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汇编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汇编
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任何重新 配置的行为都只能使这一效率降低,而无法使这一效率更高。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新福利经济学判断社会福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 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 种资源配置状态是“好”的状态改变——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9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考察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
埃奇渥斯盒状图 Edegeworth-box
diagram
XA+XB=X* YA+YB=Y*
●●
● ●
MRS
B XY
●MRS
A XY
●
●
交换的契约 (效率)曲线 Exchange contract curve
来考察各种商品或资源、各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同时 达到均衡的状态,即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 时决定的一种状态。
由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首创,希克斯所发展 1
•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
场看成一个整体。 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
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 补品)的价格。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 商品的供求都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如果资源的某种配置的调整使一些人的福利增进,而使另些 人的福利减少,就不能简单评判这种配置最优与否;
如果某种配置与另一种配置相比较,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福 利较高,同时没有一个人的福利较低,则前一种配置即被称为 帕累托式优于后一种配置,但前一种可能亦不是帕累托最优状 态。以上的状态只能称为帕累托改进。
我们仅仅能够说的是,给定任何不在曲线上的点,总存在比它
更好的点,而这些点在曲线上。
12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考察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
●●
● ●
●
生产的契约
(效率)曲线
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
即: 对两个生产者来说,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13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第一节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在假设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某一种商品或资源、某一个 消费者或生产者的均衡状态。
由马歇尔首创,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所发展。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从相互联系的角度
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Pareto) 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避开收入分配问题,以效
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目标。
7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标准)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如果资源在某 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任何人 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 种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亦称帕累托效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
即:对于A和B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11
● ● ●
沿着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点的移动,总会使一个人的效用提高而 另一个人的效用下降,根据帕累托最优标准,我们不能说曲线上 任何一点比曲线上其他点要更好一些,因为它们之间不可比较。
只有当社会具有明显的福利分配的偏好,如宁愿以牺牲B的利益 而使A更好些,则将选择c点。
•从a点到b点: A的效用提高,B的效用不变 •从a点到d点: A和B的效用都提高
•从c点到a点: A的效用不变, B的效用下降 •从c点到g点: A和B效用都下降
a点存在帕累托改进 c点不存在帕累托改进 10
•结论: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
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交 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 点的轨迹,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 最优分配的集合。
5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机制
一、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涵义
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 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的资 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或者,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 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
(二)福利经济的社会目标
一般均衡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 令由商品需求方程、要素需求方程、厂商供给方程和 要素供给方程组成方程组。(方程组有解的必要条件是令任
一种商品为货币,以该货币商品来表示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4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假设采用的是“试错 法”或“试探法”。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 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2
例如:产品市场的均衡
3
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基本观点: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 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 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 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 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
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 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假定
•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在两种产 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 •只存在两个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 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 •C生产X,D生产Y;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簇给定不变,生 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曲线簇给定不变。
•最大的选择自由 •最高的经济效率 •公平的收入分配
福利经济学属于 规范分析
6
(三)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庇古(Arthur Cecil Pigou) 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 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 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 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 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 格;反之则降低价格,从而使新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更 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的价格仍然不能使所有市场达 到均衡,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