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旅游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智慧旅游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智慧旅游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智慧旅游实务
课程编号:
课程组长:
学分: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 学分)
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
智慧旅游是互联网和旅游两大领域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驱动下,旅游行业在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本课程根据我国智慧旅游建设与发展形势和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设置和计划安排上,充分体现对智慧旅游建设实践应用和智慧旅游领域创新创业的指导。

课程共分五章,前两章从旅游参与者(旅游业管理者、经营服务者、旅游者等)多视角解读智慧旅游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激发读者的创意思考;后面三章,从智慧旅游的建设实践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实务、电子商务应用实务,全面阐释智慧旅游生态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案例融合,强化本书的应用性和参与性。

课程教学目标:
一是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培养既懂管理,又会操作的智慧旅游应用、开发的基层管理人才。

二是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紧跟行业变化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32学时)
第一章智慧旅游概述(4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信息化发展概览,了解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智慧旅游概念,智慧旅游实现的总体框架,结合智慧旅游发展中的热点,了解智慧旅游前沿技术的趋势及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旅游和旅游产业的概念、发展机遇和现状
2、了解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理解智慧旅游概念
3、掌握智慧旅游总体架构体系
重点:
1、旅游和旅游产业
2、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3、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
4、智慧旅游产生的背景
5、我国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现状
6、智慧旅游定义
7、旅游+互联网
8、旅游+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9、智慧旅游丰富旅游供给侧,支撑全产业链
10、智慧旅游以大数据为支撑广泛融合,深化竞争的方式
难点:
1、智慧旅游内涵和应用建设对象
2、智慧旅游总体框架
3、智慧旅游功能层次
4、智慧旅游建设支撑保障体系
& 阅读材料:
1、金振江等,智慧旅游(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李云鹏、晁夕、沈华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3、黄羊山、刘文娜、李修福,智慧旅游——面向游客的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第二章智慧旅游技术基础(6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智慧旅游技术支撑体系,着重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全面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其的概念、特点,并熟悉它们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智慧旅游各类相关技术的概念
2、理解智慧旅游各类相关技术的特征
3、掌握智慧旅游各类相关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
重点:
1、互联网
2、移动互联网及其智能终端
3、web2.0和web3.0
4、基于网络的营销推广新技术
5、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6、物联网的技术体系
7、云计算概念与特征
8、云计算服务模式
9、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0、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11、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
12、人工智能的概念
13、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