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档案职称考试指南第一部分复习资料

辽宁省档案职称考试指南第一部分复习资料

■档案的基本含义?答: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答:价值:1、凭证2、参考。

作用:1、行政查考作用2、业务参考作用3、文化传承作用4、法律凭证作用5、宣传教育作用■档案有哪些种类?答:时间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档案和成立后档案内容性质划分:1、文书档案2、科技档案3、专门档案■档案工作内容性质。

答:档案工作内容:广义上,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狭义上档案工作主要指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实体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档案工作性质:1、管理性2、服务性3、政治性、4、科学性5、文化性。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答:这一原则确立了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管理国家全部档案;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评价标准——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档案机构包括哪些答:1、档案行政管理机关2、档案实体管理机构■档案馆档案工作的性质与职责是什么?答:性质: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集中保存和管理档案史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提供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询服务的窗口,公民享受档案文化的场所和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具有很强的文化性、社会性和科学性。

职责:档案馆具体任务:1、接收和征集本级机关、团体及所属单位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

2、科学地管理所接收的各类档案。

3、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程。

4、参与史料研究和编史修志工作。

■档案室档案工作的性质与职责是什么?答:性质: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统一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本单位形成的各类档案而设置的内部机构,是各单位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的服务。

职责:档案室的具体任务: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档案工作网络。

2对本单位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进行指导和监督。

3接收和保管本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4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本单位和社会利用档案提供服务。

5定期将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移交指定的档案馆集中保存。

6、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简述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答:档案收集工作内容:1、机关档案室,收集本单位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需要归档的案卷。

2、档案馆按规定接收现行机关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

3、档案馆接收撤销机关的全部档案。

4、档案馆接收和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

5、档案馆之间相互交接的档案。

工作要求:1、加强档案馆(室)外的调查和指导工作。

2、积极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

3、保证归档和入馆档案的齐全完整。

4、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

■档案室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主要是指机关内文件材料的归档。

档案室要对机关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过程实行监督和指导。

■档案馆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接收和征集本级机关团体及所属单位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和有关资料2、科学地管理所接收的档案3、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4、参与史料研究和编史修志工作■档案价值鉴定原则答:1、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2、要用全面的观点。

3、要用发展的观点。

4、要用历史的观点。

■试述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含义及其类型。

答:含义:就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和确定档案管理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类型:A标准的档案保管期限表;B专门的档案保管期限表;C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D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E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

以上各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档案价值的鉴定方法答:1、鉴选文件材料,是指从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中鉴别、挑选出对日后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部分归档保存,剔除无保存价值的部分。

这是归档鉴定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2、划分保管期限,是指确定对文件材料的取舍之后,对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划分保管期限,这是归档鉴定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3、归档鉴定的组织实施,实施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文件材料形成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由机关档案室(馆)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全宗内档案分类含义答:全宗内档案分类指的是按照档案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将全宗内的档案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构成有机体系的一项工作。

包括选择分类方法、制订分类方案和档案文件归类,以便确定立卷、编目和案卷排列上架的具体方法。

■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答:1、年度分类法2、组织机构分类法3、问题分类法4、文件各类分类法■档案复式分类法及运用。

答:①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即首先把全宗内档案按年度分开,然后在每个年度下面再分组织机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经常变化但不复杂的全宗,现行机关的档案采用较适宜。

②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即首先把全宗内档案按组织机构分开,然后在组织机构下面再分年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多年稳定或调整不大的全宗,一般多用于撤销机关的档案。

③年度-问题分类法,即首先把全宗内档案按年度分开,然后在每个年度下面再分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变化复杂,或由于机构间分工不明确、文书工作不正规等原因而难以区分文件所属机构,以及没有内部机构或内部机构简单的全宗。

④问题-年度分类法,即首先把全宗内档案按问题分开,然后在每个问题下面再分年度。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撤销机关档案和历史档案。

■档案保管技术与方法。

答:1、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保密制度。

3、温湿度控制与调节。

■全宗卷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1、注意全宗卷文件资料的形成和积累,全宗卷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积累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管理全宗的过程就是形成全宗卷的过程。

2、全宗卷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随进可能补充增加,它不宜采用装订的形式,可以用盒、袋形式保存。

3、全宗卷内的文件资料排列顺序一般为:全宗指南、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以及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利用工作中形成的资料。

4、全宗卷应随全宗一起管理,随全宗转移而转移,专柜保存。

■档案统计工作内容和要求答:内容:1、对档案馆室档案数量的统计。

2、对档案工作的统计。

3、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

要求: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法制性■档案室登记和统计形式答:1、卷内目录2、案卷目录3、总登记薄4、档案室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档案馆登记和统计形式答:1、收进登记薄2、全宗名册3、全宗单4、案卷目录登记薄5、全宗卡片6、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7、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档案著录的基本含义答:档案馆室编制档案检索工具时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档案著录规则》的主要内容答:1、著录项目2、著录格式3、标识符号4、著录用文字5、著录信息源6、著录项目细则■档案分类标引的步骤和方法答:1、熟悉和掌握《中国档案分类法》和《档案分类标引规则》2、准确掌握需要分类标引的文件或案卷的内容3、根据其内容归入最恰当的类目4、审校■档案主题标引的步骤和方法答:1、熟悉和掌握《中国档案主题表》和主题词标引规则2、了解档案内容分析档案主题3、选定主题词对主题概念进行转换4、审校■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划分答:按收录对象和揭示方式分类:目录、索引、指南。

按载体形式:卡片式检索工具、书本式、缩微式、电子。

按功能分类:查检性、介绍性、馆藏性。

按检查方式分:手工和计算机检索■档案检索工具体系的要求答:1、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2、立足于提高检索效率3、坚持规范化、标准化■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答:1、了解和熟悉所藏档案的内容和成分,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2、分析和预测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把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3、发掘档案中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集中系统地向用户介绍和报道所藏档案信息4、向档案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要求■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主要方法答:1、阅览服务2、外借服务3、复制服务4、咨询服务5、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5、电子化服务■档案参考资料的种类答:大事记、组织沿革、文件汇编、基础数字汇集■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答:编年法、系列法、阶段法■档案利用工作构成三要素答:1、档案利用者(主体因素)2、档案信息资源(客体因素)3、档案利用服务(条件因素)■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要求答:1、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建设2、树立主动服务思想3、研究档案用户了解利用需求和效果4、不断完善档案利用的服务方式5、扩大利用范围服务社会服务公民■档案编研工作内容与意义答:内容:1、档案文献汇编2、编写档案参考资料3、修史编志和历史研究。

意义:1、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2、有利于保户档案原件和长远流传档案史料3、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水平■档案编研的特点答:思想性、研究性、政策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