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报告书学生姓名及学号__所在学院__年级专业班级____指导教师_____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5)(一)调研的目的 (5)(二)调研的内容 (5)(三)调研的地点、方法 (5)(四)调研过程 (5)(五)调研时间 (6)(六)调研结果 (6)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8)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9)四、结语 (9)附录一 (9)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报告书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六十岁以上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更多关心。
此次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七眼桥镇老塘关村六十岁以上老人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类型的老人对其晚年生活做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调查,特别是对于老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及政府的管理不足等问题,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老人,晚年生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一户人家都有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快乐,那我们身边的老人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会这样问呢。
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要想我们的明天快乐,就要让他们的今天快乐。
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乐就是此次调查的目的。
贵州省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绝大部分的人家都是铁匠,靠手艺为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匠再不像以前那样能让全家人都吃得饱穿得暖。
很多人被迫外出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在家里。
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的252户人家、278位六十岁以上老人中一部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生活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争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快乐幸福。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的目的通过本次调查,具体充分地了解老塘关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让那些在外打工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老人们能够过一个快乐而舒适的晚年。
(二)调研的内容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人做过的相关调查的具体情况。
2、到村委会了解老人晚年生活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其分为四个组。
3、拟好要进行访谈的问题。
4、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老人们各自不同的晚年生活状况。
5、对不同生活状况的老人进行访谈。
6、总结访谈的问题,得出结论,给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7、将调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调研的地点、方法地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方法:一对一访谈法(四)调研过程以聊天的形式和老人们进行交谈,尽最大的限度取得老人们的信任,以便根据以下问题用委婉的方式和老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1、您家有几口人?2、您的子女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3、您平时的生活费是从哪里来的?4、您有没有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5、您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食、住感觉怎样?6、您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怎么过?7、您现在活了这把年纪,有没有什么平时像对子女说而没有说过的话?(五)调研时间7月16日----8月20日(六)调研结果第一组情况如下:此组仅有一个人---严爷爷。
严爷爷今年83岁,膝下只有一个儿媳,儿子因为癌症,早早地离开了他。
他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从与严爷爷的谈话中得知严爷爷年轻的时候家里环境还不错,所以他很幸运,读了很多书。
后来从事教师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用于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不成问题。
对于其他老人来说要是像严爷爷这样就很不错了,可是,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严爷爷的儿媳也是一位老师,就在我们村里的小学教书,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工资,家里的收入在村里来说是很高的了。
就是由于家里的条件比较好,严爷爷的孙子和孙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导致了现在的恶果。
孙子已经娶了媳妇,可是还是不务正业,整天跑这跑那的,一没有钱就向老妈伸手。
孙女也是个不务正业的,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其实打工只是她的一个借口,在外面也不上班,就到处跑,没有钱了就叫老妈打到她的帐号,最后在外面混了两年后染上了毒品,庆幸的是后来戒掉了。
然而最让严爷爷伤心的是,自己的儿媳、孙子、孙女都很爱赌博,只要有时间,他们就整天地做坐在娱乐室打麻将。
当然,他们还是会按时地给严爷爷做饭的。
对于这样的家庭,严爷爷当然是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
严爷爷说:真不知道等我死了之后他们要怎么办,大的是这样,小的也是这样,这个家啊!已经不是家的样子了。
严爷爷不缺钱花,不缺衣服穿。
可是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悲伤和绝望啊!第二组情况:此组共有4位老人,他们没有子女(由于某种意外事故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受着低保的保护,靠他们自己的辛勤劳作,勉强能够维持生活。
生活都很难有保障,更不用说什么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了,他们住的房子虽能遮风挡雨,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的人来说,吃得在好,住得在好,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也许吧,可以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他们:无人送终。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清楚地记得王奶奶说的一句话:天不随人愿,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这都是命,只能说我的命不好。
第三组情况:此组共有89位老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儿女、孙子,全家务农,或者靠打铁为生,他们主要生产农具。
一年的收入够全家人生活,还能存上一点钱,老人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可是他们绝大部分都不会向自己的子女讨生活费,因为他们身体还比较健康,能靠自己的体力劳动赚取自己的费用。
在闲暇的时候,他们会带上自己的孙子孙女,全都不约而同地到村委会的院子里玩耍,孩子们打成一片,老人们就说说村子里最近的新鲜事,或者拉拉家常。
一个愉快的下午就这样度过了,虽然平日里老人们都要下地干活,有的会种些蔬菜,等到赶集的时候带到集市上去卖,会很累;但是作为农村的人,除了干农活,还能做些什么,而且对于这些农活他们早已习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晚年生活是自己能接受的,他们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无论什么东西都换不来全家人的平安,和睦。
第四组情况:此组有184位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在家。
老人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靠子女寄给他们,他们就在家里带好孩子就可以,不用自己找生活费,但是如果遇到子女没有准时寄生活费的时候,老人只好这家借点,那家借点来维持家用。
有很多的老人就因为种的庄稼太多了,没有时间好好管教孩子,导致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回家不做作业,读书成为了他们可有可无的事情。
还有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爷爷奶奶都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的脾气,从小就没有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很多的孩子在没有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
整个村的文化水平不高,素质也不是很好,所以我经常会在山的脚下发现一堆又一堆的垃圾。
有的子女一外出打工就好几年都不回家过春节,除非是家里面有什么很重要的急事,他们才会回家。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老人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自己的身边。
子女孝顺,儿孙满堂是他们的最大愿望。
他们认为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整体情况如下: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从整体上来看,全村的老人的医疗保险意识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仍然没有意识到买医疗保险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认为:只要家里有人买了好了,生病的时候随便用谁的去买药就行,反正村卫生室的人也不会说什么,花的不是他们的钱,不用两个人买,这样会少花一点钱。
可是要是没有买医疗保险,哪天突然生大病,到市里的医院去治疗,医疗费用是不会报销的,到时候巨额的医疗费用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
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村委会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村民的医疗意识不是很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3、村委会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有待改进。
(二)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仅仅7.19%的村民买了养老保险,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对于农村的人来讲,我觉得买养老保险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不需要向自己的子女讨生活费,而且这样也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执。
老人们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
仍然用传统的眼光看世界,虽说是老人,无所谓,但是作为21世纪的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三)此村留在村里生活的几乎都是老人,年轻人外出打工,在村里可以随处看到垃圾,在河岸边、山脚下都是垃圾,以往的清澈河水已经不见了,什么垃圾都往河里仍;翠绿的山脚下已经变成垃圾的露天厂房。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老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差,村委会也没有对这些情况做出个明确的规定,导致村边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根据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向村委会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希望能为此村的村民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帮助。
(二)对于那些没有买医疗保险的人,村委会应该先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尽量让他们自己主动去买医疗保险。
其次,村委会应该让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尽量做到人人参保,人人幸福。
(三)村委会应该多宣传一些关于买养老保险的好处,鼓励老人们积极地买养老保险。
争对上面第三点,村委会应该十分地重视,在此村建立一个真正的垃圾站,禁止村民乱倒垃圾,做出相关的制约条例。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去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四、结语此次调查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身边人的热情,同时也更清楚地了解了我们村现在的真实状况,感谢这次调查中极力配合我的村民和村委会的委员。
附录一访谈内容:1、您家有几口人?2、您的子女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3、您平时的生活费是从哪里来的?4、有没有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5、您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食、住感觉怎样?6、您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怎么过?7、您现在活了这把年纪,有没有什么平时像对子女说而没有说过的话?参考文献[1] 于丹丹, 曹月婷, 钱巧霞, 江秀玲, 熊黎明, 方云, 毛伟, 苏普玉. 安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3)[2] 张艳. 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调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2012,(13)[3] 李爱玉, 张坪兰, 曾林淼. 吉安市中心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6)[4]杨芳, 何小丽, 孙蛟, 杨润雨, 吕雪. 云南省个旧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