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地下人防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版)地下人防工程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下人防工程施工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准备 (3)3.1施工现场准备 (3)3.2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 (3)3.3施工流程 (4)4. 技术准备 (4)5•材料准备 (4)5.1钢筋原材 (4)5.2模板架料 (6)5.3混凝土 (6)6. 机具准备和劳动力安排 (7)6.1机具准备(人防部分) (7)6.2劳动力安排(人防部分) (7)7. 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8)7.1钢筋工程 (8)7.2模板工程 (25)7.3混凝土工程 (35)8. 质量保证措施 (43)8.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43)8.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44)8.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5)9. 成品保护措施 (46)10.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 (47)-1 - 津南新1. 编制依据施工合同文本《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200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2010《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50108-2008《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07FG01~05《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FJ01~0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05SFJ10天津市津南区津南新城起步区-B 地块2.3 期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结构和建筑图2.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大道西侧,津沽路南侧。

天津津南新城总开发面积为300 万平方米,B地块二期、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6.6万平米,人防建筑面积14192平米。

地下人防工程主要位于本工程部分楼座地下二层及相邻地下车库。

人防工程防水为一级设防,防水年限为20 年。

五级人防6449平方米(5级人员掩蔽及5级电站),六级人防7743平方米(6 级人员掩蔽及6级电站)。

本工程设计为7个防护单元,2个人防电站,每个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抗爆单元。

防护等级为战时乙类常5级,乙类常6 级。

3. 施工准备3.1施工现场准备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便于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在施工现场内部建钢筋加工区和钢筋堆放场地及模板加工场。

3.2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地库底板及筏板流水段划分时根据图纸后浇带进行划分,以减少板施工缝隙,规避防水风险为原则。

以工程量大致相同、平衡人、机、料的投入量和配置,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为原则。

3.3施工流程基坑降排水—土方开挖、支撑施工—截桩、凿桩—垫层砼浇注—桩头防水处理、底板防水卷材施工-底板钢筋放线一底板钢筋绑扎一底板砼浇注一底板砼养护—测量放线—地下墙、柱、梁、板钢筋绑扎—地下墙、柱、梁、板支模—地下墙、柱、梁、板砼浇注—地下墙、柱、梁、板砼养护4. 技术准备4.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4.2施工方案及交底的编制。

项目技术部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方案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4.3施工技术交底。

责任工程师对操作班组进行交底,明确操作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

4.4劳务人员培训。

项目工程部除对劳务队伍进行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外,分包队伍管理层应向其操作层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请有关责任工程师和质量总监参加。

-4 -投入使用津南新城各种资料技术部存档5.1.2 钢筋的检验要求(1)材质要求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钢筋进场按钢筋备料单分批进场,同时钢筋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每批钢筋进场必须按规格附带该批钢筋的试验报告单,且试验报告单上的代表数量不应小于所进场的数量,试验报告单必须是原件,不得使用复印件。

(2)复试要求钢筋出厂时,在每捆(盘)上都挂有标牌,印有厂标、钢号、炉(批)号、直径等标号。

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分批进行验收。

(3)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折叠及锈蚀。

(4)力学性能试验同一种规格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在每批钢筋中的任意两根钢筋上各取一套,每套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截取两根,一根做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另一根做冷弯试验(监理到场见证取样)。

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做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予验收。

5.1.3 钢筋堆放要求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浇筑100厚的C20混凝土,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垫木厚度不应小于20cm间距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1 )原材堆放钢筋原材进入现场后,按照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的位置分规格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2)成品钢筋堆放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层、分段、分部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3)钢筋的标识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

5.2 模板架料本工程的模板架料统一进行租赁或采购,模板支撑体系详见《地下结构模板施, -------1—* 〉》] $工方案》。

5.3 混凝土5.3.1 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要求(1)搅拌站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试配,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及相关材质报告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

(2)在混凝土中掺加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定批准使用的品种和生产厂家,并报监理认可后方准使用。

1)普通混凝土: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低水化热。

选用中砂,含泥量应在2%之内,泥块含量不大于1%。

洗净的卵碎石,最大粒径25mm含泥量不大于1 %,泥块含量不大于0.5 %。

搅拌用水要求清洁、可饮用、无色无味。

减水缓凝剂:缓凝6 小时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及施工可适当调整)。

为了有效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对于掺入混凝土的外加剂的碱含量(Na20+0.658K2O加以规定,由化学外加剂带入混凝土工程中的碱含量防水类应w 0.7kg,非防水类w 1.0kg。

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3.0kg/m3。

2)抗渗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细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

砂率为35%- 45%需进行抗渗性能试验。

5.3.2 砼的供应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选用多家技术实力强、生产能力足、社会信誉好的砼厂家作为本工程的供应商。

混凝土坍落度由搅拌站根据季节、气温、运输路径等条件试配确定,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8±2cm混凝土泵车或塔吊吊斗下灰时,坍落度不大于18cm水灰比不宜大于0.5,初凝时间控制在7-11小时。

对防水砼和普通砼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的砼同时使用时,应专车专供,并在罐车前挡风玻璃上贴上标识,以防出现差错。

6. 机具准备和劳动力安排6.1机具准备(人防部分)6.2劳动力安排(人防部分)7. 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7.1钢筋工程7.1.1钢筋加工(1)钢筋放样钢筋加工前,由技术人员依据结构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对各种构件的每种规格钢筋放样并填写《钢筋配料单》。

《钢筋配料单》应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

《钢筋配料单》经项目专业责任师审核签字认可后,开始加工。

(2)钢筋下料1)直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弯钩弯曲调整值。

2)弯起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起段长度+ 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弯钩长度。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箍筋调整值+两个弯钩增加长度(mm)b(3)钢筋弯曲1)应按:划线一试弯一弯曲成型的顺序进行。

钢筋弯曲前,应根据钢筋料牌上注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

戈懺时应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除一半。

钢筋端部带出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

弯曲分部钢筋、箍筋时,应在工作台上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志,按标志进行操作,以确保钢筋弯曲形状正确。

钢筋成型后,要求其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向符合下列规定: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 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①II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 倍,平直长度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箍筋的弯心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2.5d3)钢筋弯曲点不得有裂缝,I 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弯曲。

4)钢筋加工施工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弯钩角度、弧内直径、平直段长度现场划线、并采用不同直径的轴心弯心模具(机械加工)和不同的扳手(手工加工)进行加工质量控制。

并采用定型的模具检查箍筋的加工质量。

5)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7.1.2 钢筋的连接(1)接头设置原则、1)钢筋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2)当受力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在任意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应按以下规定:a.受拉区不宜大于25%;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