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少年大题预测

儿童少年大题预测

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指个体生长发育的普遍方式,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在观察和研究生长发育现象过程中,能发现多学科理论共同认同的基本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评价个体发育现状,且可了解既往发育史和未来的生长潜力。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从生长的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反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量的增加);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不同年龄段的发育任务来反映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质的变化)。

①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指在正常环境下,机体的生长发育按照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进行发育。

婴儿期与胎儿营养有关,童年期与生长激素有关,青春期与性激素有关。

童年期越长的儿童其最终身高越高。

②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等因素刺激下,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

当这些因素消除后,个体表现为朝着正常的生长发育轨迹靠近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这种在阻碍生长发育因素解除后加速生长的现象称为“追赶性生长”。

年龄越小越明显,加速幅度越大。

③生长发育关键期:许多器官都有生长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阶段或此阶段发育受到干扰,将会出现永久性的缺陷或障碍。

如母亲印刻、狼孩、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等。

④发育任务development task:由美国教育学家和生理学家提出,强调一定的年龄,其心理行为成熟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各年龄阶段的基本任务。

(二)程序性和时间性的协调发育过程按照一定的从先到后、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发育,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但个体所到达的生长发育水平和生长发育现象出现的早晚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

2.Scammon R.的身体器官、系统发育类型——生长模式pattern of growth有哪些?共四种。

(一)一般型:肌肉、骨骼和全身器官在婴幼儿期快速增长,学龄前和学龄期速度变慢,青春期再次加快,青春后期生长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二)淋巴系统型:淋巴结、胸腺和间质性淋巴因子在儿童期迅速生长,青春期到达高峰,以后逐渐衰退,成人时为高峰期的一半。

(三)神经系统型:脑、脊髓、头围、头径和视觉系统等在婴儿儿期至学龄前期生长迅速,6岁时到达成人水平的90%。

(四)生殖系统型:除子宫以外的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前几乎停滞不发育,青春期开始迅速增长。

(五)子宫型:子宫和肾上腺在出生时体积大,而后迅速变小。

青春期前恢复出生时大小,其后迅速增大。

一般型:表现为婴幼儿期增长加快,学龄前和学龄期增长慢,青春期又加快,青春后期逐渐停止的发育模式。

【肌肉、骨骼、主要脏器】淋巴系统型:儿童期增长很快,青春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衰退,成年时达到高峰的一半。

【淋巴结、胸腺】生殖系统型:除子宫以外的生殖器官,青春期以前几乎是停滞的状态,青春期一开始迅速加快。

神经系统型:从出生到学龄前期增长迅速,6岁随成熟度达到90%左右。

【脑、脊髓、视觉、头围、头径】子宫型:子宫、肾上腺在出生时较大,其后迅速变小、青春期开始前才恢复出生时大小,其后迅速增大。

3.婴儿期动作发育规律①自上而下,头部运动最早发展,其次是躯干,最后到腿脚②由近及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躯干部位动作发展早于肢端③由粗到细,大肌群控制的粗大运动发育先于小肌群控制的精细运动发育④从整体到特殊,从鼓励运动发展到共济失调4.儿童少年个体生长阶段指标身高、体重变化第一生长突增期first stage of growth spurt 从出生到一岁末。

身长在整个孕期平均增长50cm,快速生长期为孕中期(4-6月),占总增长量的50%。

2岁时为成人的一半。

体重在孕期共增长3000g,生长突增期在孕晚期,占总量的70%。

2岁时为出生的4倍生长相对稳定期2岁到青春期发动前。

每年身高增长5-7cm,体重增长2-3kg第二生长突增期adolescent growth spurt 青春早期,儿童有第二次生长突增期。

每年增长5-10cm,高峰时10-12cm;体重每年增长4-7kg,高峰时为8-10kg5.儿童少年体能发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体能发育过程的不均衡性表现为不同体能指标在不同年龄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如心血管和肺功能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心率随年龄增长而减慢。

最大吸氧量绝对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青春后期达高峰,成年后逐渐下降(二)体能发育过程的阶段性①快速增长阶段,男6-14岁,女6-12岁②慢速增长阶段,男15-18岁,女12-15岁③恢复性增长阶段,仅女性才有,16-18岁④稳定阶段,男19-25岁,女19-22岁,后体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三)体能发育过程的不平衡性是指整体协调趋势下存在着不同部位发育的不平衡性。

如青春突增期的身高突增仅为肌纤维的增长,突增后期为肌纤维的增粗;青春期四肢的肌肉发育早于躯干,躯干大肌群早于小肌群发育;(四)体能发育过程的性别特征男女体能的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体能指标的性别差异表现不同,以青春期为分水岭。

6.体成分发育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一)体成分发育的年龄特征①体脂发育的年龄变化:男女体脂百分比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之前上升,男童11岁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青春晚期持续上升;女童在整个青春期都有所上升②瘦组织发育的年龄变化:青春发育期前男女的瘦组织体重LBM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性别差异也随年龄增大而显著。

青春期的LBM增长主要成分改变为含水分量的逐年下降,女仍大于男。

同年龄组男童的钙含量高于女童。

③其他体成分年龄性别特征:男孩的骨大小重量强度都高于女孩(二)体成分发育的性别特征①体脂发育的性别特征:在出生和婴儿早期,男女体脂含量相当,女童平均皮脂厚度大于男童。

随后都逐渐下降。

青春期女孩体脂增加,整个生长发育期女大于男。

男性呈“苹果样/机器人样”分布,女性呈“梨形/女机器人形”分布②瘦组织的性别特征:男孩从生命早期去脂体重大于女童。

儿童期男孩FFM的增加大于女童,进入青春期差异更加明显。

③其他体成分的性别差异:女孩较男孩有更低的总体密度,女孩的体脂重高于男孩。

二者的骨矿物质含量无明显差异。

7.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有哪些?①体格生长加速,青春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现象②各内脏器官、组织体质增大,重量增加,功能逐渐成熟③内分泌系统功能日益完善,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④生殖系统功能发育速度加快,到青春中后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⑤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日益发育成熟,男女在外形上差异明显⑥随着形态和功能发育的过程,青少年心理发展加快,出现一系列心理行为改变,甚至出现青春期特有的心理行为问题8.从图中能获得哪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年龄、性别特征的相关信息?①图为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速度曲线②从该图可以看出,儿童少年身高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出生后的快速生长期(第一生长突增期)为0-2岁,幼儿至青春发育期前的生长稳定期为3-10岁,青春期出现的第二生长高峰为11-16岁,生长停滞期为17-20岁③男女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前身高生长速度基本一致,但到了青春发育期,女性早于男性2年提前进入第二生长高峰④女性生长高峰的峰值低于男性⑤女性比男性生长停止期早2年⑥男女儿童所经历的生长突增时间基本一致9.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的比较?比较内容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定义在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群体,选择某些指标进行一次性大样本调查针对同一批调查对象,在较长时间内定期、连续多次调查,以观察其发育动态特点规模大、时间短,需集中较多测试人员,一般隔5-10年,分层框架随机群体抽样规模小、时间长、需连续多次测量。

要求样本大小不变并在长期的多次测量中保持技术标准的一致性目的制订儿童生长发育参考值标准;了解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和变化趋势;了解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及不同地区间差异,为制订各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制定生长速度的参考值;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优缺点优:省事方便、出结果快缺:结果易受抽样误差的干扰,它用均值、百分位数等反应群体发育水平,容易忽视个体在发育进程上的差异优:追踪对象固定,故对发育规律的分析较准确缺:费时,最短也要连续进行10年,调查对象容易失访,测试人员也可能经常变动10.如果让你组织本地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调查,请你制订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

对一个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抽样:按照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调查对象要选择本地区生活条件、体育锻炼居中等水平而领导又重视的学校的学生,所有对象都应接受检测,但在做统计处理时应把那些患有生长发育障碍和慢性病的对象资料剔除。

抽样时要严格遵循随机原则,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分层群体抽样的方法。

②检测季节和时间:检测季节一般选在天气较暖和,不影响学生学习、考试,且便于学校安排工作的时候,一般以5-6月和9-10月为宜。

检测时间应前后一致。

一般选择在上午八点至十一点半,下午两点至五点半,每天检测人数为250-300人。

③年龄计算:一定要统一。

我国通常使用实足年龄。

具体算法:如测定时间已过当年生日,则实足年龄=测定年份-出生年份;若未过,则实足年龄=测定年份-出生年份-1.若只知虚岁和阴历,需先查阴阳历对照表再计算实足年龄。

④检测仪器和方法:按《中国学生体质和健康研究》统一的仪器和方法进行。

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地校准和检修;正确使用测量仪器,严格遵守测量方法,尽量消除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动态观察时,自始至终应使用同一台仪器。

⑤调查的组织工作:首先要取得被调查单位(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和卫生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向被调查学校和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调查员事先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统一测量方法和要求。

在具体进行测量时,采用专人专项流水作业法,避免引起混乱。

设专门的质量检测员,每天现场检测卡片,核查有无漏、错、疑数据,书写是否符合规定,字迹是否清楚等。

每天按3%的比例随机抽取复测对象进行全部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等)的复测,并算出误差率。

11.儿童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一)青少年与低龄儿童死亡模式发生逆转,死因谱改变我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大幅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这种死亡率改变的差异导致了死亡率模式的改变。

1-4岁儿童死亡低于20-24岁青年男性死亡率。

伤害成为青少年的第一位死因,其中以交通事故和暴力最突出。

(二)疾病谱变化明显,精神障碍负担日益突出传统学生常见疾病并未得到控制,近视和肥胖进一步加重,龋齿患病率上升。

随年龄增加,女性的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率大于男性。

血压血脂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联系较年龄、体格更显著,而青春发动提前是儿童哮喘持续至青少年期甚至是成人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