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适地适树在造林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适地适树在造林工作中的应用

蔫鑫 事霸
自然 科 学

浅谈适地适树在造林工作 中的应用
谷彦 树 黄 亚章
( 黑龙 江省沾河林业 局格拉气林场 ,黑 龙江黑河 14 3 ) 6 13
摘 要 我 国现在还有 很多立地 条件较差 的林地需要 林业部 门造林 ,解 决这一 造林 难题 的有效办 法就是认 真遵循适 地适树 的原 则 。在林 地 上 种植最适 宜生长 的树 木 ,保 证树木产 生最大 的生态 、经 济和社会效 益 。 关键 词 适 地适树 ;造林 ;立 地条件 中圈 分类 号 ¥ 2 文献 标识 码 A 75 文 章编 号 17— 61(OOO 100 — 1 6 397 一 L) — 07 0 2 2
1 我 国造林 工作 基 本情 况 据全 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 ,我国森林 面积 、蓄积继 续保持增长态势 ,天然林 面积、蓄积增加显著 , 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 , 森林质量较上次森林资源清查有所提高。这说明我 国林业工作取得了一 个阶段性 的胜 利。但随着全球 环境 的进一 步恶化和人们 生活水平 的提 高 ,人类对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森林所能带给环境 的生态效益 日益 增加 。尤其是森 林在生态效 益的巨大作用 ,我 国已做 出明确计划 ,到 25 ̄ ,我 国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 定在2%以上 ,为实现这一 目标 ,就 00 6 要求林业部 门一方面做好现有林木的保护培育工作 ,另一方面要继续加 大造林工作力度 ,坚持扩大森林面积 和提高森林质量相结合 。 我 国已经开始 了多年 的人工林 培育工作 ,很多宜林 的林地 已经 越 来越少 了 ,目前 我国还 有8 多亩宜林 沙荒地 和相 当数 量 的2 度 以上 亿 5 的坡耕地可 以造林 ,但 由于其立 地条件差 ,给造林工作带 来很大 的难 度 。 但 为了让这 些林 地披上绿 装 ,只有充 分运用适 地适 树原 则 ,选 择适宜该立地条 件的树种 ,才 能保证这些林 地上造林 的成活率和保存
要。
的,能够最大 限度 发挥其生态 、经济 、社会 效益的树种确 定为造林树 种 ,做到适地适树 ,提高造林质量。只有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选择 适宜的树 种,或根据树种的特 『 择适宜 的造林地 ,切实遵循适地适树 生 选 原则 ,才能在造林后形成稳定的、抗逆性强 、生长迅速、生产率高 的林 分, 才能使造林工作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造林工作作 为林业工作 中的主要组 成部分 。通过造林 ,可 以产生 巨大 的经 济效益 ,为 国民经济 的发展 提供木材及林 产品 ,同时造林 形 成 良好 的森 林环境 ,发挥 出显著 的生 态效益 ,能 够改善环境 ,涵养水 源 、防风 固土 ,减少水 土流失 ,改善 小气候 ,造林 工作也能产 生一定 的社会效 益 ,对调整林业 结构 ,扩 大森林生态功 能 ,改善生 态环境 , 改善人们 居住条件 ,优 化投资及人居 环境 ,转化 富余劳动力等 方面都 起到 良好作 用 。在现 阶段 的造 林工 作 中 ,适 地适 树原则 尤其 显得 重
率。 从 以往造林工作 的效果来看 ,由于造林前没有充分考虑树木的生物 学特 陛,选择的树种 与林地立地条件相差太 多,没有很好地运用适地适 树原则 ,致使很多人 工林树种单一 ,品质不佳 ,树木长势不 良,如果又
恰逢气候干旱 、雨季偏长等 因素影响 , 木病死率也很高 。在预定 的年 林 限内林木不能成材、成林 ,造成 了种苗 、资金 、劳动力 、林地资源的极 大浪费 。 综上所述 ,我 国现在造林 任务 十分艰 巨,造林工作应该充 分吸取经 验教训 ,在造林工作实践 中,认真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为造林工作开个
好头 ,选好造林树种。
2 适地 适树 的概念 及作 用
1 适 地适 树。适地适树 中的 “ ”指 的是立地条件 ,包括地形 、 ) 地 土壤 、水文 、气候 、生物等几方 面。也就是说适 地就是要 考虑气候变 化 、降水量及其分配 ,土壤的厚薄 、肥瘠 、干湿 ,地形的高低 、 坡度 的 大小 ,杂草灌木的多少和高矮等 ,使造林树种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相适应 。经过造地适树选择 的造林树种能达到该立地条件下 、在当前技 术经济条件下 ,获得最大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 2 适 的是 ) 适地适树 、良 种壮苗 、认真种植 、 理结构 、细致整地和抚育保 护。其 合 中适地适树是基础 。只有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 ,选择优 良健壮苗木 、确 定合 理的群体结构 、采取正确 的管理措施 ,才能培育也 高效优质的森 林资源。适地适树原则体现了树种 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 的关系 。 造林工作是 一项长期 的工作 ,要投人 大量 的人力 、物力及资源 , 如果在 树种的选择 上错误 ,其不 良后果要几年甚至要十几年才能显现 。因此在 造林之前充分掌握分析造林地的立地 条件和树种 的特 陛,把符合造林 目
3 如何 做 到适 地适 树
1 正确认识造林 地的立地条件 。对立地条件做 出客观的评 价和正 ) 确划分立地类型 ,是贯彻适 地适树 的重要基础工作。应该全面掌握造林 地的立地性能 ,充分认识地形 、水文 、土壤 、生物 、人为活动等立地因 子 ,并且要 了解各立地 因子间 的相互 关系 ,找 出这些立地 因子 中的主 要因子。在具体的立地条件下 , 对所有立地因子综合分析,如果不能把 各种立地 因子相互联系起来做具体分析 ,就很难对立地条件做出正确评 价,以致于无法适地适树。 2 熟悉 了解树种 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树种 的生物学 特性 ) 是指树木在生 长发育过程 中表现 出的特点 ,如树木 的外形 、寿命 的长 短 、生长 的快慢等。树 种的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环境 的要求和适应 能 力 ,如树木的对土壤 的要求 、抗风性 、抗荫性、抗旱性等 。要把造林树 种 的生物学特 陛和生态学特 l 生都弄清楚 ,才能在适宜 的林地营造适 宜的 树种 ,才能给树种找个最适宜生长的地方 。 3 通过选树适地 、选 地适 树、改树适地等几种途径来实现适地适 ) 树 。选树适地 、选地适树在全 面掌握 了树种特f和林地的立地条件 时, 生 只要在思想能够充分 认识到适地适树的重要性 和经济性的前提下 , 是很 容易实现 的。而改树适地 ,是指通过一些技术措施改变树种的一些特 陛 使之与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的方法 。如通过育种工作使原本不耐寒 的 树种可 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耐旱性或耐盐性以适应在寒冷 、干旱或盐渍 化 的造林地上生长。改地适树则是通过整地 、施肥 、灌溉 、混交 、土壤 管理等措施改变林地 内的生长环境, 让造林树种可以顺利生长并取得较好 的效益 。这三条途径在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 但在现实 的技术和经济条件 下 ,改树或改地都是不太现实 的。而且改树及 改地措施能否取得 预期效 果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 的时 间来验证 。因此后两个途径必须以第一个途 径为基础, 尽可能能过选择的方法选地或选树 。 4) 要作 到适 地适树 。应该 本着 优先发 展优 良乡土树 种 的原则 。 乡土树 种具有对 当地环境最 高的适应能力 ,因此造林 易成 功 ;乡土树 种在 当地世代繁衍 ,与 当地 的气 候 、土壤环 境融为一体 ,在各种 自然 灾 害前 具有很高 的抗逆性 ;乡土树种取材方 便 ,育苗 容易 ,不用长途 运输 ,苗木成活率 高 ,人们对其 的培育技术也 较熟悉 ,因此 造林 成本 低 、经济实惠 。 5 适 地适树的标准 。造林工作 中是否遵循了适地适树原则 ,可 以 ) 首先通过造林 后第一年 的成活率和第三年保存率来衡量 ,其次还可通过 林 木成材 、 成林 的数量及质量来评价。适地适树执行的好的造林工作 , 其造林成本投入较少 ,而经济效益都 比较高 , 其培育 出的林 分能够生长 稳定 , 抵御 当地 自然灾害能力较强。
参 考文 献 【】 1 沈国航 . 森林培育 学[ . 国林 业 出版社, 0 M] 中 2 1 0
【] . 木培育 [] 2肖扬 林 M. 中国农业科 技 出版社, 9 1 8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