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注意事项
工件需在恒温20℃ ±2℃摄氏度下测量,温度变化<2℃,若需测量紧急件,可运用温度补偿的方式减小因温度产生的误差。
但测量前必须在入检测室后15—30分钟后测量。
测量时由于行程关系,人须距离机器0.5米以外。
因设备利用的是光学测量原理,测量时不可有其他光源照射,会引起测量误差。
准备工作
1. 将需要测量的工件清洗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灰尘等脏东
西,清洗时不可用易掉毛物品,毛絮粘着在工件上影像测量
值。
2. 将测量平台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油污。
3. 将工件放入玻璃压盖下方,毛刺朝上,不可朝下,放时从上
方落下,不可在玻璃上划行,以免划伤玻璃。
调整摆放位
置,确保在测量仪可测范围内。
测量开始
1. 首先打开设备→打开机器电控开关,让其进行初始化运行,待
其运行完毕后,方可打开操作软件。
期间不可掀开玻璃压盖
(压盖下方有一个保护装置,为防止摄像头撞到设备,打开
压盖会触发急停,引起设备故障),运行结束以摄像头LED灯
全开并全灭为信号。
同时可打开计算机。
2. 设备自运行结束后方可打开软件端 Vispec 4.5.1(设备未运
行结束会显示设备初始化失败,此时须关闭软件及设备,重启
设备及软件)
3. 光源控制区:打底光时可选择自动打光,也可手动打光,推荐
自动打光。
4. 测量前须对工件进行对焦,可先手动对焦,大概清晰后再进行
自动对焦。
测量界面介绍:
光源控制区:
几何测量区:
5. 建立坐标系:单击第一行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最后一行第一
个机床坐标,根据实际要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几何元素进行测量,
一般常用的为点(我们常用圆的圆心)线建立坐标系,提取好基
元后,再单击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点线建立坐标系图标,最后
单击所提取的圆,直线(注意选取顺,先单击圆。
)
6. 几何测量步骤:选检测的基元类型→选取获得基元的方式(提
取或构建)。
根据要测量的要素,合理安排好测量步骤。
提取
基元时,左键选点,右键提取结束。
7. 基元的复制:需在坐标系中进行,选中想要复制的基元,单击
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复制基元,弹出对话框中有四种复制
方法,我们常用的为旋转复制。
输入角度与个数即可。
8. 公差设置:选中基元,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公差设
置,属性前的方框内打对勾方可输出到报告中。
在此对话框中可
设置标准值与尺寸公差,并可对形位公差进行标注。
在此对话框
中也可对基元的标号进行修改,比如系统默认的标号为:“圆
500”可修改为“内径”或者“外圆”,以方便打出报告后查
阅。
9. 输出报告:单击屏幕左上方Excel图标,出对话框后选择存储位
置,更改文件名即可。
保存前需注意调整图形框中的图形,超出
图形框区域的图像无法保存,如果尺寸过多,可进行部分保存,
多次保存,要确保清晰可见。
(也可输出其他格式报告)
10. 测量完成后,注意先关闭软件,再关闭设备,以免引起设备异
常。
关闭前记得将测量探头移至机床尾部。
关闭后盖好防尘罩
(注意设备的清洁)
编制: 日期: 2015年9月15 批准: 日期
附:
测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温度引起的误差。
温度对工件的影响较大,一般要求工件在恒
温下测量,但有时遇到急件需用特殊方法减小误差。
把工件拿到
检测室15分钟或20分钟后(视室内外温差与工件大小灵活把
握),此时不要改变室内温度,选取与工件尺寸相近的标准块放
到影像测量仪下测量,看实测尺寸进行温度补偿,补偿完后,再
测量标准块,直到标准块接近标准值后测量工件。
此时注意速战
速决,以免温度变化带来误差。
测完工件后再测标准块,看是否
有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 若设备出现打开光源但不显示图像,此时可能是数据插头松
动,加固即可。
3. 有时会测量校准棒,此时测量方法与冲片同,但注意样棒须是
水平放置,两端若是不一样高,需 进行调整。
4. 编程与自动测量。
编程一定要建立好坐标系,不可遗漏机床坐
标系的确定步骤。
程序编好,点击图形框上方的三角即可开始测
量,单击方形图标结束测量。
保存任务即为保存程序。
5. 移动工件。
单击任务,打开之前编好或测量过的程序,将建立
的坐标系及以上基元包括机床坐标选中,右键后选择设置平台
点,右键后更改测量方式,选手动测量(否则设备会找不到移动
后的工件)。
根据屏幕左下方提示,手动将建立坐标的基元提取
完后,坐标自动移到工件上,点自动测量即可。
编制:王蕊 日期: 2015年9月15 批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