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城市园林专业必修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花卉学》、《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综合、提升和应用环节,也是“课堂”和“职业岗位”对接的衔接环节,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核心主干作用。

本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园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以高职生源智能特点作为课程内容序化(教学流程)的依据,以“工学结合”“项目化管理”作为主要方式和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栽培基础理论和栽培技术,同时注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原则:(1)依据园林植物栽培从“市场调研—制定计划—栽培基质处理—繁殖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体系;(2)以教学生“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等过程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以学生回答“是什么?”等陈述性的知识为辅;(3)以企业年度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课程教学流程;(4)引导、督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综合应用土壤与营养、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和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制定年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园林植物栽培基质的选择和理化分析、常见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获取信息、语言表达等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毕业后在园林、园艺行业能胜任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销售等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标准(一)、栽培技能栽培技能包括园林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制定、栽培基质处理、种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16个项目,栽培基本技能部分在在学校温室完成此内容的实训和学习。

项目1.园林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制定项目内容:园林市场调研的目的与意义;生产计划的制定依据;生产计划制定的注意事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内容标准:(1)能够说出5个园林企业或市场,以及它们的主营;(2)园林植物市场调研报告;(3)生产的学期计划。

项目2.园林植物栽培基质处理技术训练内容:栽培基质的消毒方式;栽培基质的种类;栽培基质的特点和功能;栽培基质的构成。

内容标准:(1)能说出常见的园林植物栽培基质种类;(2)能说出栽培基质的特点和功能;(3)能掌握不同用途的栽培基质构成及比例;(4)能说出为什么要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哪些;(5)能说出园林植物的栽培基质包括哪些成分,播种基质和植物生长基质的差别及理由;(6)掌握栽培基质常用方法。

项目3. 栽培基质的pH和EC测定训练内容:栽培基质的的pH值测定与调节和EC测定。

内容标准:(1)能说出土壤pH值的含义;(2)能熟练使用pH试纸和pH剂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3)酸性土壤用草木灰或熟石灰调节,碱性土用硫酸亚铁调节;(4)并说出适合于酸性基质的园林植物5种、碱性基质的园林植物5种;(5)能说出土壤Ec值的含义和Ec高与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6)能熟练使用电导率仪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项目4.常见园林植物播种与种苗管理训练内容:有性繁殖的定义;一二年草花播种的类型和依据;一二年生草花播种的技巧;木本植物播种技术和方法。

内容标准:(1)能说出一二年生草花20种;(2)植物有性繁殖的定义;(3)能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4)能熟练掌握一二年花卉的播种技术;(5)能说出木本花卉10种;(6)种庙的移苗和管理。

项目5.常见园林植物生根剂的配制训练内容:生根剂主要成分、作用和配制技巧内容标准:(1)生根剂的主要成分;(2)生根剂中每种成分的主要作用;(3)生根剂配制过程中NAA和IAA的溶解方法;(4)生根剂配制后的保藏方法。

项目6.常见园林植物的扦插训练内容:园林植物扦插繁殖的类型和依据;园林植物扦插生根的原理。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扦插类型;(2)说出用嫩枝扦插、老枝扦插和叶插的植物种类10种;(3)植物扦插繁殖的时间选择;(4)植物生根的原理。

项目7.常见园林植物嫁接训练内容:园林植物嫁接繁殖的类型和依据;园林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嫁接类型、砧木和接穗的选择依据;(2)说出芽接、枝接、劈接和根接的植物种类10种;(3)植物嫁接繁殖的时间选择;(4)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

项目8.常见园林植物分株与环割训练内容:园林植物分株繁殖和环割繁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分株繁殖的时期选择;(2)分株繁殖的注意事项;(3)植物环割技术;(4)植物环割的原理。

项目9.草花的栽培管理训练内容:草花的栽培管理包括中苗到成苗管理包括摘心、换盆、施肥、浇水、除草、激素处理、整形与修剪、温度和光照等方面;开花株的管理包括出圃时期、肥水管理、摘蕾、摘花等方面。

内容标准:(1)能说出造成幼苗徒长的原因及控制方法;(2)能掌握植物的需肥规律,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情况判断出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并能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3)能掌握植物的浇水原则、时期和方式,并能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补充适宜的水分;(4)能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规律,选择或营造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5)能说出赤霉素、多效唑等植物激素的作用,并在生产中根据需要进行应用;(6)能进行间苗、上盆、换盆、施肥、浇水、摘心、摘花、摘蕾等实际操作;(7)能根据植物的开花特点选择合适的出圃时期出圃。

项目10.木本植物的种植训练内容:木本植物种植前准备;选苗、取苗、运输、挖种植穴、种植、种植后管理。

内容标准:(1)能掌握木本植物栽植前的放线定点和种植穴的规格确定;(2)掌握取苗前的修剪、取苗土球大小、土球的包扎和运输;(3)掌握木本植物种植的技术和种植时的注意事项;(4)掌握木本植物种植后的水分管理等措施。

项目11.百合盆栽技术训练内容:百合盆栽品种与种球大小;百合栽种时间的确定;百合种植;种植后的管理。

内容标准:(1)适宜做盆栽的百合品种应具有的习性是植株较矮、花大、多、颜色鲜艳、有香味;(2)盆栽百合的种球大小要求在周径在14cm以上;(3)百合种植时间要根据用花的时间和百合在当地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来定,一般可以提前3-5天种植;(4)百合种植过程包括培养土的配制、种球消毒、种植、浇水等过程;(5)百合管理包括百合的扶正、百合施肥、光照和温度。

项目12.水仙的雕刻和养护训练内容:水仙的养护技术;水仙的雕刻技术。

内容标准:(1)水仙开花特性;(2)水仙养护中的水分、温度和光照对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3)水仙雕刻时间的确定、水仙雕刻包括剥皮,雕芽,雕花,清洗等过程。

(4)水仙雕刻后需在水中浸泡24h,雕刻面需保湿。

项目13.园林植物的修剪与整形训练内容:多年生园林植物的修剪与整形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修剪整形原则;(2)不同用途的园林植物修剪与整形;(3)绿篱机的使用;(4)高枝油锯的使用。

项目14.波尔多液液配制与使用训练内容:波尔多液的配制与使用。

内容标准:(1)能说出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2)能准确地配制一定量的波尔多液;(3)能正确地进行喷施。

项目15.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训练内容: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内容标准:(1)能根据害虫的外部形态进行检索出害虫的种名;(2)能根据口器类型和害虫发育史制订出害虫防治的方法;(3)能正确地选择农药并进行喷施。

项目16.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训练内容: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内容标准:(1)能根据植物病症初步判断出病害的类型,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2)能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制订出相应的防治方法;(3)能正确地选择农药并进行喷施。

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内容标准:(1)遵纪守时、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踏实肯干、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爱护公物;(2)组织本组同学完成各项学习和实训任务,在各项学习和实训活动中互相合作、与老师的合作好;(3)能对市场有较好的敏锐性,具有开拓创新和举一反三的能力;(4)能对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他人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

三、实施建议1.建议学时和学分建议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总学分3学分。

表1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2.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应包括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花卉学、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3.教学方法和手段(1)“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全过程模拟企业活动,其流程:组建模拟“公司”(实训的主体)→ 市场调查→ 实训教学→ 产品销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转化,学生同时以公司或部门领导和公司普通员工的双重身份参与教学,(每“公司”4~5人,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销售部(兼财务部)经理等,同时又都是公司普通员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董事长”和“总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学过程起指导作用。

(2)“项目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训练教学中,以种植学生选定的植物种类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从市场调研、生产计划的制定、成本核算、生产操作、产品销售等进行全过程的训练,该教学法在课内主要进行示范、指导和总结,学生还必须在课外自主完成平时的日常管理等任务。

课程安排5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会涉及到多项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参与兴趣,引导“完成任务”,督查实施过程,纠正过程偏差,点评总结等进行指导。

(3)采用花卉生产“一条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如下: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组,每小组实行成本负责制,每小组的生产规模、种类自己确定(多于教师规定的规模和种类),并核算生产成本和预期效益,写出生产项目计划书。

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教学。

在课程考核上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学生的成绩按小组计划书由平时表现、产品质量、产品利润和实操考核四部分组成。

即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教学内容、又要求学生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结果。

(4)实行“课程学习实训手册”制度,指导评价相结合制定《课程学习实训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手册将每单元学习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告之学生,要求学生按要求学习,并对照学习标准,课前自测、课后自评,“手册”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引导、指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也作为课程成绩评价依据之一。

4.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1)教材《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王秀娟、张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2)教学参考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祝遵凌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花卉》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园林花卉学》毛洪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吴亚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花卉学》刘燕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花卉生产栽培技术》吴亚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主要参考文献园艺学报、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研究、中国园林、北方园艺、林业研究、中国花卉园艺、花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