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太阳最近的树》ppt课件

《离太阳最近的树》ppt课件


毕淑敏(女, 1952出生于新疆)国家一级 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 二卷,长篇小说《红处 方》,中短篇小说集《昆 仑殇》、《预约死亡》, 散文集《婚姻鞋》、《素 面朝天》,散文集《心灵 处方》、《我很重要》等。
7
毕淑敏
8
课前积累——给划线词注音
寥寂(liáo ) 逶迤( wēiyí ) 訇然( hōng ) 尸骸( hái )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凤羽般纷披的碎叶, 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 小小的一蓬
14
作者写道:红柳丛对着高原的酷寒和 缺氧微笑。“微笑”一词用得好吗?为 什么?
“微笑”一词拟人手法写活了红 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 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 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
15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 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20
21
• 红柳通常长在哪里呢?对于生长的环境来 说,它有何存在意义?
• 长在沙丘顶上,因为有了红柳,固住了流 沙,最后聚成了一座沙山。
22
23
• 红柳树可以固沙是因为她的根系,她的根 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24
• 1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 丘逶迤的边缘。”
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 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 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红柳林早已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 灭了。
30
“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的沙丘,好像做 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然大睁着空洞的眼 睑,怒向苍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
在扎达的武警连里,每年都有 新兵因为高原的恶劣环境而突发死 在这片土地上
4
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
不满17岁的她,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
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 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 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处的,海拔5000千米 的高原阿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 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最 近她重回故地,军区首长告诉她:现在也没 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
3.没有红柳的沙丘是怎样的呢? 好像做了眼睛摘除手术的伤员。
11
段落划分
一(1--2) 描写红柳的生长环境及其外在的美。
二(3--18) 叙写红柳遭受毁灭的情形,赞颂 红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及其内在 的美。
三(19--21)描写红柳被砍伐后的情景,抒写 了对高原生存环境的担忧。
12
第一部分(1--2)
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它圣洁而神秘……
1
可是因为它的平均海拔5000米,自然环 境特别极端、恶劣,酷冷,缺氧,尽是沙 漠和戈壁,故此鸟兽绝迹、驼马遁形,人 迹罕至。
2
2002年,一位军嫂带着5岁的孩子 去探望她在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 于西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 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6
第二部分(3--18)
17
人们为什么要挖掘红柳?
• 你要吃饭,对不 对?饭要烧熟, 对不对?烧熟要 用柴火,对不对? 柴火就是红柳, 对不对?
• 红柳是不要钱的, 你算算这个账吧!
你怎样看待司 务长算的这笔 “帐”?
18
19
思考:为了挖红柳,人们动用了什么工具!请在文中
艰难复杂
生死相依: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
共存亡
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
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
10
速读全文,再回答以下问题: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其生长环境如何? 文中“离太阳最近的树”指的是红柳树,红柳 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
2.人们对红柳做了什么呢?红柳为人类做了什么? 红柳遭受人类毁灭,红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皱褶(zhě ) 镐头g(ǎo ) 沙砾 ( lì ) 弥久(mí ) 背风(bèi ) 药捻n(iǎn ) 苍穹q(ióng ) 遒劲q( iú )
9
解释下列词语: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浩浩荡荡:形容气势十分雄壮,规模宏大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盘根错节:树木的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事情
• 14“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 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 1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 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根系强大
这些语句表 现红柳怎样
的品格? 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 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
25
文中的这些语句运用比 喻,从不同的侧面活灵活 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 命力和伟大的力量,字里 行 奉献精神
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27
• 作者写了关于红柳的这么多内容,难道 只是为了赞美红柳吗?
分析:不是。把红柳的美写得越有价值,
就能衬托人类行为的越加残忍。作者这么
写其实只是在为下文铺垫。
28
第三部分(19--21)
29
红柳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5
她在苍茫的高原上,亲眼看到一些年
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 中的悲壮。在那里,“生与死的分界,再没 有比登山时更分明的了。向上是生,向下是 死;头上是生,脚下是死。每一下举手投足, 每一次吞吐呼吸,无不经历生死循环。这一 分钟不知道下一分钟、甚至下一秒钟的 事。 ” (《昆仑殇》)
6
13
阅读的第一部分(1--2) ,回答下列问题。 1.红柳生长的坏境的怎样的?
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
环境恶劣
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在荒漠的皱褶
酷寒和缺氧
2.用文中的句子说说红柳有什么样的特征?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 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外观(貌)
找出记叙、描写人们如何挖红柳的句段。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 荡荡地出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 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 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 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 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