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法与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要“做到什么”
• 解决问题就是要“做到什么”,而不是“做了 什么” • 工作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解决了多少问题。 • 能力不仅是“会做什么”,还要“做到什么” • 专业技术的附加值,就在于能做别人做不到的 事 • 工作是由客观需求决定的,不是根据个人条件 决定的,能否满足需求,是说明工作好坏的标 志
D:实施医疗方案
手术救治
打针用药
跟踪查房
C:总结过程及结果中成功与失败的原
因
A:将成功的的过程标准化、推广、明确下
一步的课题
重点是学会做P
把握问题(客观需求的、面临的,要彻底解决的)
做好调查,整体把握和突出问题点 确定好理想状态——要循序提高(中长期视点) 把握问题的时态性(过去、当前、将来) 使问题的显现化、共识化
救火会,很重要。全员参与救火,才能快速有效
8、诚实和正直意识
• 诚实地做事,按应该的顺序做事
–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过程保证结果)
• 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走捷径(愚直) • 长期的看、整体的看:愚直是最高效的方法 • 愚直能长期地把一件事做好,能把整体的事 情做好 • 无论困难多大,担负起自己担当的责任,彻 底地解决问题(自己的城墙自己来守卫)
细致的总结、评价C,循环才有可能
重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注重结果的达成度, 并非要100% 过程的细节对公司和个人更重要
每一阶段、每一事件逐一评价,找出成功和失败的 原因,剔除失败,保留成功 只要足够细,无论结果如何,都一定能同时找出成 功和失败的因素 浪费的、不必要的、无价值的过程和事件都是失败 的要素
分 析 原 因
制 定 对 策
实 施 对 策
Do
巩 固 成 果 Action
• 步骤不可缺 • 解决问题的循环性和持续性(取决于CA) • 做P的时候,就要把CA 计划在内
P:查病、诊病、治病
查病 (了解病情,把握症状) ——现状把握 诊病 (透视、验血等病因调查) ——分析原因
治病 (确定医疗方案) ——制定对策
4.3确定真因(判断)
4.3.1探究真因 4.3.2检验真因
4.原因分析与调查——把握真因
4.1 分析问题点,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多方面思考原因
4.1.1调查问题点(发生了什么)
为了更有效地确定要因,需要确认问题是怎样发生的。 发生问题的数量、状况、相关因素有哪些? 问题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问题是连续发生、间歇性发生、还是周期性发生
过去的问题 当前的问题 未来的问题
1.1工作由需求决定
工作的来源——客户需求(下道工序就是客户) 工作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
– 达成目的就是要做到什么,而不是做了什么 – 解决问题遵循PDCA,要持续地去达成目的 –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工作的目标也要不 断提高 – 管理的的本质就是要追求“使事物不断地向好 的方向变化”
~把握整体状况,明确所面临的问题~ 真正的目的
对 目 标 的 达 成 是 否 有 贡 献 ?
贡献
理想状态
理 想 的 状 态 是 ?
差距
问题
可视化
现状
例
不良率
0.05
问题
0.03
将差距“可视化”
4月
5月
6月
7月
3.2主要的问题点——分解问题
大而模糊的问题
分解
问题
问题
问题
什么?哪里?何时?谁?
分解
为什么
1.3什么是问题?——差距
理想状态
差距=问题
现状
2.解决问题的十个意识
• 十个意识贯穿在所有工作细节之中
– 每天每件事都存在能否做到十个意识的问题
• 十个意识要在习惯中养成(僵化、固化、优化) • 十个意识要由领导做起起,推进员工的贯 彻和实施,同时对员工的不良做法给予于 纠正 • 十个意识是改变人的关键,也是难点
– 把握问题(差距——用事实描述的) – 分析原因(关键是真因:管理上和能力上的) – 筛选对策(头脑风暴的思考,不受任何局限)
什么事都要有计划、有方案
7、用速度把握机会的意识
• 绝不可以放过机会 • 抓住机会的关键是速度
– 行动D的速度要快(不是计划P的速度) – 紧急情况下要采取临时措施先行动(救火) – 之前对临时措施应有预案 – 临时措施之后还要有防火的对策(关键是P)
• 客户能否满意标志工作效果的好坏
1.2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工作不是简单的做事,为了解决问题才需要做事 解决问题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不能走捷径 只有彻底解决了问题,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才 有价值 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通用的、基本的 能力,专业知识对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具有附加价 值 不具备通用的、基本的能力,就无从谈技术能力
能力的构成
• 每个人的能力都可以分成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 基本能力就是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能力的基 本 – 专业能力就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能用专业技术 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基本能力的附加。
• 基本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就不能发挥解决问题的 作用 • 基本能力也包括沟通达成共识、用资料表达思想 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无论如何,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视为有能力
• 做事≠解决问题,做事可以是参与解决问题 • 重复实施做过的事情也不是解决问题 • 解决问题就是第一次做的事情
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却没人着急,说明管理有问题
4、可视化意识
• 目视化的目的是共享,同时方便、快捷。 • 目视化是管理的基本工具,是手段,不能为目视 化而目视化 • 目视化的内容应该是围绕问题(差距)展开的, 首先是显现问题本身,然后是显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和方法,结果也应显现出来。 • 事物的状态也可以显现出来,但要全面。显现的 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投机取巧走捷径,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9、彻底地沟通的意识
• • • • 只有达成共识才叫沟通 诚心诚意与客户或相关人员沟通 直至他们理解,并给与支持 沟通是一种能力,不能达成共识,意味着能 力不足 • 沟通不是单向说服,是双向达成共识
没有诚意,不可能沟通
10、全员参与的意识
• 全员参与是团队合作的必然 • 从当事者的角度:在PDCA全过程中依赖全 员参与 • 从参与者的角度: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 己 • 引领团队和相关人员集思广益,才能实现 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只有找出失败的要素和环节,才能进行下一个 PDCA循环
巩固成果、提高水平A
• 标准化:将达成的结果作为今后的标准, 将成功要素按正确的顺序作为今后的流程 • 按新的标准形成新得机制,养成新的习惯 • 新机制推广应用 • 从新确定更高的理想状态,进行下一轮 PDCA的开始,提高水平。
3.1整体情况的把握——明确问题
解决问题依赖团队
• 问题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彻底解 决一个问题,就是要消除各层次中所有方 面的原因。 • 职能分工仅仅是为了是日常管理(维持) 而确定的,方针管理(改善)中要打破职 能划分 • 什么是由谁来做,应根据需求来决定
1.问题的基本概念
工作由需求决定 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问题是差距(理想状态和现状之间的) 问题有时态性
理解能力的要领
• 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管理问题)
– – – – – – 不是偶尔一次把事情做好 是能长期、持续地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是按一定思路,把没做过的事情做好的能力 能把做过的事情做好是经验,经验不是能力 解决问题重在过程 正确的方法必然有正确的结果
• • • •
第一次解决好问题经过总结归纳可以作为经验横展 经验在制定对策时,有帮助 能力需要知识支撑,但知识不等于能力 知识通过实践才能变成能力 经验可以交流共享,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去感悟
前装
后装
3.3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设定目标
这个问题要自己解决!
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需要负责的事!
目标
到何种程度 到何时
问题点=要优先着手解决的问题的流程中出现状况的环节
4.原因分析与调查——把握真因
问题点 =要优先着手解决的问题的流探究要因
要因
要因
要因
要因
A P C D D
P C
A P C D
P
C
A A
P
C
D
管理与活动
基本理念
工作 = 解决问题+作业
体现能力
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作业 解决问题才更具有附加值 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 解决问题重在思考,作业只是付出劳动 工作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付出劳动
工作分工不是对作业的划分, 而是要明确具有解决某方面问题的功能。
目标要量化、具体化、挑战性 反复问为什么查找真因(专业知识的应用) 头脑风暴地考虑对策(效果、纳期、成本、风险)
不受束缚的思考对策 5W2H的应用 沟通达成共识
彻底地实行(实施)D
跟踪过程,随时把握进展状况 预想困难准备第二、三手对策 及时沟通(联络、商谈和报告) 不轻言放弃
基 础 管 理
执行 能力
通用能力(基本) ——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的能力 制作A3来 表达的能力
工作方法
企业 文化
企业生命的“根” 全体员工展开工作的【价值观 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根本
维持与改善
维持
A P C D
保守(循规蹈矩)型 只维持过去的做法
D
成 果 ・ 企 业 素 质 水 平
改善
A
跳跃(突发奇想)型 不彻底的改善
非事实
非事实
非事实
事实
反复进行
察看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
要因
要因
要因
非事实
非事实
事实
要因 非事实
要因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