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授课年级专业班级姓名《传染病学》课程作业一、名词解释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n.meninyitidis),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

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

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0.1~0.2um,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

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

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艾滋病B.鼠疫C.乙型肝炎D.疟疾E.麻风病3.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B.传染源的积累C.易感人群的积累D.病原体抗原性的变化E.自然因素周期性变化4.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 A )A.咽拭子或血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表现5.流脑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E )A.轻型B.暴发型C.慢性败血症型D.顿挫型E.普通型6.确诊流脑的主要依据是(C )A.脑脊液呈化脓性B.血清特异性抗体监测阳性C.皮肤粘膜瘀点瘀斑D.当地有流脑流行E.血液脑脊液涂片镜检或培养发现脑膜炎双球菌7.流脑主要传播途径是(E )A.空气传播B 经水传播C.经食物传播D.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E.密切接触直接传播8.脑膜炎球菌主要致病因素是(A )A.变态反应致细胞病变B.外毒素C.神经毒素D.直接致组织细胞坏死E.内毒素9.对于暴发型休克型流脑,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E )A.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B.扩容纠酸C.应用皮质激素D.抗DIC治疗E应用10%甘露醇脱水10.钩体病弥漫肺出血型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短程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K注射止血C.度冷丁镇静D.酌情使用西地兰E.血压偏低时及时使用升压药11、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是(A)A、管理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针对重点环节的综合错施12、下列措施中,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A、预防接种B、清除垃圾C、消毒仪器D、口服药物13、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是( C )A、三大类20种B、三大类30种C、三大类37种D、二大类35种14、发现甲类传染病城镇和农村上报时间是(B)A、3-5小时B、2-6小时C、3-4小时D、4-5小时15、发现乙类传染病城镇和农村上报时间是(A)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 6人已下载下载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我要定制简历A、6-12小时B、13-24小时C、14-24小时D、15-24小时16、传染过程中的五种表现,最易识别的是( C)A、原体被清除B、潜在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1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中没有(D)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C、有感染后免疫D、免疫原性18、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段中,最明显的一期是(B)A、潜伏期B、前驱期C、急期D、恢复期19、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中没有(A)A、医疗条件B、气候C、地理D、季节、社会20、乙肝的传播途径中错误的是(B)A、血液传播、体液传播B、呼吸道传播C、母婴传播D、血制品传播21、下列疾病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A、肝炎B、狂犬病C、疟疾D、流脑22、下列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C)A、肺结核B、乙脑C、菌痢D、乙肝23、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A、性接触传播B、消化道传播C、空气传播D、普通接触24、典型麻疹最常见的出诊时间是(B)A、病后2日B、病后3日C、病后4日D、病后5日25、典型伤寒最常见的出诊时间(B)A病后2日B、病后6日C、病后4日D、病后日26、下列疾病中,属于呼吸道隔离的是(B)A、流脑B、伤寒C、乙肝D、乙脑27护理重型肝炎时,记录初入量在(A)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28、急型重型肝炎护理中,那种饮食最适合()A、高脂肪B、低脂、低盐、低蛋白C、低糖D、高盐29、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那一项阳性表示病人已恢复(C)A、抗-HBsB、抗-HBeC、抗-HBcD、HbsAg30、菌痢在我国流行的菌群(A)A、福氏菌群B、志贺氏C、鲍氏D、宋内氏31、乙脑病人死亡原因是(C)A、休克B、出血C、呼吸衰竭D、酸中毒32、乙脑护理中把住三关是(A)A、高热、惊厥、呼衰B、高热、休克、出血C、高热、嗜睡、感染D、高热、呕吐、烦躁33、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A)A、猪B、羊C、狗D、猫34、出血热发热期一般持续(A)A、1-2日B、2-3日C、3-4日D、3-7日35、典型出血热病人,“三红”、“三痛”症状及体征出现在(A)A、发热期B、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36、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A)A高热B、血浆外渗C、出血D、感染37、菌痢病人治疗首选抗菌素是(B)A、氯霉素B、庆大霉素C、奎诺同类D、磺胺类38、易发生在冬春季节的病是(C)A、乙脑B、菌痢C、流脑D、乙肝39、出血热传播途径中没有(B)A、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B、母婴传播C、接触传播D、体液传播40、出血热少尿期发生在病程的(A)A、5-8日B、2-3日C、3-4日D、4-6日41.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各期发展过程为:(D)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C.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D.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E.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42.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D)A.头痛、全身痛、腰痛B.头痛、腰痛、关节痛C.头痛、腰痛、腓肠肌痛D.头痛、腰痛、眼眶痛E.头痛、腰痛、腹痛43.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早期特异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检查是:(C.)A.补体结合试验B.中和试验C.特异性Ig抗体检查D.凝溶试验E.炭凝集试验44、乙脑病人死亡原因是(C)A、休克B、出血C、呼吸衰竭D、酸中毒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流脑的预防是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2.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耐高温,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3.伤寒复发是因为再次感染伤寒杆菌所致。

(√)4.伤寒带菌者持续时间超过2月称慢性带菌者。

(√)5.全世界首例H5N1人禽流感病例是1997年在香港确诊。

(√)6.疫区范围内禁止活禽在市场内销售、运输、交易。

(√)7.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至医院。

(√)8.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传染病学》课程作业一、名词解释1.干性霍乱2.脑膜炎球菌病3、传染源4、、潜伏期5、传染6、AIDS:7.病毒性肝炎8.医源性感染9、再燃:10.钩体病后发症二、选择题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A.艾滋病B.鼠疫C.乙型肝炎D.疟疾E.麻风病3.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A.传播途径的改变B.传染源的积累C.易感人群的积累D.病原体抗原性的变化E.自然因素周期性变化4.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A.咽拭子或血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表现5.流脑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轻型B.暴发型C.慢性败血症型D.顿挫型E.普通型6.确诊流脑的主要依据是A.脑脊液呈化脓性B.血清特异性抗体监测阳性C.皮肤粘膜瘀点瘀斑D.当地有流脑流行E.血液脑脊液涂片镜检或培养发现脑膜炎双球菌7.流脑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 B 经水传播 C.经食物传播D.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E.密切接触直接传播8.脑膜炎球菌主要致病因素是A.变态反应致细胞病变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D.直接致组织细胞坏死E.内毒素9.对于暴发型休克型流脑,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A.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B.扩容纠酸C.应用皮质激素D.抗DIC治疗E.应用10%甘露醇脱水10.钩体病弥漫肺出血型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短程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K注射止血C.度冷丁镇静D.酌情使用西地兰E.血压偏低时及时使用升压药11、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是()A、管理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针对重点环节的综合错施12、下列措施中,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预防接种B、清除垃圾C、消毒仪器D、口服药物13、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是()A、三大类20种B、三大类30种C、三大类37种D、二大类35种14、发现甲类传染病城镇和农村上报时间是()A、3-5小时B、2-6小时C、3-4小时D、4-5小时15、发现乙类传染病城镇和农村上报时间是()A、6-12小时B、13-24小时C、14-24小时D、15-24小时16、传染过程中的五种表现,最易识别的是()A、原体被清除B、潜在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1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中没有()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C、有感染后免疫D、免疫原性18、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段中,最明显的一期是()A、潜伏期B、前驱期C、急期D、恢复期19、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中没有()A、医疗条件B、气候C、地理D、季节、社会20、乙肝的传播途径中错误的是()A、血液传播、体液传播B、呼吸道传播C、母婴传播D、血制品传播21、下列疾病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A、肝炎B、狂犬病C、疟疾D、流脑22、下列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乙脑C、菌痢D、乙肝23、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性接触传播B、消化道传播C、空气传播D、普通接触24、典型麻疹最常见的出诊时间是()A、病后2日B、病后3日C、病后4日D、病后5日25、典型伤寒最常见的出诊时间()A病后2日B、病后6日C、病后4日D、病后5日26、下列疾病中,属于呼吸道隔离的是()A、流脑B、伤寒C、乙肝D、乙脑27护理重型肝炎时,记录初入量在()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28、急型重型肝炎护理中,那种饮食最适合()A、高脂肪B、低脂、低盐、低蛋白C、低糖D、高盐29、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那一项阳性表示病人已恢复()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HbsAg30、菌痢在我国流行的菌群()A、福氏菌群B、志贺氏C、鲍氏D、宋内氏31、乙脑病人死亡原因是()A、休克B、出血C、呼吸衰竭D、酸中毒32、乙脑护理中把住三关是()A、高热、惊厥、呼衰B、高热、休克、出血C、高热、嗜睡、感染D、高热、呕吐、烦躁33、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A、猪B、羊C、狗D、猫34、出血热发热期一般持续()A、1-2日B、2-3日C、3-4日D、3-7日35、典型出血热病人,“三红”、“三痛”症状及体征出现在()A、发热期B、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36、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A高热B、血浆外渗C、出血D、感染37、菌痢病人治疗首选抗菌素是()A、氯霉素B、庆大霉素C、奎诺同类D、磺胺类38、易发生在冬春季节的病是()A、乙脑B、菌痢C、流脑D、乙肝39、出血热传播途径中没有()A、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B、母婴传播C、接触传播D、体液传播40、出血热少尿期发生在病程的()A、5-8日B、2-3日C、3-4日D、4-6日41.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各期发展过程为:()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C.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D.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E.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42.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A.头痛、全身痛、腰痛B.头痛、腰痛、关节痛C.头痛、腰痛、腓肠肌痛D.头痛、腰痛、眼眶痛E.头痛、腰痛、腹痛43.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早期特异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检查是:()A.补体结合试验B.中和试验C.特异性Ig抗体检查D.凝溶试验E.炭凝集试验44、乙脑病人死亡原因是()A、休克B、出血C、呼吸衰竭D、酸中毒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流脑的预防是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