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学校观课有感
2013年3月30日,第六届全国成功课堂成果经验交流会在商丘兴华学校召开。
通过五节观摩课与专家的报告,我收获很大,感觉不虚此行。
商丘兴华学校的“成功自学、成功量学、成功导学、成功侧学、成功思学”,安徽汇贤学校的“定向导学、互动展学、当堂检学”,开封求生学校的“自学、导学、测学“模式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模式不同,效果却相同,就是要高效课堂,要成功课堂,不盲从,不模仿,我的课堂我做主。
商丘兴华学校的丁一老师,年纪虽轻,却很有思想,很有见地。
她的课堂可用八个字概括:“民主,自由,参与,激情”。
虽然有课前排练的嫌疑,但学生的表现却整齐不呆板,平淡中充满了个性的灵动。
安徽汇贤学校的孙凤国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得到了极大地锻炼。
学生的生活技能得到了锻炼,充分体现了大数学的视野。
张沿沿老师的《圆柱的体积》,以学生自学,自测为主,虽没有多大亮点,但扎实,实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效果也不错。
开封求实学校的张玲老师执教的《方程》(复习课)给我触动很大,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我深知现代诗教学的难度,但张老师却给我上了一课,“以小见大”这节课的特色,没有夸张的演绎,没有做作的煽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不漏痕迹,从复习目标到一对一交流和小组交流,真是水到渠成啊!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可见一斑。
这就是一线教师的课堂,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啊!
最后兴华学校的张攀老师,他执教的《辨认方向》算是给所有听课的教师开了眼界,“教无定法“这个词在他身上得到了解释。
从图形变换和课堂小游戏的开展到课堂实际教学,虽然他的课作秀痕迹明显,也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探讨,锻炼学生的能力这一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课堂改革持续了十几年,也争论了十几年,众多的教学流派以及他们各自的理论攻势,在加上一些所谓的专家的摇摆不定的课堂评价使得许多一线教师的课堂变成了“四不像”,没有了数学本体的认识和追求,没有了个体智慧的涌动和喷发,一时浙派的”精致大气“,一时苏派的“扎实灵动“,一时海派的“语言文字训练”,一时鲁派的“导学案”,搞的一线教师身心疲惫。
在听完这五位老师的观摩课课后,我由衷的向一线教师大声疾呼:“我的课堂我做主!”。
朱金瑞
201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