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状况一 . 市场规模及特色1.内地黄金首饰的销售量从 1982 年的 0.7 吨增加到 2001 年的213.7 吨,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黄金消费国,珠宝首饰的销售额也从 1982 年的 9,908 万元猛增到 2001 年的 965 亿元,年增长率达到了 15.7% ,如果保持这一速度的话,内地的珠宝首饰市场的规模至 2010 年可望达到 1,500 亿元。
2.据统计,香港人均拥有黄金8克,其中 60% 以上为金块、金条,而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人均拥有黄金仅0.28 克,且全部为黄金饰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黄金市场的放开,内地民间对黄金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中国必将出现新一轮的黄金消费热。
黄金饰品在未来几年仍是市场的主角。
3.国际上平均每 7,000 名消费者就有一家金店,在香港则更高,平均每 6,500 名消费者就有一家金店;而内地目前仅有 8,000 多家金店,即使仅以发达地区的 2 亿消费者计算,也才达到每 25,000 人才有一家金店,在大城市仅有55% 的居民拥有珠宝首饰,中小城市这一比例仅为 23% ,而东部的农村则更少,仅达到 17% 。
4.2001 年内地主要黄金珠宝首饰饰品销售情况如下:5.6.目前内地着名的珠宝首饰品牌有:北京戴梦得、菜百、欧罗普、瑞恩、上海老庙、老凤祥、浙江日月牌、汕头潮宏基、广东石头记、深圳欧瑞德、爱塔、翠绿、福州金得利、厦门金鹭、武汉新金、昆明百大、诺仕达、山东鑫意、西安达尔曼。
7.业内人士人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地珠宝首饰市场的增长主要靠三方面需求拉动:( i )婚庆需求。
目前我国每年结婚的人在 2,000 万左右,婚庆消费达 2,500 亿元,即使 5% 用于购买首饰,总额也很可观,消费需求分布于从高档钻饰到普通的黄金首饰各种档次;( ii )钻石消费。
目前每年内地的钻石消费是 146 亿元,且由于有高档化需求倾向而快速增长。
其中北京、上海市场畅销的钻石在 0.3 至 0.5 克拉,结婚戒指大多在 1 克拉以上。
( iii )境外游客的需求。
8.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首饰加工基地。
2001 年,深圳的黄金首饰加工量大约占到了全国的 70% ,全市约有 800 家珠宝企业,有 8 万人从事珠宝行业,产值也超过了 200 亿元。
而深圳沙头角保税区已成为中国沿海的黄金珠宝生产集散地,其生产能力占到了深圳市的三分之二。
9.2002 年 1-8 月内地主要珠宝首饰进口摘要 ( 单位:百万美元 )二、产品潮流1.中国人向来喜欢黄金首饰,除了购买传统的项链、戒指及手链外,一些纯金小摆设如磨砂或空心的生肖型等饰物,也颇受欢迎。
2.随着内地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内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 1982-1993 年,人们对金银珠宝的消费还仅仅停留在 24K 黄金上; 1993 年,随着跨国珠宝行业巨头渗入中国,国人的头脑中逐渐有了钻石的概念; 1996 年,铂金的概念也开始在中国深入人心。
再从1997 年央行解除了对白银市场的禁卖至今,珠宝首饰行业也逐渐从保值增值的功能向时尚和多元化过渡。
3.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在中国消费市场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饰品款式如下:( i )有色宝石:橘红色系的锰铝榴石吸引着买家的目光,而绿松石仍然大受欢迎,还有其他不透明的宝石,像玉髓、珊瑚和翡翠等也备受青睐。
但在中国尚没有一种特定的颜色成为主导色。
( ii )珍珠:由粉红色、桃红色和乳白色搭配的混色珍珠串颇受欢迎,而金色的珠串则非常抢眼。
黑色与银白色的珍珠用铂金镶嵌的首饰要比其他珍珠串首饰更受青睐。
大粒的南洋珠镶嵌在 18K 黄金上更是引人注目。
( iii )钻石:流行的主打款式为波浪造型的项链,以及源于蜘蛛网灵感而设计的款式,有格子造型的项链和手链,单粒镶嵌的首饰以及方型的钻石依旧流行。
各种造型的含三粒宝石的纪念戒指、重量在 1.5 克拉,切工完美的椭圆型、祖母绿型以及圆型的钻石比较受欢迎。
( iv )贵金属:不论铂金还是黄金,占主流的是那些表面经深度光处理过的首饰,含有建筑风和自由风格的抽象图样的款式依旧受欢迎。
而含金量高的首饰如 18K 或者 22K 的市场走势更为强劲。
今年,玫瑰红色的黄金首饰的销量仍然看涨。
由相互交织的椭圆或者方块所组成的手链及项链很受欢迎。
黄金依然具有一席之地,而铂金则走势强劲。
钛与黄金的合金,或者与铂金的合金也行情看涨。
白领丽人更钟情铂金饰品。
4.珠宝首饰市场开始朝向 K 金、铂金、钻石及其他宝石等多元化发展。
所谓「白色」珠宝首饰也在内地甚为流行,特别是铂金和钻石的销售,在 1996-2000 年,平均每年升幅分别达 38% 和 23% 。
另外珍珠饰物在 2000 年也上升了 20% 。
5.据调查,在所有珠宝饰品销售额中,白金及钻饰的销售额占到 35-50% ,而白金镶嵌钻石的首饰更是备受欢迎。
白金镶钻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较富裕的消费者,部份对钻饰的品质要求也颇高,价格往往在万元以上。
另外是结婚的消费群体,据调查,约 30% 的青年购买钻戒作婚戒,款式多以传统的六爪皇冠为主,价格一般在 5,000 元以上。
6.除了白金镶钻的首饰外,内地更流行其他珠宝镶嵌饰品如 K 金镶石、斯里兰卡蓝宝石和缅甸红宝石等。
近年,内地首饰市场亦流行彩色珠宝,仅珍珠就有乳白、黄、淡蓝、粉红;翡翠有绿、红、紫、黄、灰、黑等多种颜色。
7.内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传统和较新潮的首饰均有市场。
由于这些城市有不少外省工人,当他们休假回乡时,多喜欢选购一些较传统的金饰。
另一方面,市内的年轻白领一族的消费力较强。
价格档次方面,钻饰以 30-50 分为主,一般平均消费在 2,000 元人民币左右最多, 3 至 4 千元的也不少。
8.除了女士喜爱钻饰外,近年内地男士佩戴钻石首饰亦已成为一种时尚。
国内流行的男性钻饰主要是线条简单大方,图案多为带有硬性条纹或菱形抽象立体图形。
品种方面以戒指为主,并开始发展至袖口、胸针、领带夹、皮带扣等系列。
9.随着「白色」珠宝的兴起,白银首饰也开始流行。
白银的流行部份原因是价格较便宜,因此白银首饰的消费者以青年人居多。
较普通的产品在数十元至一二百元便能买到。
白银饰品主要作为潮流产品,因此款式设计就特别讲究。
三、销售渠道1.内地的珠宝零售及批发渠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名店、商场珠宝柜台及专业市场。
2.专业市场一般兼有零售和批发。
除全国闻名的山东昌乐蓝宝石、江苏东海水晶、云南瑞丽大型翡翠珠宝交易市场、深圳盐田区黄金珠宝大厦、东莞金泉珠宝批发商城外,一些省市也在建立和发展珠宝交易市场。
在广东省,珠宝首饰便形成了五大生产和批发基地:∙广州─ 以翡翠饰品为主,店面数以千计;∙番禺、深圳─ 以作为金银首饰加工基地闻名,也是加工出口和内销批发的基地之一;∙四会、揭阳─ 为翡翠加工基地,两地都各有数以百计产销结合的店铺。
3.此外,建省的福州市,也是黄金、白金首饰的出口生产加工基地之一。
而北京新街口的五环市场、隆寺商场、西四羊肉胡同、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潘家园、亚运村及菜市口百货商场等也都建立起有几十家厂商参加的小型珠宝交易市场。
全国性的钻石交易市场开设在浦东陆家嘴,全国性的黄金交易市场也在 2002 年 8 月底在上海正式开始运营。
4.在零售环节上,内地的珠宝名店或连锁店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其中着名的例如上海老庙珠宝首饰公司( 2000 年销售额达 8.8 亿元)、上海老凤祥首饰有限公司( 2000 年销售额为 10.8 亿元)、北京菜百黄金珠宝首饰( 2000 年销售额为 3.4 亿元)。
这些金饰珠宝店其实有不少是从广东地区的批发商进货销售。
5.在各大百货公司或商场,也有珠宝首饰的专柜,特别是有品牌的首饰。
例如戴梦德、爱塔等。
其他一些香港的商户品牌也以不同形式进入内地市场,例如英皇、谢瑞麟、周大福等,亦有在内地的商场或购物区开设专卖店。
6.内地举行的展览会已经成为企业窥探国内外珠宝首饰最新讯息及接触有关经销商的最佳场所。
2002-2003 年即将举行的珠宝首饰展览会如下:四、进口及贸易法规1.过去,中国对成品珠宝的进口关税高达 50% ,在黄金饰品与宝石产品上高昂的进口关税以及消费税,制约了珠宝首饰的销售。
按中国政府的承诺,加入 WTO 后,中国将降低贵重珠宝及其原料的进口关税,其中,宝石、半宝石、贵金属制品的关税降为零,珍珠制品、金银制品等逐步从目前的 31%-33.3% 降至 20%-21% 。
2.内地《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对金银饰品标识的规定如下 :( i )金银饰品标识包括印记和其他标识物。
( ii )金银饰品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 iii )金银饰品印记应当包括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
单件金银饰品重量小于 0.5g 或确难以标注的,印记内容可以免除。
一件金银饰品由黄金、银、铂三种贵金属的两种或三种制作的,所用贵金属材料的名称和含金(银、铂)量均应人微言轻印记内容。
( iv )金银饰品印记应当由生产者列印在金银饰品上。
材料名称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3.钻交所建立以来涉及的钻石税收政策∙钻石从境外入所,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钻石在交易所内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国内钻石进入交易所,享受出口退税∙钻石通过交易所进口,免征关税,只征 17% 增值税∙钻石进口环节、生产环节的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并对未镶嵌的成品钻和钻饰的消费税减按 5% 税率征收4.国家标准 GB11887-89 规定,每 K 含金量为 4.166% ,黄金饰品的重量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其含金量应该使用「 K 金」(不含 24K 金)、足金(含金量不少于 99% )、千足金(含金量不少于 99.9% ),不得使用「千足纯金」、「纯金」以及实际上不存在的「 24K 金」等不规范的标准方法。
5.珠宝首饰制成品的进口关税一般为 36% ,为鼓励外商投资内地钻石加工业,中国政府已逐步修订或减低钻石进口关税(目前关税为 3% )。
未锻造以及粉末状的金、银、铂等的税率则为零,但有 17% 的增值税;如果是成品,黄金首饰要加 5% 的消费税,宝石类要加 10% 的消费税。
中国从 2002 年起免征各类钻石的进口关税。
6.2002 年关税调整后,内地珠宝首饰关税税率(最惠国税率)摘要如下:五、黄金珠宝市场的开放1.随着中国入世,珠宝首饰市场也朝着逐步开放的方向走。
由 2000 年 1 月开始,中国允许国内白银自由买卖,内地白银首饰制造厂毋须再向人民银行申请「金银经营许可证」,制品只需经海关检查便可。
港商可透过合资联营方式,与国内厂商合作,共同生产白银首饰。
2.人民银行亦于 2001 年 6 月开始将黄金报价改为每周一次,使黄金价格更紧贴世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