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节礼仪

春节礼仪

春节礼仪
一、春节的由来
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做春节。

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的名称。

从古至今,有过“上日”、“元日”、“正旦”、“正日”、“元首”、“新政”、“新元”等。

二、春节的习俗
1、扫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2、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熬年、熬夜。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
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3、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精选大
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4、贴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
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5、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
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6、拜年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
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辈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三、教学方法
1、讲与春节有关的故事
2、做手工例如:小班(做有关狗年的贺卡)
中班(做爆竹)
大班(剪福字)
四、春节礼仪
1、购物礼仪5、做客礼仪
2、问候礼仪6、邻里礼仪
3、拜年礼仪7、手势语
4、餐桌礼仪8、礼貌用语
(一)春节筹备期,采买年货-----购物礼仪
1、提前制定计划,根据购物计划购买
2、瓜果香,不能尝
3、紧跟家长,不乱跑
(二)、问候礼仪
问候长辈用尊称。

(您好)
(三)、拜年礼仪
1、手势语:男宝宝: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紧贴在一起,放于胸前前后摇动。

女宝宝:左手半握拳,右手搭在左手上,手腕部分分开一些,前后摇动。

2、吉祥话: 新年快乐!吉祥如意,身体健康!往事如意,等。

3、接红包礼仪:双手接,并表示感谢!不能当面拆红包。

(四)餐桌礼仪
1、座位:先请长辈入座,长幼有序。

2、就餐:长者先,幼者后。

3、进餐:独立进餐,吃干净,不浪费。

4、用筷子礼仪。

(五)做客礼仪
1、敲门:轻敲
2、进门:邀请才进门
3、不要乱翻主人的东西
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六)接待礼仪:
1、问好,请坐
2、招待:倒水,双手递水
3、送客:送到门口,并说“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七)邻里礼仪
1、对邻居说吉祥话
2、力所能及帮助邻居,助人为乐!
3、管好自己的小手,不撕扯春联,年画!
备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礼仪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
小班:礼貌用语和吉祥话,接红包的礼仪
中班:礼貌用语和吉祥话,接红包的礼仪,做客礼仪,餐桌礼仪
大班:礼貌用语和吉祥话,接红包的礼仪,做客礼仪,餐桌礼仪,购物礼仪,邻里礼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