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用心对待 征文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用心对待 征文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用心对待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沈璐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落到人间的天使,他们或许缺了胳膊,缺了翅膀,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更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在我们班中,有这样的一个“女瘟神”,没有小组长愿意她进入自己的小组,因为她作业交得总是最迟,没有人希望她坐在自己的前面或者后面,因为她的座位周边总是乱成一团,用过的纸巾乱丢,会把它偷偷的踢给身边的同学,没有人愿意跟她同桌,因为看不惯她的种种行为。

在班级里,她几乎没有朋友,所到之处,每个人都惟恐避之不及。

班级里,最近在运动员的选拔,无待,我们班没有优秀的运动健将,“哎呀,我们班怎么就没有跑步快的人呢?”“沈老师,我倒有个办法。

”“什么好办法?”“只要让李某某,在后面追,我们班,尤其是男生一定会跑得很快”。

我无语。

在我印象中,李某某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作业拖拉,上课不听,学习习惯差,不注重个人卫生,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不会处理同伴关系等等。

介于她在学校里的各种表现,当然是家访的重点对象。

由于孩子一直是外公外婆在管的,因此登门进了她外婆家里。

一番谈话之后,了解到,孩子从出身开始就跟着外婆生活,孩子也不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

小孩子的房间里,放满了小女孩喜欢的洋娃娃,棉被是可爱的小老虎,床边放着一张写字台,带着花环的艺术照摆在那里,还有几本叠在一起的书,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房间的门上,贴着一对福童,福童的脚上贴了两朵花。

外婆告诉我,这两朵花,是有由来的。

那次,因为孩子不听话,她妈妈气上来了,打算揍她一顿,孩子躲进房间之后,妈妈在外面用桌子砸门。

而砸完门,之后,妈妈没有解释为什么生气,也不告诉孩子打她的理由,更没有给孩子讲道理,自己发泄完之后,就走人。

剩下一个烂摊子让外公外婆收拾。

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让孩子与妈妈越来越远。

但是,孩子对于外公外婆却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每当外公外婆生病的时候,孩子会上网查找各种药品的药用价值,告诉外公外婆该如何服用,也会一直守在外公外婆的身边。

也正是因为如此,外公外婆都非常的宠爱她,什么事情都帮她做好。

据说,孩子的课本,除了学校里的一套之外,他们在
书店每学期也会额外的订购一套,因为孩子什么东西都会缺,课本也是经常不见。

我想,通过这次家访,我更全面的了解了孩子,也知道了孩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李某之所以不合群,之所以破拐子破摔,都是缺乏爱的后遗症,对孩子在学校里表现理解的同时,更觉得自己应该对她多点关心,多点关爱。

记得有一次上科任老师课的时候。

那次我经过教室,科任老师叫住了我,说李某好像病的挺重,脸色苍白。

我把陈某叫到了办公室,先是问她需不需要去医务室,她逞强地说不。

知道她的性子,没再强求,而是把自己日常用的杯子洗净后倒了一杯热水给她,对她说,就算不去医务室,喝杯热水总可以吧。

李某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看了我的杯子一眼,犹豫了一下最后接过杯子,虽然动作有点生硬,但终究还是把水喝了。

我注意到这些细节,心想对李某的确是应该用关爱来感化。

看她的样子判断他可能是重感冒,我探手想试下她额头的温度,她撇开头避过了我的手;这在我的预料之中,所以并不介意,我继续探手试温度,这次她终于没再撇开头,感觉到她的确在发烧,我拉起她的手臂带他去了医务室,尽管她先前逞强地说不去。

一路上,她没再像以前那样排斥我,而是任由我拉着去医务室。

我想,也许李某的心理在慢慢发生改变,所以这次才没甩开我的手吧。

这是学校中很小的一个插曲,但是对于像李某这样一直被归为差生行列而缺乏关爱的学生来说,也许他的心被温暖了,这样的学生一旦有点温暖,他的内心就会阳光普照了。

至那以后,我发现李某不再像以前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

私下里会在QQ上主动找我聊天,和我说她在学校以及生活中的不开心,我也慢慢知道,原来他的父母很少管她,家里只剩外公和外婆。

因为隔着两代,觉得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学校与生活的事甚少向长辈提及,加上在学校时总觉得自己不受关注,时间长了就开始自暴自弃,我行我素,于是就慢慢地成了问题学生。

这样的一个学生,在家里缺乏关心,在学校由于是问题学生而也缺乏关注,日积月累,他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现在,他觉得自己被关心了,心墙也慢慢卸下了。

而对于他的改变,我也没有忽视,而是一再地在言语和行动上给其鼓励和表扬,十几岁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在乎这样的表扬,李某也一样,她觉得自己被肯定了,所以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照此下去,我想,假以时日,李某虽不一定会成为好学生,但是一定不会再是问题学生,并且会慢慢地融入到其它学生中去。

反思总结:
问题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是老师关注的对象,而且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

这些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岐视,他们的自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我行我素,对事情漠不关心,违犯了校规校纪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劝告也无动于衷。

对于转化这样一群学生,我觉得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这样展开:
一、用“爱”去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教师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致,更应该对问题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师敞开。

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表扬,让后进生找回自信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对于学生,你说他们表现棒,经常表扬、鼓励他们,他们真的会越来越棒;你说他们表现差,时常批评、训斥他们,也未必见效,反而会越来越差。

对于后进生来说,因为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记得某位教育家也曾说过:“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不够。

”的确,表扬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会使孩子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

我想,作为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

不吝啬表扬,更要善用、巧用表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用微笑鼓励后进生
问题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经常受到人格污辱,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

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并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到集体和老师真诚的关怀,从而努力去学习。

四、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尺有所寸有所短”,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也同样希望受到师生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

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可能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的加以表扬,,及时肯定、衷心祝贺,借此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促使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问题学生提要求须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虑,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变后进生为先进。

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这应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偶尔的教育行为,扎根于心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我们要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意义,它需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和信心去关注他们;同时,应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这样,教师一人的力量就可以转化为班级几十位同学的力量,因为同学之间是同龄人,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为熟悉各自的真实品行,更为直接地关心、帮助,必要时进行监督。

我们还要认识到转化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作为一名育人者,对于学生,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尤其是问题学生。

我们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还要塑造他们的性格,改正他们的行为;我们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只有深刻明白这点,我们才能用爱去对待他们,才能
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自己备受器重而更加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