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工作总结报告————————————————————————————————作者:————————————————————————————————日期: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工作总结报告基地单位名称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姓名宋天童学号151604010031 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性别男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学校导师陈亮基地导师周治国专业实践报告(不得少于10000字):一、基地单位介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三十多年来,特别是1984年实行科研体制改革以来,坚持以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科研水平。
目前我院已成为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建筑科技研究开发的主要依托单位和广州市建筑业的科研龙头单位,同时又是广东省广州建筑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载体。
本院十分注重科技队伍的建设,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高素质人才组成的科技队伍,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5%,科研实力雄厚,并且有丰富的工程质量检测和设计施工经验,承担着广州地区重点建设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仲裁、技术认证、信息交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近年来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引进开发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丹麦、瑞士等国家的先进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使我院成为国内开展桩基、结构、基坑及幕墙等检测项目水平、仪器进、检测能力的检测单位之一,是广东省第二个获得国家实验室认证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
同时还拥有别的预应力工程专项资质,承担了一百多项预应力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技术推广任务。
此外,应用新技术完成结构加固、地基处理等几十项工程的优化设计与施工。
近年来,先后完成科研项目44项,其中32项获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
近年来更成为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主要编写单位,主编和参编(含在编)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验收规程》、《基桩低应变检测规程》、《基桩及地下连续墙钻芯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和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等。
我院一贯重视技术队伍的廉洁作风建设和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注重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曾多次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广州市文明单位、先进单位,被广州市税局评为财税达标先进单位,被广州市计量局评为计量管理先进单位。
本公司属下单位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是广州市建委在1985年8月发文成立的广州市首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拥有广东省计量认证、国家CMA资质审查认可、国家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广东省建设工程检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等资质,2007年被授予建设部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试验检测能力在广东省建设行业检测机构中居领先地位。
公司现为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检测和鉴定协会副会长单位。
公司引进了美国、以色列、丹麦、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外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
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34大类,拥有建筑材料、地基基础、工程结构、幕墙门窗、道路桥梁、室内环境、建筑节能等综合性检测能力,提供的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能为有争议的工程质量问题提供法院认可的技术鉴定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在国际上30多个国家得到互认。
本公司属下单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及专业施工的综合性建筑企业。
具有岩土工程勘察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城市规划编制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预应力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工程设计专业丙级资质。
本公司属下单位广西天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主要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见证取样检测,建筑物变形监测,在建或既有建(构)筑物可靠性鉴定,桥梁道路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节能咨询与检测,隧道工程与城市地下工程检测。
技术创新平台: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部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建筑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建筑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广东省绿色建筑与新型建材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广州市绿色建筑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广州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与中山大学共建岩土工程硕士点和固体力学博士点。
本公司主办的《广州建筑》(国内统一刊号:CN44-1229/TU,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2439)创刊于197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双月刊)。
二、顶岗实习(一)顶岗工作2016.03-2016.12 作为河海大学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广州市进行为期10个多月的实习,师从周治国教授,参与的项目有:1、实习过程中参与了多个基坑支护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负责工程量的核算,技术标书的编写,投标文件的装订与封印。
2、参与黄山鲁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勘察项目,负责现场记录、验孔、终孔、报表填写、钻孔柱状图绘制、勘察报告编写。
3、参与南沙中交明珠国际北地块基坑支护工程现场协调管理和资料的编写。
4、参与时代科拉迪尼商业项目工程现场协调管理和资料编写。
(二)工作概述1黄山鲁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勘察1.1.1工程概述拟建黄山鲁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内白水湖地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白水湖亲水设施建设、森林公园东、西门设施等。
本次勘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丙级。
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别。
我公司受广州市南沙区农林局的委托,负责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钻孔布置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方提出。
本次勘察共计布置钻孔共13 个,包括白水湖景区建筑勘探点约10 个、东门2 个、西门1 个。
其中控制性钻孔9 个、一般性钻孔4 个;实际钻探过程中,因ZK10 钻孔位于公园白水湖水边,没有修通道路和平整钻探场地无法钻探,实际钻探12 个钻孔;本次未完成的钻孔根据设计需要,可在修通钻探施工道路和平整场地后进行补充钻探。
1.1.2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4.1.6~4.1.20条的规定结合场地具体情况布置钻孔,具体由设计单位布设,除钻孔ZK11、ZK12 外,其余钻孔的布置均为每座公园亭设施布置一个钻孔。
详见附图:钻孔平面布置图。
本次勘察共布置13 个钻孔,钻孔编号为ZK1~ZK13(因ZK10 在水库边未修通道路和平整场地而无法钻探,实际钻探12 个钻孔)。
其中控制性钻孔9 个,占钻孔总数的69.2%,一般性钻孔4 个。
1.1.3钻孔测量钻孔坐标点和标高是在场地附近的已知控制点A1:X=190500.963,Y=70952.410,H=11.05m 和A2:X=190478.243,Y=70922.443,H=10.85m 引测,钻孔平面高程及坐标系统采用广州市城建高程和广州坐标系统,与设计图纸一致。
使用全站仪测量定点,确定各钻孔的实际位置及钻孔孔口标高。
钻孔孔口标高为钻探时钻孔位置地面绝对标高。
1.1.4钻探工艺本次钻探工作安排北探XY-1 型油压钻机2 台、以泥浆和套管护壁钻探方式完成。
重型钻机无法到达的地方采用型轻便多功能钻机1 台、采用干钻取芯方式完成。
勘察钻孔采用土石回填、钻孔取样间距为1~2m 或分层取样。
钻探开孔直径为110mm,终孔直径为76mm,第四系土层及风化基岩采用硬质合金钻头取芯钻进,对于岩石采用金刚石钻头冲洗液循环取芯钻进工艺;代表性土样用普通取土器锤击法采取,选择部分岩土芯均拍彩照保存。
1.1.5现场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由落锤法,取样后即作标贯试验,记录击入试验土层30cm 的锤击数。
勘察成果中锤击数均为实测锤击数。
部分地段钻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仪进行试验。
1.1.6实验室试验本次实验室试验对野外采取的岩土样进行分析试验。
原状土样作常规分析试验,岩样进行饱和状态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两组土样和水样作土以及水的腐蚀性分析。
室内土工试验、岩石试验由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协助完成。
1.1.7地质构造拟建区域位于广州市南端,东临狮子洋,西临洪奇沥水道,南濒珠江入海口,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是珠江两岸和穗港澳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可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
.拟建区域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成,冲积平原主要由三角洲冲积土形成,占陆地面积的大部分;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道,多为低丘;一些孤丘由白垩系红色砾岩组成,低洼区由第四纪河口相沉积物组成。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发育断裂,形成不同展布方向的断裂,区内主要有沙湾断裂、洪奇断裂带、狮子洋断陷和万顷沙断陷,以及产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
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于南沙的塘坑至南沙林场茸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混合花岗岩分布于南沙深湾等地。
大面积分布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粗粒(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南沙的黄山台一带,以及黄阁的大山乸等地;四纪(迄今250 万年至现在)以来,地壳经历继承性升降运动与相对稳定阶段,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沉积发育。
本场地及周围地带,均未发现有较大断裂通过,对拟建工程不会造成影响。
本场地揭露为古生界混合花岗岩基岩。
1.1.8场地地形地貌白水湖地貌为剥蚀残丘地貌单元。
场地地形高低不平,总体上场地地形呈西高东低的地势。
ZK11、ZK12 地段场地较为平坦。
白水湖周围现状为有较多的灌木植被,场地边坡坡度局部较陡,最高标高为95.10m,高差较大;局部坡度较为平缓,高差较小。
现有环湖道路;钻孔孔口高程为10.15m~95.10m。
2 南沙中交明珠国际北地块基坑支护工程2.1.1工程概述本项目为广东中交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建的南沙中交明珠国际北地块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基坑工程,位于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内灵山岛尖,地块周围均为规划路(设计标高约8.5m),场地内部平整,现场基坑绝对标高约4.0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2m),用地面积53772m2。
本项目基坑面积约46300 m2,周长约950m。
一层地下室区域基坑深度约为5.2m,该部位为办公独栋和LOFT公寓,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二层地下室区域基坑深度约为10.0m(基坑深度以周边道路面计算,尚未计入承台厚度),该部位为三栋办公独栋,两栋平层公寓,一栋写字楼,为混凝土搅拌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