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商经典小故事 阿里巴巴传奇

电商经典小故事 阿里巴巴传奇

电子商务职场经典小故事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

狼走了过来问:“你在写什么内容啊?”兔子答:“《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狼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野猪走了过来问:“你在写什么?”兔子答:“《浅谈兔子是如何吃掉野猪的》。

”野猪不信,于是兔子又把野猪领进山洞。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狼骨头和野猪头骨头之间,满意地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员工能力的大小,关键看你跟谁干》。

兔子不小心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朋友,消息逐渐在森林中传开。

狮子非常生气:“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你。

”兔子于是继续在洞口写文章,小鹿走过来:“你在写什么?”兔子答:“《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小鹿说:“这个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还玩这一套?”兔子说:“就是因为全森林都知道了,我只能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个人顶替我,难道你不想接替这个岗位吗?”小鹿终于忍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小马走过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在山洞里,狮子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销售人员如何发展下线为老板创造效益》。

狮子越长越大,兔子的食物已远远不能填饱肚子。

他告诉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原来4天一只小鹿,现在要2天一只,如果一周之内改变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他见到一只山羊:“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吗?”山羊不信,于是兔子把山羊领进山洞。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

这回他碰到一只野猪,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森林深处的动物并不知道兔子和狮子的故事。

最后,在山洞里,狮子满意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

随着时间推移,狮子由于长期吃了就睡,长得很胖。

一日,狮子决定出去散散心,突然发现洞口大小了,它的身体根本无法出去。

兔子站在洞口,得意地说:“今后,你得什么都听我的,否则别想让我给你弄吃的。

”狮子无奈地说:“好吧!只要给我吃的,什么都可以。

”这时,狮子才发现兔子的新论文——《战略决定高度——论兔子是如何借力狮子的》。

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它的老板很厉害,而且那么厉害的老板还得什么都听它的。

于是,兔子开始横行霸道,欺上欺下。

终于有一天,猎人来了,活捉了兔子,并在洞口贴了张纸条:“强中还有强中手。

”森林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记了。

又过了很久,一只年轻的老虎听说了这个故事后,激发了灵感。

于是抓住了一只羚羊,说:“如果你可以像以前的兔子那样为我带来食物,那我就不吃你。

”羚羊答应了,老虎悠然自得的进了山洞。

可是三天过去了,也没有见羚羊领一只动物进洞。

它实在憋不住了,出来一看,羚羊早就跑了,只留下一篇文章在地上——《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样留住员工》。

一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上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

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重新设计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给客户的提案一定要具体,准确,切中要害。

弟子问师父:“怎样创造奇迹?”师父答:“你现在为我烧饭,一会告诉你。

” 饭熟后师父说:“你开始做饭的时候,是生米,你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不是一个奇迹吗?”弟子恍然大悟。

做,做事,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某产品计划促销从6K降到4999元。

上司:WHY?下属:能带来规模销量。

上司:会增多少?依据呢?下属:根据去年某款同类产品降价XX带来销量增加30%。

上司:为什么不是5100或5200而是4999元,销量和低价平衡点呢?结果:邮件往复中一周已过,对手早已先下手为强----这便是美式的电商思维模式。

评论:先不去看“美式电商思维模式”是什么,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先别争论,做了再说。

这一箴言除了适用于传统企业外,在拼的就是速度的电商时代更是一针见血。

很多时候,由于对前路的未知,我们难免会沉溺在繁琐的会议研讨中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更没有开始真正行动起来。

当你想到一个好点子,想要再规划规划的时候,旁人早已先你一步落实。

此时,你的计划是执行好呢,还是不呢?与其纠结于规划战略,不如先练好执行力,比“说到做到”更重要的是“做了再说”。

提问者评价蛮不错的2014年9月19日,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日子。

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报每股92.7美元,远高于每股68美元的IPO 发行价。

阿里通过IPO融资218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美国上市交易。

近期,海外主流媒体都在以“阿里热”为标题大做文章,中国式电子商务的布道者马云的形象也在各大电视频道中滚动播放。

像“教主”乔布斯缔造苹果神话的“现实扭曲力场”一样,只要现场听过“中国电商教主”马云演讲的普通人,大都有着如此经验:“我要创业!”的冲动瞬间爆发。

一群人带着这样的冲动,与马云共同缔造了阿里巴巴。

1999年2月,马云带着17个人成立了阿里巴巴,这17个人成了他最早的门徒。

还有些人,在抛下外企财务官、银行高管、刑警队长身份后去追随马云,现在成为了阿里巴巴“合伙人”。

这些人,现在与马云共享这场财富盛宴。

阿里遍地“百万富翁”以IPO开盘价92.7美元计算,阿里员工账面财富要想达到千万(人民币),需持股超过1.756万股阿里集团股票。

而成为百万(人民币)富翁的门槛,是需要持股超过1756股。

如此一来,阿里将出现“遍地”百万富翁的景象。

一位在阿里级别是“P6”的技术人员张星说,跟他同一级别的持股大概在2000股左右,高一点的P7级别大概在3000股到3500股之间。

一般来讲,普通研究生毕业能拿到P4、P5,工作一两年后可以升到P6。

据阿里员工透露,工作九年、十年的元老,手中的股票非常多,每人达到数万甚至更多。

三年前,针对基层外来引进人员已降到了1万股。

近两年,不同等级可能给到几千股。

到现在进来的员工有期权的比较少,而且需要达到一定层级。

在这场造富运动到来前,马云连续提醒员工,理性看待财富。

5月7日,马云在内部邮件中说,“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我们也必须坚持‘认真生活快乐工作’的原则。

”7月29日,马云再度表示,“我们这么辛苦,可不是为了变成一群土豪。

”按照IPO开市价92.7美元计算,马云持有的7.8%股票市值达到178.91亿美元。

根据8月末公布的彭博亿万富豪指数,49岁的马云已经拥有21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中国首富。

阿里巴巴的高管与董事合计持有公司13.1%的股份,以开盘价计算,这部分市值达到299.4亿美元。

英语老师“触网”后创业9月8日,阿里上市前11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在美国纽约沃尔道夫酒店路演的过程中,讲述了创业的一些经历。

在上市路演的宣传视频中,马云大秀英文。

实际上,在创业前,马云的身份正是“英语老师”。

1984年,20岁的马云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

马云在大学一年级时认识了张瑛——他的妻子兼创业伙伴。

毕业之后,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与张瑛成为同事。

他们很快领了结婚证。

张瑛在后来曾回忆:“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美国西雅图第一次看到电脑,并在朋友的帮助下,收到了来自美日欧等地的e-mail。

当时马云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回国创业,做Internet!1995年9月,马云正式辞职下海。

1999年,张瑛正式辞职与马云一起打天下。

顾及到企业规范管理和公司形象,2004年年底,张瑛选择避嫌退出了奋斗近10年的阿里巴巴,转职“全职太太”。

“十八罗汉”诞生1995年5月9日,马云的“中国黄页”上线了。

马云率领团队拓展业务,“中国黄页”的业务局面慢慢打开。

随后,在种种因素下,马云出让了70%股份,不久后离开。

他的辞职在“中国黄页”内部引发了集体辞职风波。

最终马云带着核心团队北上进京。

在“中国黄页”,马云收获了数员大将。

一个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回乡探亲,刚好赶上了“中国黄页”招聘会,几天后就决定过去上班。

这个学生是李琪,迅速成为“中国黄页”技术骨干,在后来,曾任阿里巴巴COO。

2008年,时任COO的李琪离开阿里巴巴。

李琪于今年3月份复出创业,其餐饮移动APP大嘴巴在5月上线。

在“中国黄页”期间,陆续加入马云团队的还有孙彤宇、彭蕾夫妇,马云的学生蒋芳、韩敏,以及盛一飞、吴泳铭等人。

这些后来跟随其先后北上、南下的亲密伙伴陆续聚集,成为日后常被人们提起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

曾做过“北漂”现在常常和马云一起作为投资人出现的谢世煌,也是在“中国黄页”期间与马云相遇。

谢世煌的名字后来出现在2011年轰动一时的“VIE事件”中,接盘支付宝的内资公司浙江阿里股东名单上,马云和他一同作为控制人。

2014年4月,在马云通过杭州云溪投资合伙企业对华数传媒的收购案中,谢世煌也是云溪投资的股东之一。

1996年,谢世煌当时还在杭州一家国企上班,随后偶然认识了马云。

一年多以后,他正式加入了马云北上的队伍。

马云的团队,在北京一共待了14个月。

每天早上,13个人乘公交车到外经贸部,深夜回到集体宿舍。

他们在“北漂”的日子里,主要负责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网站。

1998年,马云回到杭州,开始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

这群伙伴,再次跟着他回了杭州。

在杭州一个叫做“湖畔花园”的小区,马云带着17个人成立了阿里巴巴。

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分别是:孙彤宇、金建杭、蔡崇信、彭蕾、张瑛、吴泳铭、盛一飞、楼文胜、麻长炜、韩敏、谢世煌、戴珊、金媛影、蒋芳、周悦虹、师昱峰、饶彤彤。

创始人之一彭蕾回忆,当时公司的启动资金是50万,十八个人一起出钱凑的。

“他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个人都出了钱。

”“湖畔”艰苦创业由于启动资金仅有拼凑的50万元,阿里巴巴不得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为马云工作,每月工资只有500元。

现任阿里巴巴小微金融集团CEO的彭蕾,那时候是阿里巴巴的“女当家”,总是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省钱。

2013年马云宣布退休之时,外界对于接班人的呼声彭蕾一度高过陆兆禧。

1997年,彭蕾毅然辞职并放弃了新分的房子跟随马云北上。

在“湖畔时代”的阿里巴巴,工资低,工作量却不少。

正常作息时间是早9点到晚9点,有时候加班到16个小时甚至更多。

这样一家中国创业公司让海外媒体颇感新奇,1999年8月,马云接受了《商业周刊》的采访,后来新加坡的《南华早报》以“阿里巴巴瞄向大陆贸易的芝麻开门”为标题,进行了全面报道。

至今,功成名就后马云还是对这几家媒体青睐有加。

2000年3月,阿里巴巴搬进华星大厦。

这意味着艰苦创业的湖畔时代结束和模式清晰的华星时代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