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外贸行业总体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竞争趋于激烈, 外贸行业总体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竞争趋于激烈,一般贸易模 式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式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外贸公司纷纷向增值贸易转型
外贸行业总体继续增长 •世界经济的回暖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继续增长,使得加工贸 易的进出口额继续增加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的支撑了 当地外贸业的发展
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欧盟、美国、日本、 欧盟、美国、日本、港台地区是主要进出口伙伴
前十位出口市场
台湾省 澳大利亚 1.4% 2.1% 韩国 4.6% 东盟 7.1% 其他 13.5% 日本 13.6% 美国 21.1%
美国 8.2% 韩国 10.4% 其他 18.7%
前十位进口来源地
出口贸易已经成江浙沪经济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动力之一
近几年出口对GDP的贡献比例 的贡献比例 近几年出口对
70%
2003年出口对 年出口对GDP的贡献 年出口对 的贡献
上海
60%
浙江
江苏
66%
66%
上海
50%
50.4% 47.4% 47.4% 40.3% 38.4% 29.2% 25.8% 32.6% 30.8%
澳大利亚 香港地区 俄罗斯 1.8% 2.4% 2.7% 巴西 1.4%
加拿大 1.3%
俄罗斯 1.4%
香港地区 17.4% 欧盟 16.5%
日本 18.0%
东盟 11.5% 台湾省 12.0% 欧盟 12.9%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但由于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 但由于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
长三角经济圈出口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出口增速
60%
长三角经济圈出口占全国比例不断攀升
亿元
上海
51.1%
浙江
江苏
平均增速
53.7% 51.3%
上海
浙江
江苏
其他
50%
40%
40.7% 35% 33.3% 28% 22.3%
41.5% 34.6%
2892
66%
2256 1786 1867
30% 27.8%
16% 14% 12% 10% 8% 7% 6% 5% 4% 2% 0% 13.4% 12.8% 11.8% 10.2% 9.7% 8.8% 7.8% 8% 7.1% 7.3% GDP增速
全球经济加快复苏迹象日益明显
• 在日美经济复苏加快,世界投资 回暖等因素带动下,世界经济贸 易形势总体向好
9.1% 8%
外贸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经营门槛的降低和出口管制的放松,私营、 外企迅速成长,竞争者越来越多 •传统的外贸公司扮演的是中介的角色,在产业 价值链上参与环节少,价值贡献小,自身无控 制利润的能力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约束日益趋强
•资源控制型 资源控制型 •实业商贸型 实业商贸型 •商业基建型 商业基建型 •整合服务型 整合服务型
从未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回升和我国经济的增长, 从未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回升和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贸易总 体趋好, 体趋好,将保持平稳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经济的较快增 长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长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拉动进口扩张速度的提高
2004E 民营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长期以来,传统专业外贸公司依靠外贸专营权, 长期以来,传统专业外贸公司依靠外贸专营权,扮演的是中介 依靠外贸专营权 角色,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整体来看参与环节少 来看参与环节少、 角色,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整体来看参与环节少、 价值贡献小
进出口贸易行业分析
对XX集团现有业务所在行业分析 集团现有业务所在行业分析
XX集团业务的行业分析 集团业务的行业分析 1. 进出口贸易 2. 房地产 3. 特钢内贸 4. 固话行业 5. 近海航运业 6. 液化仓储业 7. 劳务输出和外企服务行业 8. 汽车销售和服务业
石油焦进口贸易 原木进口贸易 五金出口贸易 针织服装出口贸易 工艺品出口贸易 水表行业
价值增值过程
研发
采购
制造
质检
物流
国际 贸易
国内 贸易
批发
零售
售服
一体
业
• 新品 开发 部门
• 采购 部门
• 制造 部
• 质检 部
• 物流 部门 •营销部门
• 售后 服 部门
• 设计 中心
外 贸 公 司
专 业 采 购 公 司
•
•
• 中心
专业公司
• 设计 院 • 设计 公司
•பைடு நூலகம்专业 检 中心
• 专业 • 公司
成本 = 价格 - 利润 – 价格受市场的制约,企业可 以通过控制成本来保证股东 的利润实现
市场弱势者
利润 = 价格 – 成本 – 价格受市场制约,本身无优 势,产品成本受供应商或自 身成本费用制约无法控制, 利润的实现完全依赖市场价 格与产品成本的差值,自身 无力控制利润
传统外贸企业: 传统外贸企业: • 只是在做与不做中权衡受制于外商与供应商,自身缺乏对利润的控制能力, 是在做与不做中权衡受制于外商与供应商,自身缺乏对利润的控制能力, 只能通过对交易的选择来影响利润 •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可选择的余地将越来越少,最后将被迫降低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可选择的余地将越来越少, 润要求, 润要求,从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827.7 691.95 1150.7 1453.9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
个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41081 34172 26140 43376
• 外贸 公司
• 进口 商
•批发 •批 • 批发 商 发商 商
• 零售 商
• 商
对利润的影响也只能通过对交易的选择来实现
市场强势者
价格 = 成本 + 利润 – 由于某种优势拥有市场价格 控制能力,通过调整价格或 控制成本两种方式来实现利 润,也可以选择超额利润或 树立高进入壁垒保持竞争优 势
市场竞争者
25.00% 21.77% 20.00%
15.00%
亚洲 经济 危机 影响
受出口退 税调预期 影响,四 季度大量 出货,为 1980年以 来最快速
10.00%
11.33% 7.48%
5.00%
0.00%
-0.37%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5.00%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20 0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年
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方兴未艾, 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方兴未艾,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继 续保持增长势头, 续保持增长势头,也为加工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同外资金额
亿元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信 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世 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 转移进程方兴未艾
外商投资力度
国际汇率
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环境
产业基础和结构调整
外贸体制改革政策
对外贸易 影响因素
进出口退税政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国家产品结构导向政策
其他
国家宏观调控
……进出口的增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进出口的增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进口/出口 进出口增速表 进口 出口/进出口增速表 出口
45.00% 出口增速 40.00% 37.11% 35.00% 31.53% 30.00% 进出口增速 进口增速
55%
80%
58%
73.5%
60%
40%
32.6% 27.6%
20%
41.4% 33.3%
43.1% 30.5%
8.5%
0%
12.4%
38%
8.8%
31%
25%
2002年
-20%
2003年
-7.7%
2004年
-12.5%
-40%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企业
集体企业
2002 国有企业
2003 外资企业 集体企业
38.4%
40%
江苏
30%
27.4% 25.5%
20%
10%
40.3%
0%
浙江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就具体的外贸体制来讲, 就具体的外贸体制来讲,我国的外贸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 与产品经济和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当时我国建立了由外贸部 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外贸各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 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 – 简政放权是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至此,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 全国外贸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省及下属外贸组织开始成为外贸活动的主力军。经 过简政放权、扩大了省一级外贸自主权。外贸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 – 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外贸事业的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国 务院决定从1988 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包括: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 ( 工贸 ) 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 改单轨制为双轨制,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等政策 – 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外贸财政补贴的取消使外贸企业第一 次被真正作为外贸经营主体和参与竞争的独立实体而受到重视,同时,它还扩大 了企业对外汇的支配使用权,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进口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对外贸 易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 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有: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完 善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 ;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