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名家选讲
苏格拉底教育目的
1.培养青年人的美德(首要任务) 劝人为善,并引导人们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培 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种美德。 2.培养对治理城邦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有德才”的人,才能把城邦治理好。他希 望通过向雅典人讲清善恶标准及治国之道,使城邦的政治有所改变, 从而使雅典兴盛起来。 总之,他想把实现培养治国人才的目的与培养贤德之士的目的联 系起来
C 柏拉图认为,认识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学习只不过是回忆” “不死的灵魂是知识的真实来源”。
教育思想
从教育的政治意义出发,提出国家应控制教育 1.(1)理想国的蓝图 (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哲学 家和军人。 ( 3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柏拉图提出由国家控制和 掌管教育。 2、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
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苏格拉底用辩 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427年-347年)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客观唯心论的创始人。 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研究哲学并培养了一批哲学家。 主要著述是《理想国》《法律篇》。
(二)哲学观和社会观 1、哲学观:他不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A 他将世界分为两部分: “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不稳定的、虚幻的; “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稳定的、永恒的。 现象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阴影。
B 根据“两个世界”的学说,柏拉图提出人由灵魂和肉体组成; 肉体附属于现象世界 灵魂附属于理念世界
积极的影响: 1.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对政治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2.他认识到斯巴达教育的局限,而提出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并确 定了当时看来极度广泛的学科范围。 3.强调早期教育,提出实施公共的学前教育。 4.重视女子教育,提倡男女儿童同受教育。 5.要求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系统,成为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 6.第一个确定了心理构成的基本部分,并将理智、意志、情感等心理学 概念用于教育理论问题。 局限性: 1、其教育思想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2、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极端鄙视生产劳动基础之上。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 ,约公元前476年—前399 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 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 “希腊三贤” 生平: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出身于雅 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经自 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 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 百人会议。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 “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 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监期间, 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决心 服从国家的法律,拒不逃走。后来在狱中服 毒受死终年7O岁。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
2.灵魂的三分法和三种教育
( 1 )灵魂的三分法:从人有不可分离的肉体和灵魂的观点 出发,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成三种: 植物性灵魂,具有营养和繁殖的性能。(最低级部分) 动物性灵魂:具有感觉和欲望的性能。(中级部分) 理性灵魂:具有认识和思维的性能。 (最高级部分) (2)三种教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些灵魂是天然 赋予、与生俱来的,是人活动和发展能力的萌芽,然而, 要实现这些能力和发展,则全赖教育。
------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 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 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柏拉图如是说
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 因為彼此深愛過,所以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 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愛無休,寂寞是愛永遠的 主題。我和我的影子獨處。它說它有悄悄話想跟我說。它 說它很想念你,原來,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所謂花心,就是有了愛情和面包,還想吃蛋糕的心情;所 謂外遇,就是潛出圍城,跌入陷阱;所謂浪漫,就是幫老 婆買包心菜時,還會順手帶回一支玫瑰花;所謂廚房,就 是結婚時紅地毯通向的正前方…… 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 十年以後我才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 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中外教育名家选讲
上篇.外国教育名家
外国教育史
古希腊的教育
欧洲文明起源 于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又渊 源于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以海 洋为中心,先 以克里特岛为 中心,后以迈 锡尼为中心, 所以又称克里 特—迈锡尼文 明。
古希腊教育
荷马时代:前1100年—前800年(英雄时代) 古风时代:前800年-—前500年(进入奴隶制 社会) 古典时代:前500年-—前330年(奴隶制繁荣) 希腊化时代:前330年—前30年(希腊化)
"这时的希腊,已处在文明的门坎上了。”——恩格斯
智者的出现
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sophistes,原本 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Sophistēs这个名称 的一个涵义是“使人精明审慎或技艺熟练”), 例如“七贤”。
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 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 教师 职业智者喜欢强调他们与这些一般意义上的早期的 哲人智士之间的密切关系 智者们所做的是试图使别人精通智慧的使用
理想社会的三个社会阶层
层 次
第一 层次 第二 层次 第三 层次
阶 层
哲学家
材 料
金
灵 魂
理智 部分 意志 部分 情感 部分
德 性
智慧
职 能
治理 国政 保卫 国家 供养 上层
军人
银
勇敢
自由民
铜、铁
节制
至于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
年 3岁前
龄
教育场所 国家 养育院
教育内容 最基本的体质锻 炼
教育目 的
3—6
情感教育 6—16
儿童 游戏场
文法学校 琴弦学校 体操学校
唱歌、做游戏、 听故事
阅读书写计算、 手 工 业 唱歌、音乐 者 体质训练、音乐 农 民 教育 体育训练、 后四艺 辩证法、 后四艺 辩证法 军 人 哲学家 哲学王
意志教育 智慧教育
17—20 20—30 30—50
埃弗比团
柏拉图教育思想分析评价:
柏拉图式的爱情
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 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 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 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 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 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据蒂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柏拉图曾经说)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有天才的学生。”
——蒂欧根尼.拉尔修如是说
结果是:柏拉图没有选中亚里士多德成为其学园的继承人 政治原因or学术原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分歧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 柏拉图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让自己陷入深邃的思维世界里; 通过灵魂对理念世界的不断回忆得到知识。 亚里士多德则是着眼于现象界,不断地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分析整理中获取 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 论。 一条是理性之路,一条是经验之路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一)生平与著述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 ,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处于马 其顿统治希腊的历史时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与自 然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极博学的人,马克思称他为 “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在当时各个领域都进行过独立研究和探索,在哲学、 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甚至物理学等方面都留 有著作,其中能反映其教育观点的是《政治学》《伦理 学》。 公元前336年组织了吕克昂哲学学校,该学校学科设 置和教学要求具体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 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思想者的先驱” 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广场、街上、作坊场所劝人为善,具有 伦理道德教育的特征。他极力反对智者派的收费教育。对 于乐意听他教诲的人,他从不收酬金。 他认为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天资比较聪 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 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习行。”因为人们受了教育 之后,“不仅他们本身会幸福,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 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