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1课时: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内容:认识万以内的数。
(课本1~3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的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在用万以内的数描述某些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位表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二、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的数的过程。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并能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三、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1-3页内容,看图看文字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说一说:每种电器的价钱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和几个一元?2、你能把上面的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并读一读吗?3、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
举例说说千位上的“8”和个位上的“8”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四、自研共探:1、看一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讨论交流。
3、说一说,进行展示。
(1)每种电器的价钱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和几个一元?(2)你能把上面的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并读一读吗?(3)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
举例说说千位上的“8”和个位上的“8”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小组进行口头展示。
(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4、知识小结。
(1)万以内数的读写: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时,从高位起,按照顺位顺序读。
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关有几个0都不读。
(2)万以内数的组成:千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组成。
四、学情展示:第一关:读出下面各数。
1、柳河公园共有柳树560 棵。
读作:2、这一年共有366天。
读作:3、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2540 个。
读作:第二关:写出下面各数。
1、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写作:2、图书馆有一千二百五十种杂志。
写作: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写作:第三关:写一写,读一读。
(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2)9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3)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第四关:连线。
六千零三六千零三十六千三百六千三百零三六千零三十三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
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谁还能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六、巩固提升:1、必做题: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2、3、4题。
2、、选做题摆一摆:用下面的四张卡片,摆一摆。
(1)十位上是0的数()。
(2)中间和末尾都有零((3)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4)摆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七、板书设计认识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来读写,数位顺序想在前。
从高到低要牢记,读“零”写“0”是关键。
课后反思:第2课时:认识一万教学内容:认识一万。
(课本4-6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学难点:感受一万的大小。
教学用具学具:计数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教师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对万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一万有多大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万的认识。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并能认、读、写一万。
二、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4-5页内容,重点看兔博士、蓝灵鼠和人物的对话。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①看图一中的小正方体,你能试着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吗?②那多少个一千是一万呢?()个一千是一万。
③举例说一说:你对生活中一万的认识和了解。
(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讨论交流。
3、说一说,展示汇报:①看图一中的小正方体,你能试着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吗?②那多少个一千是一万呢?()个一千是一万。
③举例说一说:你对生活中一万的认识和了解。
小组进行口头展示。
(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4、知识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
四、学情展示:第一关:按规律数数。
A.996、997、、、;B.2270、2280、、、;C.5800、5900、、、;D.7632、7631、、、;E.1122、2233、3344、、、;第二关:写一写,说一说。
一万怎么写?10000张纸有多厚?10000人有多少?10000米有多长?第三关: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六千三百八十三千二百一十九二千三百零展示要求: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
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谁还能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六、巩固提升:1、必做题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1、2、3题。
2、选做题(1)一个一个地数:9976→10000(2)说出紧挨着的后面一个数:(内容见同步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认识一万课后反思: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本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经历自主尝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今天我们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经历自主尝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能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7-8页内容,重点看兔博士、蓝灵鼠和人物的对话。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3、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讨论交流。
3、说一说,展示汇报: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3、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小组进行口头展示。
(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四、学情展示:第一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 3050893 1001 99 3500第二关:填空。
(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展示要求: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
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小结: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看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
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六、巩固提升:1、必做题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1、2、3题。
2、选做题(1)一个一个地数:9976→10000(2)说出紧挨着的后面一个数:(内容见同步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比较千位:千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
千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位,百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百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课后反思:第4课时:近似数教学内容:课本9-10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近似数,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教学用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组数据,同学们仔细看看和原来我们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1)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
(2)我国的观赏花卉有2230多种。
1300和2230是与鸟类和花卉品种的准确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成为“近似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近似数”的认识。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出示学习目标:1、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二、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页内容,重点看红色部分字体。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①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为什么?②你能试着举例说说什么是近似数吗?③“≈”叫()号,读作()。
(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