给了现在的继父,母亲的再婚使她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

继父对她采取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放任自流,不过问:孩子不是亲生的,继父对她的成长没有长远的打算,也没什么期望,更是怕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管多啦,别人和孩子说自己是“狠心”后爹,而任其自然发展,即使管也是对孩子评价低而要求过高,如果是亲生父亲,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会非常开心。

但继父却常常用一种“超前”于孩子实际年龄的眼光来看待她,有时她虽然已做得相当不错,却并不一定能达到他的要求。

孩子长期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很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更由于母亲和继父长期在外打工都不回家,该生只能交给七十多岁的奶奶代为扶养,从而使得孩子和父母间的亲情链十分脆弱。

再加上祖孙之间难以逾越的代沟,使该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家中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因此该生变得沉默寡言、孤僻怯懦,所以常常会要求晚上到同学家住宿。

继父与她缺乏情感交流:继父一般很少像亲生父亲一样亲吻、搂抱孩子,而肌肤之亲是孩子体验父母爱和关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物质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充分的情感交流,如果这一点不能满足,孩子幼小的心灵会缺乏安全感,会变得胆小多疑、无助。

又因为继父和母亲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变得任性与孤僻,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孩子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孩子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沉默寡言、孤僻怯懦、敏感多疑、自卑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还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

三、辅导策略和实施(一)、我与她的家人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告之孩子在校的近况。

并且向继父和母亲委婉提出三条建议:1、要有自信心,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准备打持久战,要树立一定能把她教育好的信心。

一个人的缺点往往会出现反复的,这个问题上没犯,在另一个问题上又犯了,这种反反复复的出现,就要反反复复地教育下去,最终她会进步,成为一个好孩子的。

2、要有责任心。

不管大小问题只要对她有害的就禁止,对她本人各方面有益的地方就让她去做。

主要目的是对这株弱苗扶植成长。

3、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孩子身上有这种或那种缺点,孩子因此对自己也不抱有信心,经常自抱自弃,有很深的自卑感,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孩子树立自信心。

4、调动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在生活上关心,全方位促进孩子的成长。

对于她这样的孩子,不但需要在功课上努力教育,家长更要积极配合学校,在心理方面对这些孩子倾注更多的爱心,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并从各方面调动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注意孩子性格的培养,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从心理学书上得知:家庭变故,一般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孩子会变得敏感,心眼多,不轻易说心里话,但家庭发生变故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却渴望向人倾诉,被人理解,只是由于种种担忧、自卑而本能地自我封闭。

我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耐心的开导和细微的关怀。

首先作为她的成长导师,我经常主动找她聊天、谈心,我还经常给她带点好吃的悄悄拿给她,并几次邀请她到我家做客,我主要是想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身体上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她,使她信任我,感受到我对她的关爱,以弥补她在家庭中的种种心理缺憾。

我还通过多次家访,了解到她在家里经常和奶奶顶嘴,与姐姐也是经常闹矛盾,在家里很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挑食的坏习惯,还经常晚上要求到同学家住宿,在家不爱说话。

我通过了解她在家可以用姐姐的手机上网和发短信,于是我通过QQ、手机发短信、找她谈心等多种方式教育她。

有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有些话她不敢当面和我说,但在网络上和手机上,她毫无顾虑的说出自己的相法和看法,通过QQ交流和手机短信更能增进师生的感情。

有一次了解到她的苦恼是与父母聚少离多,我就经常要她利用学校的校讯通给父母打电话,但发现她很少主动会去打,于是我每次帮她拨通父母的电话,通过电话沟通交流来增进她与父母的感情,对她的学习,我则采取帮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借给她一些有关如何学习的书籍让她阅读,从中学习别人的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还对她多鼓励,多表扬,使她对学习产生乐趣。

一天她跑来告诉我说她上英语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于是我和她一起找原因,有一天她还买了一袋零食,跑到我身旁来喂给我吃,惊讶的是一个周六的上午,她单独一人找到我家来,并告诉我她的烦恼,和她从小的梦想,我留她到我家吃了中饭,发现她吃饭太少,还很挑食,不爱吃荤菜,家里人也向我反映过她平时在家很挑食,于是我教育她不要挑食,因为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缺少营养要影响身体发育的,她告诉我她实在没食欲,平时见她的脸色又黑有瘦的,我担心她是身体上出了问题,于是我打电话告诉了她的家人并要求他们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她的家人也答应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