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发展现状分析
图2 模具行业产业链 建筑,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塑料的需求量都很大.据估计,仅汽车, 建筑,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塑料的需求量都很大.据估计,仅汽车, 摩托车行业每年就需要100多亿元的模具;彩电模具每年也有约 亿元的 多亿元的模具; 摩托车行业每年就需要 多亿元的模具 彩电模具每年也有约28亿元的 市场. 市场. /camd
2,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2) ,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 塑料模具加快集群化发展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地域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地域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发 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 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珠江 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约占全国模具产值的2/3以上 以上. 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约占全国模具产值的 以上.塑料模具与模具整 个行业的地域分布相似,广东,江苏,浙江塑料模具位于全国前列,其产 个行业的地域分布相似,广东,江苏,浙江塑料模具位于全国前列, 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70%. 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 .
Contents
1 2 3 4 5
模具行业全球发展现状点评
塑料模具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中国塑料模具出口前景
中国模具进出口分析
/camd
1,全球发展现状点评(0) ,全球发展现状点评( )
全球主要模具生产国包括亚洲地区的日 全球主要模具生产国包括亚洲地区的日 亚洲地区的 韩国与大陆,以及美洲地区的美国, 美洲地区的美国 本,韩国与大陆,以及美洲地区的美国, 欧洲地区的德国 德国. 欧洲地区的德国. 各国产业形貌 各国优劣势分析 小结
3,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2) ,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
产品水平状况
项 目
表三 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
国
外
国
内
注塑模型腔精度 型腔表面粗糙度 非淬火钢模具寿命 淬火钢模具寿命 热流道模具使用率 标准化程度 中型塑料模生产周期 在模具行业中的占有量
0.005~0.01mm Ra0.10~0.05m 10~60万次 160~300万次 80%以上 70~80% 一个月左右 30~40%
图1 2006,2008年同期塑料模具在模具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 年同期塑料模具在模具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camd
2,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1) ,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 塑料模具已形成巨大的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形 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 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 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 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 模具发展一片生机. 模具发展一片生机.
表三 反映水平的经典模具举例
大型模具 精密模具 复杂模具 多腔模具 高速模具 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大屏幕彩色电视机, 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大容量洗衣机等塑料件的 模具等 光盘,导光板,手机,音像设备,小模数齿轮, 光盘,导光板,手机,音像设备,小模数齿轮,车灯等塑料件模具等 多色注塑,多层注塑,低压注塑,带件兰差,模内转印,蒸汽注塑, 多色注塑,多层注塑,低压注塑,带件兰差,模内转印,蒸汽注塑,热流 道及气体辅助注塑等塑料模具 塑料封装模具, 塑料封装模具,塑料包装模具等 塑料型材挤出模,包括双腔,双色, 塑料型材挤出模,包括双腔,双色,双材质等共挤模具
模具专业主干课程
塑料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camd
模具制造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MOLD MANAFACTUR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INDUSTRY OF A COUNTRY
/camd
注:在海关统计中,塑料模具和橡胶模具在同一税目中,因此表中数据包含这两类模具,但塑料模具占其中的绝大多数.
3,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1) ,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
产品水平状况
在生产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在生产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塑料模具水平也有很 大提高.国内目前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60吨的大型模具 吨的大型模具, 大提高.国内目前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 吨的大型模具, 型腔精度达0.5m的精密模具,一模 的精密模具, 型腔精度达 的精密模具 一模7800腔的多腔模具 腔的多腔模具 以上挤出速度的高速模具. 及4m/min以上挤出速度的高速模具.模具寿命也有很大 / 以上挤出速度的高速模具 提高,己可以达到100万模次以上.比较能反映水平的典型 万模次以上. 提高,己可以达到 万模次以上 例子如表三. 例子如表三.
图3 2008年1-5月我国模具产值前5个省市占比情况 /camd
3,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0) ,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
产能发展状况
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超过汽车, 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超过汽车,电器行 未包括港澳台统计, 业.2007年,我国 未包括港澳台统计,下同 塑料模具销售额约 年 我国(未包括港澳台统计 下同)塑料模具销售额约 亿元. 为365亿元.现将近三年发展情况及进出口情况列于表一,表二. 亿元 现将近三年发展情况及进出口情况列于表一,表二.
表一 2005~2007年塑料模具销售额 ~ 年塑料模具销售额
单位: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销售额 2005 244 2006 288 2007 365
注:大量自产自用内配的塑料模具未计入销售额之中.
表二 2005~2007年塑胶模具进出口情况 ~ 年塑胶模具进出口情况
单位: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口 出口 2005 11.45 5.32 2006 10.47 7.33 2007 10.65 9.78
3,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4) ,中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1)模具产品将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向发展;模具生产 模具产品将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向发展; 模具产品将向着更大型 将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将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将向着技术集成 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2)模具 模具CAD/CAE/CAM/PD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信 正向集成化, 模具 正向集成化 三维化,智能化, 息化方向发展.快捷高速的信息化时代将带领模具行业进入新时代. 息化方向发展.快捷高速的信息化时代将带领模具行业进入新时代. (3)模具的质量,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周期放在 模具的质量, 模具的质量 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 首位,要求模具尽快交货,因此模具生产周期将继续不断缩短. 首位,要求模具尽快交货,因此模具生产周期将继续不断缩短. (4)大力提高开发能力,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产品开 大力提高开发能力, 大力提高开发能力 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 发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的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这需要在有较大把握和敢冒 发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的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这需要在有较大把握和敢冒 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变被动为主动.以及"你给我一个概念, 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行 ,变被动为主动.以及"你给我一个概念,我还你一个 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都已成为发展趋势. 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都已成为发展趋势. (5)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过去以钳工为核心,大量依靠技艺的 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 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 过去以钳工为核心, 现象已有了很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 模具是一种工艺品" 现象已有了很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 "模具是一种工艺品"的概念正在被 模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所替代,模具"上下模单配成套" "模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所替代,模具"上下模单配成套"的概念正 只装不配"的概念所替代 的概念所替代. 在被 "只装不配 的概念所替代.模具正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技艺而变为今后 主要依靠技术.这不但是一种生产手段的改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更 主要依靠技术.这不但是一种生产手段的改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 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向使得模具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向使得模具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具精度越来越 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 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最终促使整个模具工业水平不断 提高. 提高. (6)高速加工,复合加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将不 高速加工, 高速加工 复合加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及新材料,新工艺, 断得到发展. 断得到发展.
球发展现状点评( ) 各国产业形貌
1. 在从业人数方面.大陆模具家数及从业人数最多,大型模具厂员 2.
工人数约600~700人,更有规模达上千人的公司.其它国家的模具业则 多以中小型企业型态经营. 在产品类别方面.日本与大陆偏重生产冲压模及塑料模,两者产 值合计比重高达八成,南韩则以其它模具产值比重最大,占总产值四成 七.在应用市场方面,日本,韩国,美国与德国以汽车模具为最大宗产 品,而我国则以电子通讯产品用模具为主. 在各国工资方面.根据美国国贸局所作模具产业白皮书的调查结 果,以德国时薪最高,技术人员时薪水准为$12.13~$19.28,设计人员 则为$16.91~$25.26,日本与美国则介于中间,大陆工资最低,技术人 员年薪仅$732~$5,853,设计人员仅为$2,927~$5,853 ,若以最高年薪 为基准与德国比较,则仅能雇用德国技术人员约38天左右,由此可看出 先进国家与中国大陆低廉的工资成本差距如此之大. 各国出入超状况来看.日本,南韩及德国的模具属强/准出超品, 大陆与美国的模具则因国内需求市场大,本国厂商无法完整供应,须藉 进口模具以满足下游市场的产品制造,因此属强/准入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