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大自然谢谢你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大自然谢谢你教学设计

(封面)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大自然
谢谢你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大自然,谢谢您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四课,课文主要内容包括《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两大版块。

其中《大自然的礼物》版块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青山绿水、丰富的物产,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

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材还配了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从儿童视角出发,描绘儿童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大自然中的快乐》版块同样以图片的形式,描绘学生们在大自然里玩耍嬉戏的画面,展示了学生在大自然中的快乐。

同时又配以小诗和两个提示语“夏天,我……”“秋天,我……”,作为学生自我表达的支架,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能表达出自己和大自然相处时的美好。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分别感知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神奇,并初步建立了与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观念。

本课是对前三课的总结提升与延伸,在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并帮助他们意识到人类要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要懂得感恩。

(二)基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在注意外部事物时很难利用以往的经验将注意的对象组织起来,所以只能注意到较少的对象。

他们的心理活动仍然以形象性为主,鲜明的色彩和图形等材料最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一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由于他们的年龄局限,对大自然的接触最多只停留在欣赏和游玩上,对大自然的馈赠没有深入探究的意识。

在行为表现上就表现为他们有时候去摘花踩草,有时候吃饭不光盘,有时候用完水不关紧水龙头。

还没有建立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的意识,更谈不上要去回报大自然了。

(三)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感受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从而建立与大自然的情感,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引导与建构。

在设计方法上,采用“欣赏歌曲”、“拍拍照片”、“游戏对对碰”、“大家演一演”和“一起读一读”等多个活动来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建立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儿童自发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取决于人类的辛勤劳作、自律与节制。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超越了他们现阶段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观看了一粒米的故事,感受到稻谷的生长不容易,又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也来之不易,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切物品都来之不易,接着点拨,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
2.通过追溯某样生活或学习用品的根源,初步养成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养成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习惯;
4.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与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感受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引导与建构。

难点: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儿童自发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取决于人类的辛勤劳作、自律与节制。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对对碰游戏卡片
2.课件:和课文相匹配的课件,儿童歌曲MV《我是一粒米》,自制图片故事《米宝宝成长记》,儿童歌曲MV《四季歌》
五、教学过程
大自然的礼物(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