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碳喷涂施工方案
氟碳喷涂施工方案
一、涂装工艺流程
金属重防腐涂装分为三层:底漆、氟碳中涂、氟碳面漆。
施工准备→基础处理→涂布底漆→原子灰修补→打磨清洁→涂布氟碳中涂→涂布氟碳面漆→清洁工作→检验验收
具体工艺做法如下:
1、除油除锈工序:先用专用稀释剂擦洗金属表面浮锈及油物,增加涂层和金属构件的结合力。
2、打磨:将不锈钢表面毛刺等用角磨机进行打磨,使构件表面平整、接口平滑。
3、涂刷防锈底漆。
4、修补构件基面及焊缝连接处,用原子灰进行补平及打磨平整、平滑。
5、喷氟碳中间漆。
6、喷氟碳面漆。
7、喷涂完毕进行自检,然后交验。
二、表面处理
为达到良好的涂膜性能,正确的表面处理非常重要。
1、不锈钢的一次表面处理
1)、用稀释剂(福熙牌)浸湿干净布或毛刷擦去表面的油脂,“溶剂清洗”至不锈钢表面处理标准达SP3级。
牢固沉积物应铲去并用溶剂清洗干净。
2)、钢板表面的锈蚀盐,如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应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干抹布擦拭或用热风烘干除去水分。
2、分段的二次表面处理和修补漆的施工
3、施工
1)、底漆施工
金属结构漆主要采用金属防锈底漆,底漆按比例将主剂、固化剂(3:1)、稀释剂(10-20%)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并熟化30分钟后,用刮灰刀刮涂。
2)、面漆施工
先将面漆、固化剂(10:1)及稀释剂(10-20%)按规定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并熟化30分钟,固化剂在加入前先用稀释剂按1:5的比例稀释。
在相对湿度小于75%的环境下施工,避免在雨、雪、雾环境中施工,喷涂温度在-3℃-+40℃之间,加入固化剂后的面漆必须在12小时内使用完毕。
3)、孔、接缝和边缘等较难涂装的部位应在喷涂前用毛刷进行涂装。
4、养护期
双组分涂料在漆膜表干和实干之后,还不是漆膜的最后形成,须在常温下固化7天,才能达到正常效果。
四、喷涂施工的操作规程
1、喷涂用的压缩机应配有合适的压力表和调节阀,用来调节一次压力以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
2、在喷涂过程中,容器中的涂料应采用搅拌以使其保持均匀状态。
3、保持喷涂设备的清洁,使用时应先除去上次清洗时设备中残留的溶剂。
4、发生流挂时应立即刷除或除去涂料,表面重涂。
5、焊缝、铆钉、螺栓处和其他难以喷涂的部位应采用刷涂。
6、应特别注意稀释剂类型、用量、涂料温度和操作技术,避免待施工的涂料过粘、过干或过稀。
7、喷枪与被涂表面应保持垂直,左右上下移动时应注意与被涂面等距,移动要平行移动,避免做弧线移动,重叠面积应为50%。
五、安全防护
此种涂料因具有可燃、有毒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危险能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采取如下措施解决:
1、储存:此类材料是可燃的,应将其储存于干燥阴凉处,并远离火源。
2、施工过程中,易燃易爆的溶剂因挥发而散布于空气中,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接触明火即会发生爆炸,因此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且隔离火源。
3、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涂料中的一些组分对人类是有毒的,如树脂中的异氰酸脂、固化剂,颜料中的红丹,溶剂中的甲苯和二甲苯等,因此采用下列劳保用品作为防护设施:面罩(防尘面罩、供气面罩)、帽盖、防护眼镜、防护霜、长袖工作服、毛巾(作围巾用)、防护手套等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除了上述以外,还应饭前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触设备,避免交叉中毒等。
4、在吊篮操作时要遵守如下吊篮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上机操作前,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本使用说明书的内容。
2)、操作人员必须在地面进出吊篮平台,不得在空中攀窗口出入,不允许作业人员在空中从一个平台跨入另一个平台,上下人员物料必须在吊篮降至地面后进行。
3)、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4)、注意观察吊篮上下方向有无障碍物,如开起的窗户,凸出物体等,以免吊篮碰挂。
5)、严禁超载运行,载荷尽量均匀,稳妥地放置。
不得对平台施加冲击载荷。
6)、经常检查电机,提升机是否过热,或有异常响声,异常气味,如有,应立即停止使用,切断电源。
须请专业维修人员检修完好后方可使用。
7)、严禁擅自拆修安全锁,提升机和电控箱。
8)、一旦发生提升机卡绳或其他一时不能判明原因的故障,绝对禁止强行开动,务必要派有关人员检修,排除故障,确认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不允许在空中检修,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将工作平台固定。
维修人员进入吊篮时,必须配带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绳),保证不出任何事故。
、结束后应把工作平台落在地面平整处或离地面3米以下的位置,并与建筑物固定,以防止被风刮动造成破坏。
10)、班应关闭总电源几锁好电气控制箱,并将提升机,安全锁用塑料纸包扎,防止雨水渗入。
11)、平台内施工人员最少两个,最多三个,严禁单人及三人以上操作。
12)、吊篮内的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滑和绝缘电工鞋。
13)、五级以上大风天气里,必须将吊篮下降到地面或施工面的最低点。
5、在楼里施工时,楼梯必须架好,安全带必须系在结构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