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判断部分1、材料按功能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2、非烧结粘土砖是利用不适合种田的山泥、废土、砂等,加入少量水泥或石灰做固结剂及大量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压制而成。
(✘)3、了解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应通过其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技术进步等的影响来认识。
(√)4、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
(√)5、饰面石材按岩石种类分主要包含大理石和白云石两大类。
(✘)6、沉井基础依靠顶端加压克服井壁摩擦下沉至设计标高。
(✘)7、矩形沉井适用于河水主流易变的河流中。
(✘)8、软弱地基是指由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9、强夯法处理过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5~7倍。
(✘)10、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11、彩钢夹芯板材主要以泡沫塑料或结构岩棉为芯材。
(√)12、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
(√)13、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及其邻近地段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其它勘察资料对场地或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并为设计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14、桥梁是公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正桥、引桥和导流工程组成。
(√)15、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和箱形基础、壳体基础。
(√)16、灰土作为基础材料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17、箱形基础有利于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8、桩基础可有效克服地基沉降量过大的地质缺陷,但对防止高耸建筑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倾覆效果不大。
(×)19、网架结构的节点焊接形式有焊接钢板节点和焊接空心球节点两种,前者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形式。
(×)20、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大于3倍短边时可看作单向板。
(×)21、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砂称为细骨料,石子称为粗骨料。
(√)22、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
(√)23、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
(×)24、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
(√)25、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五项技术特性分别是:快硬性、水化热、抗硫酸盐性、膨胀性、耐高温性。
(√)26、快硬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4小时。
(×)27、“绿色材料”的概念首次于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提出。
(√)28、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石材。
(√)29、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不大于2950kg/m3。
(×)30、将上部载荷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二、主观部分:(一)、名词解释1、基础: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地基是指承托基础的场地2、沉降缝:是指从建筑物的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分割成若干个长高比较小、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和自成沉降体系的单元3、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量克服外壁摩擦力后下沉至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他构筑物的基础。
4、框架结构由梁、柱构件通过结点连接组成的竖向承重结构框架体系,同时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 18悬索桥:悬索桥,也称为吊桥,采用悬挂在两边塔柱上的吊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吊杆的荷载传递使吊索缆绳承受很大的拉力,因此,通常需要在两岸桥台的后方修筑非常巨大的锚锭结构5、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即为一段钢筋混凝土墙体,固其抗剪能力很强,故称为。
6、磁悬浮铁路磁悬浮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利用电磁系统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将车辆托起,使整个列车悬浮在铁路上,利用电磁力进行导向,并利用直流电机将电能直接转换成推进力来推动列车前进。
与传统铁路相比,磁悬浮铁路由于消除了轮轨之间的接触,因而无摩擦阻力,线路垂直荷载小,适于高速运行。
该系统采用一系列先进的高技术,使得列车速度高达500km/h以上;目前最高试验速度为552 km/h。
由于无机械振动和噪声,无废气排出和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充分利用能源,从而获得高的运输效率。
列车运行平稳,也能提高旅客的舒适性。
磁悬浮列车由于没有钢轨、车轮、接触导线等摩擦部件,可以省去大量的维修工作和维修费用。
另外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全盘自动化控制,因此磁悬浮铁路将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一种交通工具。
7、混合结构指用不同的材料建造的房屋,通常墙体采用砖砌体,屋面和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故称砖混结构8、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构成危害”.9、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10、绿色建材:其含义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植物秸秆,生产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保与人体健康的建材11、混凝土: 简写为砼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12、绝热材料: 将不易传热的材料,即对热流有显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复合体。
绝热材料是保温、隔热材料的总称。
分为无机绝热材料和有机绝热材料两大类13、水塔:是储水和配水的高耸结构,是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构筑物,用来保持和调节给水管网中的水量和水压。
水塔由水箱、塔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
14、筒仓:根据所用的材料,筒仓可做成钢筋混凝土筒仓、钢筒仓和砖砌筒仓。
钢筋混凝土筒仓又可分为整体式浇筑和预制装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的筒仓。
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整体浇筑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
15、高速公路:是一种具有四条以上车道,路中央设有隔离带,分隔双向车辆行驶,互不干扰,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口,严禁产生横向干扰,为汽车专用,设有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及沿线设有必要服务设施的道路。
16、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即为一段钢筋混凝土墙体,固其抗剪能力很强,故称为剪力墙。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则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柱子的截面17、框支剪力墙结构:两种建筑的功能完全不同,为完成这两种体系的转换,需在其交界位置设置巨型的转换大梁,将上部剪力墙的荷载传到下部柱子上,这种结构体系,我们称之为框支剪力墙体系18、筒体结构: 是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作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19、胶凝材料: 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20、隧道: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横断面积大于2 m2的硐室。
21、浅基础: 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 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 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2、装饰材料:对建筑物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材料称装饰材料,装饰材料应具有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及其他特殊功能。
装饰功能即装饰效果,是由质感、线条和色彩三个因素构成的。
按其在建筑物的装饰部位予以分类:外墙、内墙、地面、吊顶装饰材料23、梁式桥: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简支梁结构形式的梁式桥,这种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高,通常跨径在25m以下的桥梁常被采用。
当跨度大于25m,并小于50m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式桥的形式。
24、拱式桥:拱式桥是以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载结构。
这种结构在竖向荷载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
拱的跨越能力大,外形也较美观,因此一般修建拱桥是经济合理的25、刚架桥: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构筑成整体的刚架结构,且梁与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
因此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主要承受弯矩,而柱脚处也有水平反力,其受力状态介于梁式桥和拱式桥之间。
对刚架桥,通常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6、城市道路:通达城市各个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与城市外道路连接并承担对外交通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
27、航站楼: 供旅客完成从地面到空中或从空中到地面转换交通方式之用,是机场的主要建筑(二)、论述1、简述什么是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是如何分类的。
答:道路工程:道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筑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实体。
道路的设计一般从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
道路的分类:道路运输从广义上讲是指货物和旅客借助一定的运输工具,沿道路某个分向,作有目的的移动过程。
狭义上讲道路运输则是汽车在道路上有目的的移动过程。
道路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交通性质、使用特点等主要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
①公路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公路等级按照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按照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分类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镇)道及专用公路。
公路的技术标准一般有“几何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等,在公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
②城市道路的分类道路一般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来分类。
一般分为:快速道(双向行车道、中央设有分车带、进出口一般全控制或部分控制,为城市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主干道(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一般为三幅或四幅路);次干道(与主干道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之用,兼有服务功能);支道(为次干道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简述大跨度结构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举例说明奥运工程的特点。
答: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对奥运建筑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奥运建筑也为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提供了精美的展示舞台和实践机会,因为最先进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往往首先运用于奥运会。
综观奥运近50余年的发展历史,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一直居于核心地位。
如奥运历史上著名的罗马大小体育馆(1960年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均采用了装配现浇式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莫斯科中央红军之家综合体育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采用了空间桁架网架结构,东京代代木国立体育中心(1964年东京奥运会)采用了张拉结构,巴塞罗那圣乔地体育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采用了网壳结构,……等等。
国家体育馆是目前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双向张弦钢屋架结构体系--跨度最大的双向张弦钢桁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